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師與名畫】月亮的背麵:後印象派大師高更(未刪節暗黑版)

(2022-12-16 09:11:13) 下一個

本文原創。白月光的刪節版刊登於麵向中學生的人美期刊2022年某期。 本文是暗黑完全版, 負能量比較多。

簡書上的正能量中學生淨化版:

https://www.jianshu.com/p/62c4bfe746f4

翻唱的《蜉蝣》這首歌是齊秦三十幾年前的第一盤卡帶裏收錄的一首老歌。蜉蝣是一種具有古老的形狀特殊的昆蟲,生命短暫到隻有一天。

生命如此短暫, 你會選擇哪一種方式度過一生?

高更, 一個充滿著矛盾的名字。

在一些人眼裏, 他是後印象派大師,是天才,像明月一樣高高在上。他為了藝術和理想拋棄了一切,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

在另外一些人眼裏, 自私自大、荒淫無恥、戀童癖、癮君子、梅毒、渣男、種族主義者、抄襲者, 這些都是他的標簽。 很多人甚至認為對於梵高的死, 高更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高更?

 
拍賣出三億美金的《你何時結婚?》高更 1892 

很多人都讀過《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這本名著是英國小說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描寫了19世紀末,一個曾經擁有高薪工作的股票交易員斯特裏克蘭德為了追求藝術拋妻棄子,最終自我放逐到原始的太平洋島嶼上, 完成了自己藝術生命的永生和個人生命的涅槃。

小說問世一百年來, 在高懸的明月和庸俗的六便士之間的抉擇, 一直是對藝術和人生有著高尚追求的人的精神指向標。

毛姆雖然從來沒有明示過,但是小說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法國後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高更也因此被很多人奉為為了追求藝術不顧一切的楷模。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高更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百年的時間過去, 伴隨著那些偉大的畫作,高更被投射了《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的斯特裏克蘭德的投影, 形象變得模糊。 在一些人的眼裏, 他是為了藝術舍生的偉人, 在另外一些人眼裏, 他是一個逃避家庭責任的自私的戀童癖。 可以說, 高更的人生比斯特裏克蘭德更奇葩,更精彩, 也更悲催。

畫麵回到1897年太平洋上遠離文明社會的塔西提(大溪地)海島的叢林裏, 一個男人剛剛喝下了一瓶毒藥。 他在痛苦中掙紮, 在意識漸漸模糊的時候,他在想:

我從何處來?我是誰?我往何處去?

這個男人, 就是法國後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

塔西提的叢林

這幾個問題,人類祖先們在刀耕火種的時候就懵懵懂懂地發問過。千百年來,人類繁衍生息,朝代更迭交替,這樣振聾發聵的拷問一刻也沒有停歇。直到今天,科技高度發達,人類已經飛向火星,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學習人類的思維方式,這些問題非但沒有明確的答案, 反而讓人們產生了更多的困惑。

 
高更自畫像 1889年 收藏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1848年, 高更在法國巴黎出生。那個時代的法國, 正在經曆巨變。  

在高更一歲多的時候,他的記者父親為了躲避政治迫害帶領全家逃亡秘魯,卻不幸在長途的海船上染病身亡。

高更的幼年在秘魯度過。

高更母親的家族在秘魯身世顯赫。他們一家到了秘魯雖然寄居在親戚家裏, 生活條件卻是相當優越。

那時候的秘魯, 原始尚存, 殖民者帶來的奢華也為人崇尚。 加之熱帶風情和南美洲的神秘, 這交織的獨特風情,在幼年的高更心裏留下了極為深刻烙印,為他青年時期選擇航海生涯, 一直到中年的遁世嫉俗、最終回歸原始埋下了一粒生命力強大的種子。

1855年,秘魯政局動蕩,高更的母親隻得帶著高更又回到了法國。進入青年時期的高更無法適應天主教學校的嚴苛,不久就逃離了學校。在17歲到23歲的六年時間裏,他加入過海軍,當過海員, 周遊世界。

這時候的高更,已經成為了一個高大英俊的青年, 加上他天生聰明, 年紀輕輕就已經跨越過大半個地球, 所以特別招女人喜歡。 按照史料描述, 他的船到達巴西的時候, 他成了熱情的女郎爭搶的對象(“through themselves at him)。 在航海生涯裏, 他工作過的一條船的船長的情婦甚至拋棄了船長要和他私奔。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

