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父稱”賢母“卻不是”國母“

(2020-04-12 08:19:54) 下一個

       不以“國母”自居的宋氏
       每個時代都有當代的富翁,就像中國的千萬富翁快接近日本總人口了,億萬富翁、富可敵國的富豪也不計其數。
      100多年前在日本也有一位富翁,但他對中國民主革命的支持讓人知之者之,不知者可能隻覺得在曆史上一筆帶過。他被孫中山稱為“賢母”,卻並不是“國母”的梅屋莊吉。


       宋氏三姊妹走完了輝煌的人生路程,最後都沒有履行他們父母的初衷,其父母希望死後和葬在一起的意願。宋慶齡之父宋耀如生前在上海買了八穴墓地,想著一家人到了九泉下也要在一起。但是造化弄人,宋家子女六人,最後留在大陸的隻有二女慶齡。享年88歲。
       三女宋美齡臨終遺願也是希望能葉落歸根,葬回父母身邊。但是種種原因沒能如願。蔣介石希望能跟她合葬,但被她拒絕了,最後葬在了美國。活到105歲。
       大女宋靄齡死在美國,活了84歲也葬在了異地他鄉。她死時美國的《紐約時報》這樣報道的:“這個世界上一個令人感興趣的、掠奪成性的居民昨天在一片緘默的氣氛中辭世了。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婦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斂財的最有錢的婦女,是介紹宋美齡和蔣介石結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話的創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權的設計者。”
    在《宋家三姊妹》提到輿論評宋家三姊妹是這樣的:“大女(宋靄齡)愛錢,二女(宋慶齡)愛國;幺女(宋美齡)愛權”,據宋子安的後代表示:此條評論合乎事實。


      不管三姊妹各自論愛什麽,三姊妹都是與“後代”直係親屬無緣。宋靄齡好不容易有二男二女卻子孫不蔭,慶鈴、美玲沒有子嗣。唯有生前死後的故事讓人感歎。
       宋慶齡女士生前已經明確表示:她不想再去沾中山先生的光。人到晚年名利什麽的也無所謂了,她這一生萬事也都無愧於心,唯獨對父母不曾盡孝,生前留憾,隻能作為女兒在九泉之下盡孝了。最後一刻和晚年情同姐妹的女傭一起長眠於父母身邊,也算是她一生為國為民之餘最後的自私吧。
       在台灣人們稱孫中山為“國父”,理所當然宋慶齡應該是“國母”。然而宋慶齡對此似乎也不感興趣。
       早年追隨孫中山、在日本千葉結婚受到日本人梅屋莊吉的資助而與孫中山結為連理。在梅屋家裏住了三年是他們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孫中山的革命如果沒有梅屋的資助也絕對不會成功、也沒有底氣的。
       梅屋給與孫中山的“軍需金”,讓當時被稱為“孫大炮”受人另眼相看的年代有了十足的底氣。梅屋的支持讓孫中山每次起義、失敗、再起義、再失敗連續十多次,都是失敗了再來,梅屋一如既往地慷慨支持。一個經營照相館的小老板,也靠了祖上的財富到底資助了孫中山鬧革命多少錢?隻能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為了繼續支持孫中山,頂住日本政府和滿清朝廷的“冠照”將公司搬到新加坡和香港。有頭腦的梅屋莊吉結果進軍電影業成了日本電影接的開山鼻祖(現在的“日活”)。有人做了個統計,說梅屋莊吉援助孫中山的資金到達當時國家預算的十分之一,用現在的金額換算就是“N”億元的價值了。在      孫中山被尊為“國父”稱號的同時,孫中山對比他小兩歲的莊吉說“如果我是國父,你就是國母!”。並親自用毛筆在梅屋莊吉的衣襟上莊嚴地書寫了“賢母”二字相贈。這些宋慶齡都是親身經曆過的掌故吧。

      梅屋莊吉自始至終都在支援孫中山的革命,孫死後還鑄孫文銅象給“黃埔軍校”等四尊銅像。
       中國的革命沒有當初蘇聯的極大支持也不會有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機會。當然美國對國民黨政府的支持就更是數不清了。可惜的是美國政府的軍援都要通過宋師兄妹,先兌換成外幣通過四大家族後才能進入國內。這樣的仗不打輸還有道理嗎?
      蔣介石的侄孫蔣孝鎮曾對軍統頭子戴笠說:“委座之病,唯宋(美齡)可醫;夫人之病,唯孔(靄齡)可醫;孔之病(孔家貪腐)則無人可治。” 可見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腐敗到了“病入膏肓”之境地也。
    當然對於“國母”稱號也好,宋慶齡與孫中山合葬問題也好,都是有著當時當政者千絲萬縷的政治考量的,也不是一個因素決定、不是一人能定得了的。世事複雜紛紜,世事又波雲詭譎,史實往往又更是撲簌迷離……。

孫中山夫婦和梅屋莊吉夫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