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咀外文嚼漢字(357)“三千白發”,“四千精神”

(2024-05-27 04:47:21) 下一個

  “三千白發”,“四千精神”
  這次中日韓首腦在韓舉行的首腦會議,岸田文雄對中國總理頗感興趣地提及“四千精神”。表麵看岸田文雄對中國事先有所研究,但心裏麵有不無
一絲絲一點點冷嘲的意味。
  在日本“白髪三千丈”=“大袈裟”(Ogesa)。?gesa=exaggerated(大袈裟, 大仰,事事希翼, 大層);exaggerated, overblown, hyperbolic;
  日本人常使用“白發三千丈”來形容一個人的“誇大其詞”,“針小棒大”,有“嚇唬人”,“忽悠人”,“搗江湖”,“吹牛皮”等意思。與形容愁多憂長的原來的意思不一樣。在商業談判桌上,如果日本人不相信你的話,你越說得多,越表達得迫切,形容越誇張他就覺得你是在“白發三千丈”了。
  因此許多政客攻擊對手的政治綱領也常用“白發三千丈”的表達手法來形容對手“言過其實”。
  這次中日韓首腦在韓舉行的首腦會議,岸田文雄對“四千精神”頗感興趣地提及也有一絲絲嘲諷的意味。
  千言萬語,千真萬確,他們覺得中國人動輒“上千上萬”太誇張了。
  日語也有“山千海千”的說說,意思是“老奸巨猾”,“老江湖”……。
  在中國的“四千精神”指的是浙商強烈的創業精神,具體為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它發軔於浙南,集中體現了改革開放之初浙江人敢於改革、善於拚搏、不畏艱險的品質,是浙江人的群體精神。現如今,“四千精神”已經成為浙江人民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並激勵著新一代人繼續發揚這種精神,在創業道路上不斷前行。

  古詩詞中,有太多誇張得不行的“吹牛”。當然,論吹牛的水平,還是不得不服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千尺的潭水,令人多少有些不信;《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固然是十分豪氣,但古代武功真的這麽高嗎?此外還有《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看過廬山瀑布的人都明白,三千尺確實是誇張了。
  對於古詩詞中的誇張,也不能認為詩人在亂寫,畢竟這隻是一種寫作手法。特別是對於李白這樣灑脫飄逸的詩人,浪漫而不切實際的誇張正是他最大的特點。但讀到李白的這一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很多人還是不太能接受,詩如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這首詩的名氣自然不用多說,曆來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都耳熟能詳。全詩最妙之處,在於雖隻出現了一個“愁”字,卻句句都在寫愁,愁得是“蕩氣回腸”。為了寫出自己不一般的愁苦,首句李白就劈空而來,直接來一句“白發三千丈”,語出驚人。
  “三千丈”:一丈等於10尺,3千丈等於一萬米。這個誇張個人覺得比“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還過分了。寫自然景物,誇張一點其實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有時候自然景觀氣象萬千,雲之高、水之深等其實都是我們目所不能即之處,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用一萬米來形容白發的長度,就有些太敢寫了。
  《唐詩直解》中用“語絕”和“有神韻”二詞來形容李白這種寫法,是從遣詞和意境上來評這首詩。而《李杜詩通》一書,則用“發短心長”來理解這一句,這其實就說到了點子上。《左傳·昭公三年》一文衍生出了古代的“發短心長”之說,頭發稀少是因為心計太多,天天想了很多問題。詩仙的白發長,是因為心中的愁苦深。所以這個“三千丈”其實是巧妙地化用古意,這是很高明的虛寫。
  既然“三千丈”是虛寫,那為何不用四千丈、五千丈等,非要用這個“三”字。僅從平仄工整度來看,“三”字確實更有音律之美,但這首詩本來就並非絕句和律詩,而且按李白寫詩不拘小節的風格來說,他也未必會把平仄工整的考慮放在第一位。
  這個“三”字之不能換成其它數字,最大的原因是在古漢語中,“三”被賦予多種特殊的含義。“三”本身就可表示數量多,蘇軾的“醉笑陪公三萬場”、孟浩然的“胡地迢迢三萬裏”,都是用三來表示數量多。同時,古代講人有“君、父、師”三尊,還有三生萬物的思想,以及天、地、人這樣的“三才說”,可以說三字在眾多數字中是一個很特殊的字,也是詩人們用虛數時的首選數字。“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會須一飲三百杯”、“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都是如此。所以李白詩中的這個三千丈,顯然是不可換成四千五千的。

  ①捶丸捉鳥擒雕速記

  揮推捉掃接挖掩,swing
  汗灑潺湲江渚灘。water sweat
  橫槊檜槙杄棍
,club
  鸕鷀鵲鸛鷺鷥鶼。birdies

  ②有專家介紹其實學術上不存在“美國大榛子”這一說法。市場上最常見的榛子就三種,分別是歐洲榛、平榛和平歐雜種榛。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的專家說,市民早先俗稱的“美國大榛子”,實際上是歐洲榛。因為中國最早進口的榛子是來自於美國,不排除部分商家為迎合消費者心理而做的宣傳引導,這一點是需要得到糾正的。
  實際上美國的歐洲榛產量不足世界歐洲榛產量的5%。因為平歐雜種榛的堅果外觀與歐洲榛相似,一般消費者很難區分,所以也經常被誤認為是“美國大榛子”。實際情況是大的榛子出口去了美國,東北人自己可吃“小榛子”!就像當年人們說上海漂亮的女孩越來越少了。其實稍有姿色的女性多跑到國外去了,陳衝最先衝出去到了美國。據權威資料統計1990年至2020年30年間,上海嫁去國外41,000人,而上海外籍新娘僅為7,900人。其中約三分之一的上海外嫁新娘嫁入日本,外嫁日本的上海新娘主要以白領為主,受大專及以上教育的較多。中國內地城市的
美女比沿海城市更多,因內地的出國人數更少美女都留在了本地。
  現在上海的外國美女多了,俄烏戰爭後俄羅斯和烏克蘭美女都來上海定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