在同齡人還在上高中和大學的時候, 高更已經過了好幾年這樣放浪不羈的生活。

有一天, 他的船到達加勒比某個海島, 一封電報告知他母親在巴黎過世了。母親對他雖然嚴厲, 確實他心裏真正唯一掛念過的親人。他悲傷不已, 第一次開始真正的思考人生。

 
高更根據舊照片為母親畫的肖像 1894

1871年,23歲的高更棄船登岸回到了巴黎。他在母親生前的情人,也是高更的監護人阿羅薩的幫助下進入了證券交易所,從事證券業務。

“高更天資聰穎,證券經濟人生涯非常順利。 短短時間, 他的年收入達到了驚人的三萬法郎。”

這是很多文獻裏語焉不詳的描述。

從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在17世紀初的荷蘭開始被交易, 到了二百多年之後的1871年, 證券業已經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由於報酬豐厚, 這個行業對從業者的要求是很高的。 高更把別人學習的時間都用來吹海風和泡妞, 他是怎樣秒速掌握了賺錢的秘笈的?難道是得了股市的葵花寶典?!

要知道年收入30000法郎在當時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作為比較,高更後來的好基友梵高一生唯一賣出的一幅畫售價是600法郎。而這幾百法郎已經足夠維持梵高在阿爾勒創作和生活幾個月的時間。

翻閱了一些枯燥無趣的檔案記載後,發現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高更在證券公司的職稱並不是股票交易員, 他的入職記錄顯示, 他從事的是股票交易完成以後的清算、薄記和交割工作。這個工作接觸到了股票公司裏每個大宗股票交易的情況。在那個時代, 證券監管並不完善, 掌握這些數據的人, 就好像是股票經紀公司大戶室的操作員,時刻掌握股神大鱷們的每一筆交易。 隻要無腦跟投, 就能獲得和股神一樣的收益。這樣看來, 高更的發家致富就順理成章了。反正如果現在這樣做, 妥妥地會被定性內幕交易,不但會被證監會約談, 免費牢飯都早就有的吃了。

這也同時解釋了高更其實並沒有證券行業的專業技能。在離開證券行業以後, 即使在很窘迫的時候, 他寧可去當推銷員甚至從事繁重的重體力勞動, 卻再沒有回到證券行業。

所謂英雄不論出處。不管怎樣, 這時候的高更完成了從風流海員到金融界高富帥的華麗轉身。在1873年,高更結識了來自丹麥的富豪家族的大家閨秀梅特,兩人墜入愛河, 很快結了婚。後來十年陸陸續續有了5個可愛的孩子。

 
高更的太太梅特和5個孩子

如果是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王子公主歡度餘生的童話故事, 到這裏就可以結束了。 哪裏知道, 渣男藝術巨匠的戰鬥機人生才剛剛拉開序幕。

高更的監護人阿羅薩, 是高更母親多年的情人。 他愛屋及烏, 情人去世以後, 他對情人的兒子高更關懷有加。 不但一路引領高更成為了高富帥, 也把他帶上了藝術道路。

阿羅薩是個富豪, 也是個造詣頗深的收藏家。在他的影響下, 錢多到花不完的高更開始收藏當時的名家作品。很少人知道, 高更在早期就收藏了很多早期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那些大師在當時不過是在蒙馬特漂泊的一群流浪藝術家, 很多人兜裏連買一杯咖啡的錢都沒有。這些作品到了現在也都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了。那真是一個奇妙的大時代。

那時候有錢人收藏藝術品, 出入藝術品沙龍和畫廊甚至提筆作畫, 都是比較時髦風雅的愛好, 好比北上廣有錢人買個高爾夫俱樂部會員。

阿羅薩在巴黎藝術圈人脈很廣, 經他介紹,高更認識了許多前衛的印象派畫家。

高更經常和印象派前輩大師畢沙羅在一起。 畢沙羅可是大大的有名, 他的畫作在眾多的印象派大師裏並不能排到最前列, 但是他對整個印象派甚至美術史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如果沒有他, 印象派絕不會是後來的樣子。

