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馬克思犯錯是因為不懂心理學

(2008-09-25 00:03:49) 下一個
(原創)馬克思犯錯是因為不懂心理學

人是自私的動物。為了生存,享受,繁衍後代而不得不奮鬥。“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說明了中國古人以認識到:生存和享受是人類的第一需要。

可惜馬克思不懂心理學,認為勞動是人類的第一需要;或者在某種條件下,勞動會成為人類的第一需要。

人是為了生存和享受,不得不勞動,考慮自己。首先是個體,固有“饑歲之春,幼弟不享。”然而,每個人的個體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能力是脆弱的,人必須聯合起來。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所以人組成了社會,為的是大家群體的利益,才有“穰歲之秋,疏客必食”。

利益就是生存和享受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利益至上主義是人類的共性。

馬克思錯誤的認為在一定條件下,勞動會成為人類的第一需要。也許他認為到了那個時候,吃喝玩樂也是勞動的一部分了。但是生產力的提高和維持,任何時間都需要人的專心,努力的勞動。所以,馬克思主義成了一個悖論,按需分配要求物質極大的豐富,勞動已成為人類的第一需要;但勞動成不了人類的第一需要,享受才是人類的第一需要,所以按需分配必然導致生產效率的底下,物質缺乏。以至於出現共產主義國家唯一持續存在的就是暫時的經濟困難。

這個時候,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是人民的思想覺悟沒有得到極大的提高的原因。於是按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原理,和階級鬥爭原理,在人民內部搞起了清洗鬥爭。斯大林的大清洗,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柬埔寨的紅色高棉,都是偉大的共產主義實踐。可惜共產主義者一直搞不清為什麽偉大的理想,卻導致這麽悲慘的結果。

好在馬克思主義裏有一個事實求是的原則,鄧小平利用這個開始了務實的國家社會建設。但是當馬克思主義的執行中發現和世界不符合,還能夠實事求是嘛?馬克思主義當中的階級鬥爭理論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會不會像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那樣“消滅掉一切異教徒和無神論者呢?”那樣,馬克思主義將把人類帶到萬劫不複的境地。

共產主義國家的問題就是實事求是和馬克思主義發生了矛盾,改怎麽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道生德蓄之 回複 悄悄話 享樂主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