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究竟如何看待呂秀蓮?

(2007-02-03 20:45:54) 下一個
究竟如何看待呂秀蓮?
[陳子帛] (2006-07-29)


  相信所有觀察台灣近期政局發展的人都會發現,無論是哪一類型的政治博弈,呂秀蓮的名字都會出現在其間。

  在陳水扁遭遇罷免風暴期間,有關呂秀蓮的新聞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的版麵和屏幕上。她不僅熱衷於接受各種媒體的訪問,熱衷於發表各種見解,而且也逐漸凸顯出自己的政治企圖心。在所謂“後扁時代”的權力組合中,呂秀蓮居然是難以被取代的不二人選。比如所謂的“呂王配”、“四大天王”以及圍繞呂秀蓮而出現的各種爭議,不一而足。

  在台灣政壇上,呂秀蓮也算是一個異數。出身於台灣大學法律係、先後獲得美國伊利諾伊及哈佛大學雙料法學碩士,在台灣70年代之後的政治發展過程中,她親身參與和見證了若幹重要的時刻。她在1979年擔任美麗島雜誌副社長,高雄事件當晚因發表20分鍾演講,被以“暴力叛亂”的罪名判處12年有期徒刑。出獄後,先後擔任立法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桃園縣長等職。2000年之後,成為陳水扁的副手至今。

  在民進黨內孤立無援

  台灣總統府電子報的呂秀蓮專欄中,稱呂秀蓮“思想敏銳,行動迅捷,善於引領風潮,開創曆史”。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同意她“引領風潮,開創曆史”,總會覺得這個女強人,總會在關鍵時刻或者並不是關鍵時刻“添亂”,但稱之為“思想敏銳,行動迅捷”卻足可驗證呂秀蓮作為“職業政客”的強烈企圖心的說法果然不虛。

  除了呂秀蓮的政治追隨者之外,很少會有人接受和認同她的政治立場和理念,對於她的強勢問政風格,更難以苟同。

  如果沒有陳水扁,民進黨內幾乎沒有人看好“扁呂配”,充其量她隻能是桃園縣長,或者民進黨執政之後某個部會的首長,乃至行政院副院長。在基本上沒有黨內派係奧援的背景下,讓呂秀蓮單獨組閣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但2000年春天,改變了呂秀蓮的政治命運;而2004年三一九槍擊案的發生,進一步改變了她和陳水扁之間的互動關係,她甚至因此作出了新的人生規劃。

  北京對呂秀蓮應該早已經作出了政治定性,尤其是呂秀蓮過往特別突出的台獨理念和立場,曾經遭遇大陸官方以及海外媒體的猛烈批判。人們無法認同呂秀蓮在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百年紀念日,率團前往日本下關,對日本占領台灣實行五十年殖民統治表示感謝的言行。在北京的政治檔案裏,呂秀蓮的名字和頑固死硬的台獨分子已劃上了結實的等號。

  即使在民進黨主流勢力的心目中,呂秀蓮也是一個唯恐避猶不及的“政治怪物”,除了曾經存在的台獨聯盟派之外,呂秀蓮在民進黨內幾乎沒有自己的派係基礎,台獨聯盟派經已無疾而終。在民進黨主席一度出現真空狀態階段,呂秀蓮暫時代理黨主席,也流露出參與黨主席競逐的意願,竟遭到民進黨上下的強烈杯葛,迫使她黯然退出角逐。

  中美雙方都不信任

  即使是政治立場和理念相似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和台獨大佬,對呂秀蓮也同樣采取極端排斥的態度。就在陳水扁一度的危急之際,政壇上有關“呂王配”的傳言甚囂塵上,深謀遠慮的李登輝積極運作和斡旋“呂王配”的構想,不僅受到民進黨主流勢力的抵觸,而且也受到台獨大佬的集體杯葛。理由很簡單,“穿裙子的如何能夠成為三軍統帥”?

  深受日本文化以及閩南文化影響的台灣,對女性以及女權公開以及潛意識的鄙視和排斥,阻礙和製約了呂秀蓮在政治上更上層樓的路程,或者將給呂秀蓮政治人生的規劃帶來更多困難。

  甚至美國在對陳水扁罷免風暴的危機進行管控時,也擔憂呂秀蓮可能“脫線”,或者自行其是、不受拘束,甚至在可能取陳水扁而代之後更執意推行“法理台獨”。美國人繼續“縱容”陳水扁在位,相當大的原因在於對呂秀蓮不放心。北京同樣有這種心態,也導致了對陳水扁繼續“聽言觀行”政策的延續。

  北京對呂秀蓮的政治定性和“汙名化”,造成了對錯綜複雜台灣政局,以及“後扁時代”權力角逐的判斷變得視野狹隘,忽視了各種矛盾轉化的可能,也忽視了某些政治人物在某個關鍵曆史拐點出現立場異化的可能性。

  和陳水扁的機會主義以及執政六年以來迅速腐敗趨勢相比,除了蘇貞昌和其他民進黨清廉人士之外,呂秀蓮的單身、自律、清廉以及直言不諱、快言快語,突然成為這次危機過程的“優質股”的重要指標。捍衛本土政權,維護台灣主體意識,以及和陳水扁進行政治切割,儼然是李登輝近期的處心積慮。他之所以看上呂秀蓮,關鍵在於對呂秀蓮的政治理念和立場“放心”,或者覺得呂秀蓮的清廉形象可以喚回民眾對本土勢力的支持和認同。

  台獨理念不等於行動

  假設呂秀蓮在2008年之前取代陳水扁,或者有機會成為2008年之後的台灣領導人,她果然會一如華盛頓以及北京所擔心的那樣,冒天下之大不韙,無視兩岸形勢以及國際格局的限製,執意挑起戰火,迫使北京作出非和平方式的攤牌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任何一位台灣領導人,未在其位時,盡可以在台獨問題上大聲喧嘩。一旦在位,政治現實將使之不能為所欲為。李登輝如此,陳水扁如此,呂秀蓮也將如此,其他任何一位台灣領導人亦會如此。逆潮流而動,不僅難以得逞,而且也將最直接危及其來之不易的權力。

  呂秀蓮的政治智商不低,國際觀遠在陳水扁之上,並不是“神風特攻隊”隊員。呂秀蓮不是“台獨”機會主義者,也不屬於“商業台獨”或者“消費性台獨”範疇。她仍然是信守台獨理念的政治人,但她絕不會利令智昏,鋌而走險,將自己和台灣人民的切身權益綁在“台獨”戰車之上。

  行筆至此,不由得想起六年前在台北西門町參加台灣大學王曉波教授家母(50年代白色恐怖遇難者)的悼祭追思儀式。我在追思儀式上,看到了呂秀蓮親自致送的花圈,下款的屬名是:政治受難人呂秀蓮。

  王曉波兄告訴我,幾乎台灣所有的政治受難人都來了,不分左中右,也沒有統獨立場的區隔,呂秀蓮也一樣。有人告訴我,呂秀蓮政治傾向急速向台獨轉變,和她當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遭受諸多非人刑罰有相當關聯。不妨在文章即將結束前,作一點補注,以便讀者諸君對呂秀蓮這一類充滿矛盾或者還有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人物,多一個觀察的視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