受他的影響,高更從收藏開始轉向繪畫的學習。一拿起這支畫筆, 高更人生的新篇章也開始了。

一個人無論在平凡,也會有他的過人之處。 絕大多數的人的悲劇是窮極一生都沒能找到自己最適合去做的事情。 在平庸的生活裏糾纏於炒米油鹽和雞毛蒜皮, 最終一事無成, 無聲無息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留不下一絲痕跡。 而那些幸運的人, 一旦發現了自己的方向, 就執著一生去追求。 或是飛蛾撲火, 或是功成名就。 無論如何, 如果能夠無怨無悔, 此生也算是值得了。

高更的天賦就在拾起畫筆的這一刻爆發了。 此前從沒有經過正統繪畫訓練的高更進步驚人。隻過了短短的兩年,在1876年, 他的作品居然入選了很多職業畫家夢寐以求的沙龍展!

 
維羅夫萊的風景 高更 1876年 丹麥哥本哈根 新嘉士伯美術館

這個沙龍畫展在整個西方藝術史上都是赫赫有名,在那個時代代表了繪畫的最高水平。 多少畫家以作品入選沙龍為職業生涯的終極目標。整個印象派的誕生就是由於一大票天才的畫家多年無法入選沙龍展, 憤而把入不了沙龍的作品送去參加了一個“沙龍落選作品展覽”,才最終引起世人的注意,印象派正式宣告誕生。而高更從零開始, 學畫兩年就入選了正統高尚的沙龍畫展!

不得不承認, 至少在藝術領域, 天才是存在的。 他的最早期流傳下來的作品就驚人的成熟, 仿佛根本沒有經曆過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他的作品不但被傳統畫派接受,同時也被離經叛道的印象派所喜愛。雖然高更入選沙龍多少讓一些印象派畫家有點酸, 比如莫奈就強烈反對過高更畫作參加印象派畫展。但是從1876年以後,高更還是連續參加了最後4次印象派的畫展, 是參展次數最多的畫家之一。

這時候的高更, 已經徹底放飛了自己的藝術天分。虛度了小半生的時間, 高更仿佛剛剛意識到什麽才是他生命中真正想要追求的東西。股票交易員不是他的夢想,他要當一個畫家!

這時候他還隻是個業餘的繪畫愛好者, 但他心中的繪畫理念已經開始形成。高更對以雅克.路易.大衛、安格爾為代表的追求極致寫實的學院派雖然喜愛卻並不追隨,對如日中天的印象派也覺得不過爾爾。 學院派精致卻毫無活力,印象派貌似前衛,但是過於追求現實世界的光影變化這些表麵現象, 本質上依然是對客觀存在的簡單表述。真正偉大的畫作, 應該是有思想的, 不為現實中的光影色彩所束縛, 應該能夠直接反映出人類的感情和對世界的認知。

對於繪畫已經癡迷的高更,業餘的時間對他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到了1882年, 一場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金融市場, 高更所在的經紀公司也遭受沉重打擊。按照毛姆的描述,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裏克蘭德為了藝術辭去了高薪的工作。發生在高更身上的實際情況是, 公司和整個行業不景氣, 他被辭退了, 而且再也找不到這樣的美差了。

他失業了。

在事業成功的時候, 高更一家住在CBD豪宅裏,生活堪稱奢侈。據說連襯衫的鈕扣都是定製的。 梅特本就是富家千金,自然也是每天出入沙龍和派對, 或者忙於購物。

失業以後, 這種生活自是難以維持。 自恃畫畫天分頗高的高更索性順水推舟, 決定一心一意地畫畫, 成為一名職業畫家。

然而這條路卻是荊棘密布。

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人人自危。藝術品市場比股票市場下墜的還快, 成名成家的大作都賣不出價錢,高更的畫更是根本賣不出去。他們不得不辭退了傭人,從豪宅搬出搬進了小房子,最後不得不搬到了丹麥哥本哈根高更的太太的老家,靠梅特的有錢的家族供養。

由於生活所迫, 高更則開始從事各種類型的工作,甚至做過防水材料推銷員和豬肉批發商。一個外國人, 不說丹麥語, 又如何做得好推銷員呢?

