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故事

記錄我在蒙特利爾的生活
正文

聖誕係列報道7:Boxing Day--禮盒節?[組圖]

(2006-12-26 20:57:31) 下一個

今天,12月26日出去逛街,發現很多地方寫著"Boxing Day"。望文生義,以為是什麽拳擊運動呢。在很多商場門口,看到人們在排長隊,很是好奇。打聽了一下,原來是今天有打折,商場推出一些限量的產品,價格低到不可想象。因為是限量發售,所以人們隻能排隊進入,管理人員根據商場內的客流量放行,否則店內會出現混亂,哄搶的事兒可能在西方不容易發生,但是造成破壞則不可避免。

回家在網上查詢了一下,原來Boxing Day跟拳擊風馬牛不相及,是聖誕後的第一天,為公共假日,俗稱禮盒節,或者節禮日。就是要得到禮物的日子,商家借此打折,顧客得實惠,不過要早早起床去排隊。以下是從網上找到的一段文字,對此介紹得很詳細。很可惜原作者不祥,否則我就給他/她署名了。本文的圖片也是從網上收集的,一並致謝。

據說真要追根溯源的話,禮盒節原來的名稱是聖斯達番日(St. Stephen’s Day)。聖斯達番被異教徒拷打折磨之後用石頭砸死,是基督教的第一位殉教者。聖斯達番日是許多英聯邦國家的法定節日,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有一些慶典紀念活動,但這些活動卻跟那位聖徒越來越沒有多少關係了。

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漸漸賦予這一天新的意義。現在大家已經普遍認可了 Boxing Day這一叫法。每逢臨近年尾,聖誕和新年的氣氛越來越濃,教堂門口會擺放一些用於捐獻的箱子盒子。聖誕節一過,慈善人員把盒子打開,將募捐到的錢物分配給需要它們的窮人,這大概就是“禮盒節”的由來。這個名詞最早見於中世紀,後來一度消聲匿跡。到了十九世紀再次盛行起來。當時的英國貴族和貴婦人們,將賜予仆人的禮物用盒子裝起來,在十二月二十六日這一天送給他們,作為對他們聖誕節前後辛勤工作的獎賞。假如十二月二十六日恰為周末或星期天,禮盒節將自動順延到星期一。

當然這隻是一種主流的說法。也有曆史學家解釋說,由於傭人們必須在聖誕節工作,所以他們被允許在節後的第一天休假。雇主們日久成習,往往準備一些禮盒,在傭人們回家之前送給他們。


到了今天,除了王室,擁有仆人的家庭已經稀罕得很。不過給服務行業的人贈送禮物的習慣還在繼續。在英國,送牛奶這個行當曆久不衰。多年以前,電視上一隊奶瓶走家串戶的廣告至今記憶猶新。禮盒節這一天,送奶人會得不少實惠。而在加拿大,牛奶要自己到超市去買,這個頗有特色的節目被自動取消。試想一個人巴巴地跑到超市提袋牛奶非要多給收款員小費,這個風頭恐怕沒人願意出。

加拿大人也有一個自己的習俗,許多人會在這一天訪問自己的祖父母,或者親朋好友相聚小酌。當然,更多的人會去購物,因為從這天開始,“聖誕節後大減價”正式拉開帷幕。從北美到歐洲大陸,已漸漸成為一種慣例。

如果說歐洲大陸的禮盒節還保持著一些宗教氣息,那麽北美的禮盒節則完全是一個商業化的節日。十二月剛剛開始,聖誕季大減價的廣告就鋪天蓋地湧上街頭。存了心也存了錢的加拿大人開始比較各大商場的商品。很多早已想要的東西這時都有了買回家的理由,而禮盒節則是大減價的最高潮。


一個宗教的節日,慢慢演化成如今瘋狂大購物的日子。當年風雪之中身披黑袍紅袍立在教堂門口守護募捐盒的教士們,恐怕始料未及。曆史就是這樣玩笑人們,人們就是這樣隨意撰寫曆史。

 

The image “http://go2montreal.googlepages.com/zhangziyi-picasa.jpg”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The image “http://go2montreal.googlepages.com/liuruoying.jpg”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The image “http://go2montreal.googlepages.com/mcgill3.jpg”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
瞧瞧這隻狐狸有多火      夢中情人的照片在哪裏?        Google版蒙城故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Boxing Day 在加拿大不是“公眾假期”。

“Public Holiday"是聯邦政府或省政府立法規定的假期。
1。人人可以不上班。老板不能強製你該日加班。
2。對於“Full Time"(每周有時數標準)工作人員,不上班,老板也必須付全天工資。
3。對於“Full Time"工作人員,如一定要加班,至少1.5倍的工資。

簡單的說法:公眾假期就是有薪假日。但不嚴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