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鷺鷥死去鷺草生

(2025-07-29 22:20:31) 下一個

  詠鷺鷥死去鷺草生
  前些日子日本富山市城址公園的鷺鷥原因不明而突然大量死去引發市民的恐慌。後經過學者調查這件事的原因排除了禽流感會傳染的可能性原來前段時間?富山市政府因鳥糞投訴問題而砍伐了6棵鷺鷥習慣生活的鬆樹,導致鷺鷥無法生存,上百隻先後死去。為此富山市公開向市民道歉(謝罪)......
  乙巳炎炎閏六天,
  遺骸慘睹彩湖邊。
  鬆株刈切魚兒少,
  百羽饑衰保命懸。

  鷺蘭(Pecteilis radiata (Thunb.) Raf.)別名狹葉白蝶蘭、白鷺花等,是蘭科、白蝶蘭屬植物。模式標本采自日本稱鷺草。
  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穀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歎曰:“蘭當為王者香”。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托,千百年來一直影響著後人。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聯係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
  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以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誌。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折”。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白鷺花的花瓣邊緣長出許多細長花絲,形似白鷺翅膀上長著的羽毛,整朵花的形狀就像一隻展翅飛翔的白鷺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