高更受到梅特整個家族成員的鄙視, 矛盾不斷激化。最終的結果, 完全不是像小說那樣描寫的,“ 藝術家為了追求理想拋棄了妻子和兒女”, 事實的真相是,丟了工作又沒有一技之長的高更被他的妻子和妻子富有的家族像掃垃圾一樣掃地出門了。

高更在他這時候的日記裏寫到, 他憎恨這些人, 憎恨所有的丹麥人。 

五花馬千金裘的高富帥這時候已經變成了身無分文的窮畫家。 

他對這個喧囂的社會的憎恨一天比一天強烈,他迫切的想找到一片屬於他自己的地方, 逃離讓人窒息的大家庭生活, 逃離讓他難於呼吸的經濟壓力, 和“親人們”鄙視的眼光的包圍。

除了去畫畫, 他還能去做什麽呢?

他離開丹麥,隻身來到了法國布列塔尼地區一直保持著傳統風俗的阿凡橋, 和聚集在當地的一群藝術家組成了“阿凡橋”畫派。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許多作品, 這個時期代表作就是《布道後的幻像》(又名:《雅各與天使摔跤》)。

 
《布道後的幻象》高更 1888年 收藏於愛丁堡蘇格蘭國立畫廊

畫麵裏, 身著傳統服裝的布列塔尼婦女剛剛結束了禮拜。 她們依然沉浸在牧師的布道裏, 仿佛看到了雅各和天使在紅色的大地上搏鬥。

此時的高更, 渴望著逃離塵世, 逃離束縛他的家庭和世俗的生活,心中卻是對無力撫養家庭的愧疚。 他心中的天使和魔鬼每天都在搏鬥,在折磨著他的靈魂。妻子家族對他的鄙視使這種糾結很快就有了結果。多數記載中,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間,高更心中向往藝術的那一方勝利了, 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畫家的道路,再也沒有回頭, 從此世界美術史多了一位可圈可點的大師。事實上, 他毫無糾結地選擇了繪畫,一方麵是對藝術的熱愛, 另外一方麵, 其實那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 

《布道後的幻像》這幅作品脫離了對現實世界和虛幻的宗教場景的描繪, 描繪的正是他心中的虛無和掙紮。

繪畫第一次成為反映人類思想活動的窗口。在顏色運用上, 高更大膽地使用了對比強烈的黑白紅藍的巨大的色塊, 完全忽視了透視和光影效果。對邊緣的勾勒和鮮明的色塊產生了一種拜占廷鑲嵌畫似的效果, 又有幾分日本浮世繪的影子。

這幅作品體現了分離主義和象征主義的特征。由於高更作品內容與形式的複雜性,後人又稱之為綜合主義。他強烈的個人風格還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的納比派和野獸主義,間接地影響了以畢加索為代表的立體主義。

在布列塔尼的這段時間裏, 高更開始放飛自我。 他繪畫風格開始形成,脫離了束縛的他生活上也恢複了浪子的野性。 相比金融才俊, 這個心中狂野的藝術家才是高更的真我。 然而他的作品依然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 經濟狀況絲毫沒有改善。

就在這個時候,藝術品經紀人提奧.梵高, 也就是文森特.梵高的弟弟,開始注意到高更的作品。 

這是在1888年。這一年,藝術生涯更加不順利的梵高因為不適應巴黎的氣氛而來到了法國南部阿爾勒。 他給堪稱他偶像的高更寄去自畫像,他一次次熱切地邀請高更到這裏來,和他一起開創一個藝術新天地。高更還沒答應他, 他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畫了一幅又一幅的向日葵用來裝點高更的房間。

 
梵高和高更的自畫像

高更終於同意了去阿爾勒找梵高。這倒不是他也看重梵高的才華, 或者是因為梵高的熱情所打動了他。 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是為了錢。這時候的高更, 處於人生最低穀。在這之前的一年,為經濟所迫,高更還去巴拿馬運河當過苦力,其間感染了嚴重的瘧疾差點送了命。他來到阿爾勒加入梵高則僅僅是因為提奧提供了路費和不菲的報酬, 並且許諾他在阿爾勒的畫作會被放在畫廊裏出售。這是高更的救命稻草。 

