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卓軒

人生如一盤棋局,琢磨著繼續著,具有洞察力,和一顆平和寬容的心。盡了力就可以了,沒有絕對的輸贏
個人資料
笨企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微信轉貼 -- 星雲法師解析緣分

(2013-12-11 08:29:34) 下一個

星雲法師解析緣分

所謂緣分,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所謂福分,就是能和有緣人共享人生的悲歡。

         緣分淺的人,有幸相識卻又擦肩而過;緣分深的人,相見恨晚從此不離不棄。

        有的緣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屬上等緣;有的緣分是可遇亦可求的,屬中等緣;有的緣分是可遇而無需求的,屬下等緣。

 

        無論何等緣分,都離不開珍惜二字。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造福萬物而不爭名利。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汙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乎,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誌謙如水。學水之善,上善若水。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麵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借口。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緣在惜緣緣去隨。

 

        有時,生活就是一種妥協,一種忍讓,一種遷就。並非所有的事情,都適宜針鋒相對,鏗鏘有力,多彩的生活,既有陽光明媚,也有傾盆大雨。強硬有強硬的好處,忍讓有忍讓的優勢,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審時度勢,適宜而為。

       妥協不一定全是軟弱,忍讓不一定就是無能,和為貴,有時,遷就忍讓也是一種智慧。人生的苦樂,取決於自己的內心。以美好的心,欣賞周遭的事物;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以負責的心,做好份內的事;以謙虛的心,檢討自己的錯誤;以不變的心,堅持正確的理念;以寬闊的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感謝所擁有的;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發生的事實;以放下的心,麵對最難的割舍。

 

        與老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與男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麵子;與女人溝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緒;與上級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尊嚴;與年輕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與兒童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一種態度走天下,必然處處碰壁;因地製宜,因人而異,多懷感恩心、才能四海通達。------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隻要萬裏天空都無雲,那麽,萬裏天上便都是青天。
  相傳印度阿育王治齋筵請天下僧人,眾人皆已來過,惟獨平爐尊者延至日落黃昏之時。王乃問道:“緣何你來得這樣遲?”
  平爐回答:“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
  阿育王驚奇:“一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
  尊者言:“這你就不知了!”遂作偈:
  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是境界極高的佛門偈語。前一句,月如佛性,千江則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無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無所不映。任何一個眾生,隻要他有心學佛,他便會有佛性,任何一條江河,隻要有了水,他就會有明月。
  後一句,天空有雲,雲上是天。隻要萬裏天空都無雲,那麽,萬裏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做是佛心,雲則是物欲、是煩惱。煩惱、物欲盡去,則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偈語“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是人生的崇高境界和慈悲心懷。它隨緣隨喜,樂見一樣本原,映出千般明亮,萬般燦爛的變化。
  其實在佛教禪宗裏寓意是:月如佛性,千江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江就有月,人不分貴賤,有人就有佛性。佛性自在人心,就如月照江水,無所不在。佛性無所不在,道亦無所不在。天如佛心,是本性,是鏡台,雲可看做物欲,是煩惱,是塵埃。萬裏無雲,便是萬裏晴天,物欲煩惱盡去,佛心本性自然展現,塵垢除拭,明鏡自然恢複光明。禪是要靠自己領悟的,禪的意境,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以心傳心”。
  水是水,月是月,因為月光的照射,水中有了月,月在水中。但水中的月,不是月,隻是水的幻像。月在水中,是水的反射。這話是有點是非的感覺。正如千萬人心中,千萬尊佛。千萬佛如同千江水月,萬佛即是一佛。以心覓佛,如水中撈月。心無所求,安如止水。心佛相應,此心是佛。
  未開悟之人,一絲不苟地遵循佛門戒律,在遵循中得到心靈的平靜。將開悟之人,自遵循的過程中漸漸領悟佛家的精義。頓悟之人,己參透了佛家的真諦,超然物外,不再為規則所困。 “秦時明月漢時關”,畢竟隻存在於詩人的幻想之中。滄海桑田,千百年來,佛教文化的傳承與佛教的適應性是分不開的。真實存在的世界隻有一個。然而,每個人眼中的世界卻各不相同,宗教亦然。人們於信仰宗教的過程中各取所需,解決各自在某一特定階段所麵臨的人生問題。人之所以生,是為了追求幸福。宗教存在的意義,在於讓人們在追求幸福受阻時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希望。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佛性,在若有若無之間;世事,在虛實兩界徘徊。如是月也罷,水也罷,夢也罷,愁也罷,到了佛教那裏,是一切水印一月,一月印一切水。何等的境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