一片白雲

潔白,自由,居高臨下
正文

孔子並未遠基督——為聖人辯白

(2007-02-03 21:12:15) 下一個

前些日子十大博士聯署倡導抵製聖誕,近期老學究們又開始探討孔子遠基督,甚為西方基督文化到古老的具有傳統性民族文化的中國的傳播深感憂慮。文人們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民眾的集體無意識有可能會像邯鄲學步那樣,沒有學會別人的竟把自己原來固有的也忘掉了。也就是因為這些博學廣大的文人誌士的啟迪,使這個雖聽說過焚書坑儒,但卻眼見過文革批林批孔的我,翻開了那些陳放在書架上多年的父親送給的經典。當初我並不知父親的本意,現在想一想,可能是他大概不想讓我忘記中國文化吧。
  
家中有四書,無事不常讀,有意選瀏覽,取其有用之。《論語》是那五彩繽紛和輝煌璀璨的中華民族文化翡翠中的明珠之一。先進第十一(十一) ”為顏淵的死而述: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雍也第六(二十) ”寫道: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第一個鬼神是對生死而言;第二個鬼神是對不義邪惡而言。聖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戰國交替時代,也就是公元前551-479之間,那時基督還沒有誕生,學究怎麽知道聖人孔子當時所說的鬼神就是基督呢?其實神有很多像天神、地神、門神、太陽神、愛神、灶王爺神、火神和偶像神等,就連像天使一般的那惡者——魔鬼撒旦也稱自己是神——要與上帝平起平坐。聖賢孔子當時並不知有個基督的存在,怎能把敬鬼神而遠之說成是孔子遠基督呢?實際上,孔子說的鬼神到和魔鬼撒旦的意思更相近。聖人孔子曾有門徒三千,賢門徒七十二,他經常教誨門徒們要做君子大人,不做小人。學究可不要虧欠了聖人,片麵理解和斷章取義地把自己的意思加在孔老夫子的頭上,竟真的成了老夫子不期望的誤人子弟的小人了。聖人畢竟還是聖人,這是曆史已經驗證過的。是學究的歸類而不是聖人的意思,把基督劃為鬼神類,因此敬而遠之,其個人信仰選擇,也到無傷大雅。隻是這種拉大旗作虎皮早已被人習以為常的古老手法並不是什麽光宗耀祖的希奇之事。殊不知學究到底對基督知多少,而將其視為鬼神?萬不可把自己卷入鬼神之中,而誤入屬世那惡者——魔鬼撒旦的企圖。
 
    廣義地說,基督所相信的神是那唯一創造天地萬物、我就是我、既具有公義又充滿大愛的自有永有的上帝。《論語》中季氏第十六(八) ”記載孔子講述君子須三畏懼時這樣寫道: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宇宙主宰),畏大人(權柄之人),畏聖人之言(聖賢的話)。 ’”這種模式到和基督中的三位一體更為接近。稱謂天父(萬物之主),人子(神賜權柄之人——主耶穌),聖靈(神的話語——記載在《聖經》中)。要去追根求源孔子和基督還真不是風馬牛不相及,還真又那多的相似之處。被人們崇拜的五體投地的大聖人孔老夫子也相信天命,真是萬般的感謝啊!神真是無處不無其美意所在啊!
 
    聖孔子用他那漫長的一生領著門徒們周遊列國,九死一生,四處向帝王將相傳揚他的中(天下之正道)庸(天下之公理)之道,今朝受寵,明朝受冷落,終身並不得誌。但他的學說理論卻流傳千古,至今仍是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寶庫中的奪人眼目的一顆明珠。主耶穌用他那道成肉身的短暫一生帶領他的門徒們,走遍世間,傳播那天國的福音,尋找那迷失的羊,開人們的心靈,開人們的眼界。他曾多次遭那惡者——魔鬼撒旦的試探和誘惑,但他靠著對父神那切切的禱告戰勝了那惡者——魔鬼撒旦的伎 倆。他出身在猶太國,但本國人不承認他這個出生在馬棚又自稱是神的兒子的謙卑的人,猶太人不喜歡耶穌,將他出賣給羅馬人,並將他以沒有罪名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複活的消息傳開,使門徒們大受鼓舞,主耶穌向門徒們顯現的時候,賜予他們將福音傳遍地極的使命。於是福音開始傳向外邦,先是傳向歐洲,然後傳向美洲、澳洲、東南亞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其實,目前占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文化,在一開始時隻不過是一個外來 教。基督教文化一開始就不被猶太族承認,但它被世界許多國家接受的事實表明,基督教文化是屬於整個人類。基督教文化不僅有它學術上的價值,而且還成為許多人靈命信仰的源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