梵高執著, 偏執, 但是質樸善良。 高更天賦異稟,卻高傲自私, 骨子裏瞧不起任何人。

有一點他倒是和梵高相同的, 兩個人雖然都是貧窮而且默默無聞, 但是他們心裏都堅信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畫家, 自己的作品終將流芳百世。

試想一下,兩位同屬美術史上最偉大行列的大師的生命交集是多麽激動人心。 確實, 這短短的數十天對雙方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也被後世的人們一遍一遍地重溫, 但卻絕不是高山流水一類的故事。 相反, 這段生活卻充滿了爭論, 衝突, 最後以極端的暴力收場, 最終導致了梵高的人生終結, 也促成了梵高生命最後時間裏大量名垂千古的作品的問世。

 
高更和梵高住過的著名的黃房子

剛到阿爾勒的高更雖然潦倒, 但是他永遠不缺乏自信。每天兩人的對話都是從高更居高臨下批判梵高的作品開始。高更毫不喜歡梵高為他畫的任何一幅向日葵,對此他毫不掩飾。他時刻都在向梵高灌輸他的繪畫理念, 希望梵高能夠追隨他,用作品反映內心的世界而不是停留於光影和色彩。

梵高雖然崇敬高更, 但是在藝術理念上卻絲毫不向他妥協。兩人一起做畫, 同一個場景, 同一個描繪對象, 作品卻風格迥異。

兩人也一同去咖啡館。 木訥內向的梵高並不招人喜歡, 極度孤獨的時候他甚至付錢給女招待就是為了讓她陪自己說話。高更卻天生是個討人喜歡的家夥,    無論走到哪裏, 身邊總是圍繞著女人。這一點也讓梵高羨慕嫉妒得發狂。但梵高也知道, 自己永遠做不了這樣的人。

接下來的故事廣為人知:在黃房子裏,兩個絕世天才經曆了62天的心靈碰撞,從爭論到爭鬥,最後在酒精和毒品,剃刀, 鮮血, 半個割掉的耳朵中畫下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句號。這短短的62天為整個美術史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作為當事人的梵高和高更,這段時間留下的全是無法痊愈的傷痛的貫穿餘生的陰影。

 
《畫向日葵的畫家》 保羅高更 1888年 收藏於梵高博物館

高更從阿爾勒倉皇逃離後則回到了阿凡橋。高更在阿爾勒的這段時間, 讓梵高從迷惑到狂躁, 又恢複到失落和失望,到後來精神崩潰。事實上,梵高在高更離去以後,餘生已然無多。在此後短短的一年多裏, 他創作出《鳶尾花》《星夜》《麥田烏鴉》等等最著名的作品。在放射出了生命中最後的輝煌之後, 在1890年,他在麥田裏開槍自殺了。

 
《扶手椅上的向日葵》1901 高更   

梵高對高更的影響沒有那麽明顯。高更離開之後對這段經曆諱莫如深。他此後的畫作裏卻開始出現了許多拯救類的題材, 比如頭戴光環的自畫像,《黃色基督》,《綠色基督》等等。一次一次地描繪救世主, 不知道他究竟覺得自己是在等待一個拯救者的降臨, 還是希望自己一個拯救者?

收到梵高自殺的消息, 他目光呆滯, 沒有任何反應。他沒有參加梵高的葬禮。在多年以後, 他在大溪地托人給他帶去向日葵的種子, 開始種植向日葵。他還創作了一幅自己的向日葵, 但是沒有人知道他那時候在想什麽。 

 
《與黃色的基督在一起的高更自畫像》高更 1890年收藏於法國奧賽博物館

經曆了這一段插曲,懷著對幼年時期南美的異域風情的向往, 青年時代浪跡天涯的回憶和對繁忙喧囂的工業時代的痛恨,高更決定徹底離開塵世去尋找他心中的樂土。1891年, 高更拍賣了自己三十幅作品,這次他籌集了一些資金。 在曆經數個星期的航海後, 他第一次來到了遠在太平洋上的法國殖民地塔希提島(大溪地)。

