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落花飄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Cutting For Stone (1)--未曾放棄詩和遠方

(2016-08-09 15:10:17) 下一個

這本書我還在聽,因為篇幅比較長,所以先寫一點聽的時候想到的。

我想,每一個學醫的,每一個從國外來到美國學醫的朋友,都應該看/聽一下這本書。

當然,這不是說,這本書是來美國考USMLE的考經或者寶典,恰恰相反,這本書裏描述的故事和經曆,可以說和我們的經曆完全無關,是另外一個世界的。

學醫久了,出國久了,每天日複一日的重複工作,似乎漸漸磨去我的靈氣和感知能力,但是這本書,讓我作為一個學醫者,一個在海外的學醫者,體會到,原來,醫生也可以有這樣強大的文學功力,也可以用別國的語言,寫出這樣一本史詩一般的名著。原來,我們不是我們自己想象的蒼白乏味,原來,我們也可以描述出這樣蒼勁有力的故事。

開始聽這本書的時候,我照例讀了一下作者的生平簡史,作者的經曆一般都會非常深刻地影響到他們的作品,這本書也不例外。作者出生在埃塞俄比亞,青年時去了印度讀了醫學院,然後來到美國田納西作住院醫生,作完fellow以後又回到田納西原來的醫學院做到了終身教授。有意思的是,那個醫院我也曾經麵試過,但是因為地處偏僻,最終沒有去。現在想想,如果當時選擇了那裏,也許我會更早聽到這個作者的傳奇。

和別的外國醫生不同的是,他並沒有安心下來,過著平靜的日子,享受十幾年艱苦奮鬥以後的優逸生活,而是無法抑製心中的寫作之夢。最終他辭去了終身教職,放棄了以後優厚的退休待遇,舉家搬到愛荷華,參加了有名的Iowa Writers Workshop,這樣的勇氣讓人讚歎。

在那裏,他專心磨練自己的寫作技巧,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然後他在愛荷華州找到一個感染科醫生的職位,開始了一邊工作,一邊寫作的漫長道路。

這本書裏富含很多醫學工作的細節,可以體現出作者對醫學的真心熱愛,更讓我動容的是,作者在寫作中流露出的對病人深沉的關懷,不是一種為了寫作而製造的drama,而是一種本性的善良,並隨著年齡和醫學積累,越發感人。他描寫童年時候跟隨養父看非洲病人的痛苦和掙紮,文筆簡潔,帶著宿命般的悲劇感,直擊心靈。

寫這上麵幾段,花了我整整一天時間,因為要不停看門診,還有各種其他雜事,讓我難以想象作者是如何完成這本巨著。

雖然每天都在養家糊口,心裏卻還有詩和遠方,這位同行,讓我特別感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剛剛讀了這本書。好喜歡。誠如所言,作者的文字功力了得,但更令人感佩的是對病人的真誠關懷。這樣的醫生才是真正配的這個稱號的醫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