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犁末

粗瓷大碗淡茶,海闊天空人生
正文

釣魚島的曆史

(2008-06-12 11:32:16) 下一個

釣魚島,我國曆史上曾稱之為釣魚台。因此,釣魚台列島也就是釣魚島列島,全稱釣魚台群島,日本稱其為尖閣列島 

釣魚島群島由釣魚島、黃尾島、赤尾島、南小島、北小島、大南小島、大北小島和飛瀨島等島嶼組成,總麵積約6.3平方公裏。其中,釣魚島麵積最大,為4.3平方公裏,但島上長期無人居住。釣魚島列島的地理位置在東經123°-124°34′北緯25°40′-26°,位於閩之正東,台之東北,距基隆102海裏,距日本硫球群島約73海裏,但中間隔一條海溝。 

我國明朝初1373年,明人楊載首次發現釣魚島,此事載於明朝永樂年間出版的《順風相送》中。明人陳侃曾出使琉球國,並寫《使琉球錄》,也對明人在釣魚島上的活動有清楚的描述和記載。1582年,明朝正式將釣魚列島納入明朝版圖,隸屬福建。到明朝中葉,戚繼光抗倭時,就以釣魚列島為戰略防線之一。

 1602年,日本出兵當時的我國屬國琉球。清兵入關後,隨著清政府的日漸腐敗和無能,日本覬覦之心日盛,終於在1873年出兵侵占清屬國琉球,並將琉球設置為日本的衝繩縣,使釣魚列島及台灣直接處於日本貪婪目光的烤炙之下。 

1895年甲午戰爭之後,令後人蒙羞的《馬關條約》出籠,清政府割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次年,日本政府才第一次將釣魚島編入其板塊。

 1943年《開羅宣言》,規定日本把從清政府盜取的所有地域歸還中國。457月,中、美、英三國聯合發布《波茨坦公告》,其中在第八條中告示日本:“日本主權僅限於本州、九州、北海道、四國及其周圍一些小島。”同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日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但日本戰敗之後,中國內戰爆發,無暇顧及一些國際會議,以至於51年的《舊金山和約》,國共兩黨都沒有代表出席,於是日本私自作主,將琉球(即衝繩)及釣魚列島交由美國托管。對於這一和約,我國當時的政府宣布不承認。

 1971年,美國在簽訂歸還衝繩的協議時,有私自將衝繩和釣魚島一並交由日本,我國政府強烈抗議,並引發了我國台灣民間的第一次保釣之戰。

 隨後,在保衛釣魚島的問題上,海峽兩岸同胞,同仇敵愾,一起抵抗日本右翼的挑釁和無恥搶占。

 

蘇犁末作

2008年6月12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