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鋼琴調音湝談

(2007-01-07 21:27:31) 下一個

因為參加了理發店合唱團,有緣認識了一位調音師,談了幾次話,知道了調音的基本知識,加上自家的鋼琴也需要調,在完全不必再想到精算考試後,買了全套調音工具,讀了幾本調音書籍,打開琴蓋,撩落去。就這樣,一年後,從免費幫教會,朋友調琴,到了有人打電話要我上門調琴。我成了沒注冊的業餘調音師 (調鋼琴是不需執照的)。

鋼琴是音樂史上最複雜功能最完全的樂器。一架鋼琴有上千個零件。每個零件間,都有多少關聯。一般人都知道鋼琴每隔半年就必須調一次,以保持它的音準。而音準的認定,除了您有超人的音準直覺,或是手上有音高辨識儀器,音高稍稍偏離,不是那麽容易辨識。事實上,要讓鋼琴的每個鍵保持在完美的音準,保持和每一個鍵在最好的共鳴狀態是不可能的。充其量,隻能在很短暫的時間內,某幾個重要和聲可以接近理論上的完美境界。 (人生可有永久的完美?可有讓所有人都滿意)

沒有一個儀器可以完全替代人的耳朵對音高的感覺。耳朵對音高的辨識,在科學(醫學)上已經有很多文獻做了很詳盡的分析。例如簡單整數比的兩個音頻給人和諧的感覺;音越高,耳朵感覺“正確”的音高要高於實際的倍數音高。(熟悉的感覺讓人愉快;曲高和寡,邊際效用遞減?)

超過了一兩年沒調的鋼琴是不合適在一次調音過程中調好的。每座鋼琴有 220根琴弦,每根琴弦被拉緊的程度不同,平均大約60公斤。因此,鋼琴蓋內的後部(直立式)都可以看到一大片鋼架,已確保能維持這巨大的張力。 任何一根琴弦的拉緊的程度產生大變動,不但會自動回降些許,也會影響到鄰近琴弦的音高。隻要琴鍵的音高偏離 1/4以上(以兩相鄰半音鍵的音高為準),調音師能做到的應該是先作粗調,專業術語叫(Pitch Raise),讓音高回到可細調的音準。過幾天或幾星期再回來完成調音(細調)。隻是考慮到客戶(荷包)的觀感,很多調音師會在粗調時,將音高調高過實際音高,期望琴弦在調過幾天後自動回降到標準音高。一般人也樂得省下一次調音費。

其實調音師並沒有所謂的絕對音感,也不需要過人的音準辨認能力。憑耳朵調音的調 音師不見得一定比用調音器輔助的調音師做得好。溝通能力和服務態度才是關鍵。平常人如果有興趣,也可以買一兩本調音書或上網搜尋調音(PIANO TUNING)資訊,隻要有一根調音扳手(TUNNING HAMMER)和一兩根調音用橡皮楔子(TUNNING WEDGE)就可以試著作簡單的調單音。好不好玩?得看您有沒有耐心嘍!

鋼琴調音師網站參考:

http://www.pianoworld.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