相對巴黎這個紙醉金迷的世界, 大溪地的充滿原始氣息的山川、河流、藍天、碧海,尤其是島上淳樸的土著姑娘,都讓他著迷。

高更的一生裏, 情欲一直是他的追求, 也是他生活的原動力。

歐洲中產和上流社會女子的裝腔作勢讓他厭倦。他在大溪地遇到的女子, 確切地說是女孩, 讓他重新感受到了生命中蘊含的無盡的力量。他重新振作了起來, 開始了新的創作。

高更的作品變得純粹, 新穎, 神秘,還有一些堪稱野蠻的異域氣息。

當地的土著對白人殖民者有一種天生的崇拜。 本地的習俗, 一旦一個女孩發育成熟,就可以結婚生子。 在這裏,高更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 他和年輕的女孩發生關係, 娶了一個14歲的土著女孩塔哈馬納。幾年以後他第二次回到大溪地的時候,塔哈馬納已經再次嫁人。他什麽也沒耽誤,立刻又娶了一個同樣是14歲的幼女, 並且後來生下了兩個孩子。

他在大溪地的這種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時代不斷地被人們拉出來批判: 

……

“高更無疑利用了他的西方人特權,從而充分享受他所得到的性自由。”

“直白地說,他是一個傲慢、過譽、居高臨下的戀童癖和殖民主義者”

“他的這些行為, 在任何社會背景下都是不可接受的”

“卑劣的自我炒作者”

……

這樣的批評聲一浪高過一浪。 當他的畫展在倫敦舉行的時候, 甚至有人非常嚴肅地提起了一個話題:拋開藝術價值不講,高更的作品充滿了讓人惡心的元素, 人們應該停止欣賞他的作品了。

 
《塔哈馬納的祖輩》1893 高更

再看一下高更, 他真的是看破紅塵一新追尋心中沒被現代文明汙染過的天堂嗎?

其實不然。 大溪地期間,他從未間斷地把作品寄回巴黎, 他沒有一刻不想在他的家鄉出人頭地, 成名成家。

他在大溪地所創作很多赤裸以及穿著原始的女性形象,並不是當時大溪地的真實存在, 而來源於曆史記載和他本人的想象。在他的畫中出現的黃色的田野環以裝飾著骷髏的籬笆的景色在當時的大溪地並不存在。 他的很多作品, 實際上是為了迎合巴黎人對神秘之地的印象而虛構的, 也許隻是為了吸引藝術收藏家的注意。

 “高更雖然沒有直接地在市場上推銷他的作品,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著眼於市場的需求進行創作的。” 。換言之,高更是一位十分擅長自我炒作的畫家。他在1897年出版了一本關於大溪地遊記《Noa Noa》,這本書重印了很多次, 現在還很容易可以在亞馬遜上買到。這本“著作”記敘了許多令歐洲人感到新奇的趣事。高更說這些故事都是他聽他的一位土著情婦說的。事實上,書中大部分內容都抄襲自一位荷蘭人類學家的著作《Voyage aux les du Grand Ocan》。

 
亞馬遜上的《NOA NOA》一書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 他把多幅作品寄給了他在丹麥的原配梅特。 對於老公以小三、小四為模特的裸體畫,原配梅特也絲毫不含糊,她把這些畫和高更其他大溪地題材的作品辦成展覽在丹麥和法國展出。

女人的胸懷是多麽寬廣啊!正是通過這些展覽, 人們開始關注高更的書和他的畫作,注意到這個舍家棄子遠赴他鄉的畫家。他的作品開始被人們關注,坊間也開始流傳關於這個神奇的畫家的故事。

感覺到了一點點成功可能的高更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刻拋棄了14歲的土著妻子, 回到了歐洲。 他把繼承的一筆遺產全部用於舉辦個人畫展, 還造型誇張地企圖吸引媒體注意。 

不幸的是, 這一次他又失敗了。在巴黎和阿凡橋逗留的不長的時間裏, 他開始自暴自棄,縱情聲色。 他從妓女身上染上了梅毒。在阿凡橋的一次酒醉後的鬥毆中, 高更還被當地人用堅硬的木屐踢壞了腳踝, 落下了終生的殘疾。 跛足染病的高更又一次被世界拋棄。

他隻能再次離開了巴黎, 啟程前往他的精神家園,遙遠神秘的大溪地。

他還能去哪裏呢?

