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高球低姿好心態,長歌短賦釋情懷

(2020-11-02 19:39:16) 下一個

    高球人低姿態好心情,長文章短博客正修行
    下球道,入世道,不憂鬱,心情好,放得下,少急燥,無包袱,守節操,人人和諧處,處處是大道,道道關口通,通通陰霾掃。斷不開,舍不得,離不掉,人戀棧,馬戀槽,四處盯睄,八麵討好,處處是迷途,條條接黑道。不管有陷阱、徑直往下跳……。

    球場商場似沙場,會場酒場如戰場。築工事,修碉堡,穿樹林,出長草,沙坑池沼,專等球員進袋罩……。
    每場球不必苛求,打出去的球,放開被牽的手,來了就來了;要走就讓其走。不必過於計較,何必生拽死揪。遇事先笑笑,切勿皺眉頭。笑了就過了;結果如何不用回眸,做了就對了,一直往前走。
    提升自己的最佳途徑是向“高人”學習,向偉人看齊,向聖人吸取……。
    蘇軾生於四川眉州,楊慎生於四川成都(新都)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勤勉好學愛鑽研,較真但也看得穿。
    眉州接近峨眉山,新都有個寶光寺,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居住地和佛教氣息濃厚的氛圍從小影響了他們。家人信佛教,受環境影響,從小就潛移默化地接受著佛學思想的熏陶
    蘇軾曾在詩詞中寫道:“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眉州江水邊上,綠樹成蔭,江水與藍天白雲相互映襯,在這樣純淨的環境下,世間萬物像是被洗滌了一樣,幹淨無瑕。清幽自適的故裏土地,無時無刻不滋潤著蘇軾的心田,繼而使其在仕途沉淪之後能夠做到淡然處之。仕途人生坎坷,卻感情才情豐富。
    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不易。和許多人比,蘇軾是幸運的,因為他在年輕的時候便當上了官。但是,當官了不意味著一輩子就可以高枕無憂,享受榮華富貴。
在工作上,蘇軾曾對政治、水利、經濟等方麵推行的改革提過自己的意見,他主張漸變。但是,官場是一個複雜的圈子,他的建議、批判、諷刺等言論,很快就招來了其他同僚者的打壓和誣陷,比如禦史知事謝景溫就曾參奏彈劾過他。
   蘇軾不喜歡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生活,他乞求能夠外任。在此之後,他相繼任了多地的知州,並創作了大量的詩文來揭示和批判新政變革的各種弊端。隨後的人生,我們基本可以料到:入獄——出獄——貶謫……
  回看蘇軾的一生,可以說充滿了無盡的坎坷和艱辛,他雖有宏大的政治抱負,但卻沒有實現。仕途的坎坷及人生的不幸,讓他產生過思想上的掙紮,心緒上的波動,但也正是這種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曆才讓他更進一步領悟和體驗到人生的真諦,最終他漸漸放下,歸於平淡。

    楊慎的政治生涯非常坎坷。他為人正直,不畏權勢。楊慎因性格耿直,既失歡於皇帝,又結怨於權奸。雖胸懷壯誌,力圖報國,但其政治才能在當時是難以施展的。楊慎在放逐滇南漫長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並未因環境惡劣而消極頹廢。他不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   著述,為白族修史。每到一處,往往借詠邊塞奇花異草,抒發政治熱情。臨終遺言“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後身”。
      楊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覽群書。後人論及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楊慎為第一。他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其詩沉酣六朝,攬采晚唐,創為淵博靡麗之詞,造詣深厚,獨立於當時風氣之外。再說楊慎那一首絕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人都怕苦,以苦為苦是常人,避苦趨甜是凡人,憶苦思甜是好人,以苦為樂是高人,一心解救他人之苦的是偉人,舍自己之樂求世界離苦的是聖人。
    以苦為樂那是楊升庵坎坷人生的一種自我啟迪、自我開脫的心境的寫照……
    蘇軾喜歡觀察世間萬物,他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其值得品味鑒賞的地方,即“萬物皆有其美。”比如在《超然台記》中,詩人開篇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說:“凡物皆有可觀。”在蘇軾的眼中,大到宇宙萬物,小到灰塵顆粒,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他喜歡以超脫的非功利性審美態度來看待周圍的一切。
    人生,不管是福是禍,是得是失,都不過是一場必然或偶然的遭遇罷了,與其看得太重,不如隨遇而安,看淡、看輕,遊於物外,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為快樂。
    平淡,要自然,因為這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蘇軾認為,沒有經過人工雕琢刻畫,一切都是出於自然、產於自然、順於自然的東西就是最為質樸和平淡的,這是一種質樸無華但卻又真實表露的性情
苦中作樂的自適心境很重要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著苦中自適的處世態度,在文學上一般將這類群體的人生稱為“閑適人生”。縱觀古今,大凡有所作為,經曆過人生大喜大悲的人,基本都具有這樣的豁達自適心境。
    蘇軾的自適休閑生活並不是膚淺意義上解釋無所作為,碌碌無為,自我放棄,而是指放浪形骸、自由灑脫之外的那份自適心境。
    縱觀蘇軾、楊慎的一生,逍遙遊處世觀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態度。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膨脹的時代,也是一個娛樂至上的年代。在這個物質化、功利化的時代,更應該強調生活氣息、精神蘊意。學習蘇軾的處世精神,學習楊慎的處世態度能夠幫助人們找尋那些曾經丟失的東西,如或是丟失的生活熱情、平淡的生活自然觀以及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等(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辛泰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中梅' 的評論 : Thank you for your good comments!謝謝!平安是福!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This is a good article. to tell people who is a good person, who has great characters... So, do not destroy good people's reputation. The history has own eyes on things and person. (sorry, not able to type Chinese language.) Have a good day.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