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七絕 橘鄉掠影
井井田疇果滿枝,
研研意氣勁發時。
周遊先業探新道,
坡上隨雲美夢追。
三十餘年前,曾足跡工幹,故地今重遊,感慨豈萬千。
七絕
感吟巨變
桑麻蒟蒻變橘林,
別夢依稀秀乾坤。
灰牆已變小康戶,
僻壤勝超大寨村。
井研縣轄鎮周坡鄉,1958年改周坡公社,1962年石馬、金紫劃出,1983年複置鄉,1986年石馬鄉並入,1989年建鎮,1992年金紫鄉並入。距縣城24公裏。麵積72.9平方公裏,人口2.8萬。井研至青神公路過境。轄友盟、團山、周坡、金魚、天宮、羊叉、龍橋、英雄、石船、紅岩、高東、火箭、上遊、鹽井、付加、大河、衛星、白架、石馬、龍鳳橋、平原、黃桷、增產、大石包、餘店、三塘、小木、金紫28個村和周坡街。鄉鎮企業有釀造廠、農機修配廠。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薯類。養殖業以豬、禽、兔、蠶為主。盛產柑橘。
當初國際柑橘學會及17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曾前往調研考察,對該鎮利用非耕地建立大麵積柑橘園的模範示典給予高度評價。
正是:
果林掩白樓,橙柚奪豐收。田園牧歌緒,湖光山色幽。
當年引技術,日中農交籌。如今橘夢圓,飲水思源頭。
休閑好去處,人力資源優。三十八年過,桃花源中遊。
這裏是自然生態、曆史文化,資源優勢,著力培育特色鎮、特色街、特色村等鄉村旅遊度假新業態,圍繞國學之鄉、鹽浴之鄉、柑橘之鄉、農民畫鄉、垂釣之鄉,成為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景點。
七絕
新舊桃花源
三十餘年瞬息間,
團山整體換新顏。
桃源感賦魚人繪,
陶潛猶驚別洞天。
柑橘采摘農家樂,橘夢園裏百果鮮。漫山清翠人依舊,喜聽老友話娛閑。
這裏每年都會舉辦橘夢園 “采果節”,期間到“柑橘之鄉”,遊客們可以橘為媒,在賞橘、采橘、品橘、論橘中融入“甜蜜世界”,分享柑橘豐收喜悅的同時滿載而歸。
作為“柑橘之鄉”,以集益鄉繁盛果業、萬畝成片果園為核心,輻射梅灣、周坡等,結合新農村綜合體建設、鄉村風貌塑造和文化景觀的建設,依托井研縣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建園,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現代休閑農業示範園區。
越來越多的市民與周邊遊客周末都會選擇到這裏休閑玩耍,食宿、垂釣、采果、購物、演藝等多種耍法,不少外地遊客也選擇到此休閑娛樂。
中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曆史(古籍《禹貢》記載4000年前的夏朝)。經過長期栽培、選擇,柑橘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
早在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就在故裏寫下了《桔頌》名篇。15世紀,葡萄牙人把中國甜橙帶到地中海沿岸栽培,當地稱為“中國蘋果”。後來,甜橙又傳到拉丁美洲和美國。1821年,英國人來中國采集標本,把金柑帶到了歐洲,1892年,美國從中國引進椪柑,叫“中國蜜桔”。英語把柑和桔總稱“曼達寧”(Mandarin),其原意就是“中國珍貴的柑”。溫州蜜柑,是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間守來中國浙江天台山進香,帶回柑橘種子,在日本鹿兒島、長島栽植,變異選擇而來。柑橘栽培遍及五大洲,而以巴西、美國、中國、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摩洛哥、墨西哥、以色列、南非、阿爾及利亞、埃及、希臘、土耳其、阿根廷、印度、澳大利亞的栽培麵積和產量居多。
據考證,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類果樹才從中國傳入葡萄牙的裏斯本,公元1665年才傳入美國的佛羅裏達。在中國,浙江省台州市黃岩是個蜜桔之鄉。
世界有135個國家生產柑橘,年產量10282.2萬噸,麵積10730萬畝,均居百果之首,產量第一位的數巴西,2425.26萬噸,第二位數美國,1633.52萬噸,中國第三,1078萬噸,再後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