他啟程的時候, 留下了眼淚。這是各種史料裏唯一一次記載高更流淚。 他在感傷什麽呢?是思念自己最心愛的女兒?懷念當年奢華的生活?因無法照料家人而愧疚?還是感傷自己無法成為一個被世人承認的畫家?

回到大溪地的高更,梅毒開始發作, 不得不服用嗎啡鎮痛, 因而又染上了毒癮。嗎啡並不能將他治愈,漸漸嚴重的疾病讓他視力也下降的很厲害,雙腿也開始潰爛。

他的創作沒有停歇。經過了對生命的深刻地思索,他開始創作這一幅巨作,堪稱他的生命總結, 這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高更 1897-1898 收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畫麵從右到左, 從一個剛剛降生的嬰兒, 到行將就木的老婦,昭示了一個人的一生。

畫麵裏的人們, 或是交頭接耳, 或是忙忙碌碌。畫麵中間的人伸手采摘一個充滿寓意的蘋果, 而畫麵中間偏後張開這雙手的神明, 則冷漠俯視著人世的一切生老病死和悲歡離合, 仿佛昭示著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創作這幅作品時候的高更, 走遍了天涯, 經曆了人情冷暖,仿佛已經參透了人生。 然而, 當遠方他最心愛的女兒的死訊傳來, 舊事前塵讓他無法再淡定,他終於還是崩潰了。他喝下了毒藥, 走進了茂密的樹林……

萬幸的是高更並沒有死, 他隻是在死亡的邊緣徘徊了一圈。 經曆了這個輪回, 高更掙紮著坐回畫架前,終於完成了這一幅作品。

對於這幅作品, 沒有人再糾結這是否源於大溪地的風景。 這幅畫真正表達了高更對人生的思考, 風景的真實性一下變得完全不重要了。

但是他是否找到了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後悔拋棄了家庭和親情,是否後悔為了繪畫而放棄了一切?如果讓他再做一次選擇, 他會不會選擇不一樣的人生?

在1903年5月8日, 孤獨,貧困, 被毒癮和梅毒折磨得幾乎失明的高更終於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死去的小屋, 並沒有像《月亮和六便士》描寫的那樣畫滿了驚世的畫作, 最後被付之一炬。他在大溪地的作品大部分被寄到了梅特和經紀人那裏。梅特的結局倒是和毛姆的描述相去不遠。在高更死後, 他的作品漸漸被人承認, 人們也開始頌傳這個畫家獨特的人生故事。 梅特也成了傳奇畫家的遺孀, 出入藝術沙龍。在那些當年極端鄙視過高更的梅特的家人資助下,大部分高更的作品被保存了下來。

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 高更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天價。 《你何時結婚》一度以三億美元占據榜首, 2022年11月的拍賣中, 並不出名的《母性II》也拍出了超過一億美元。

 
《母性II》高更 1899 2022年11月以超過1億美元售出

和梵高一樣, 高更至死都相信自己是偉大的畫家,卻都沒能活著看到作品被世人承認的那一天。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 高更跨越了大半個地球來到的心中的天堂, 那個因為原始和荒蠻才美麗的世界, 現在已經變成了高更追隨者的旅遊目的地。

 
高更號遊輪

當地不但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豪華遊輪,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市鎮, 街道, 以他為噱頭的旅遊景點也是比比皆是, 街上的商店裏到處可見印著高更作品的紀念品。衣著時髦的遊人因為高更來到這裏, 他們看到的是同樣碧綠的叢林和同樣蔚藍的天空, 但是原始和荒蠻已蕩然無存。這個大溪地已經徹底地被“文明”覆蓋,  而高更也早已變成了一個品牌符號。

高更不是斯特裏克蘭德, 他不是天上的皎潔的明月。月也有陰晴圓缺,月亮的背麵則是不能見人的陰冷和黑暗。

高更被旺盛的情欲驅使了一生, 糾結坎坷的一生, 留下了大量的藝術作品。他執著的藝術理念, 糾結的人生追求, 他的迷失, 他悲慘的結局, 死後的盛名, 還有對他的人品的無休止的批判,都會和他的作品一起流傳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