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那邊的姑娘

我是一個簡單的女生,一個喜歡大海的女生. 如果我們是知己,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去海邊走走,看看,聽聽海的聲音.
個人資料
正文

華夏優秀民歌係列83: 湖南民歌-瀏陽河

(2006-07-06 09:31:11) 下一個
★瀏陽河★
蔣大為
............
瀏陽河
彎過了幾道彎
幾十裏水路到湘江
江邊有個什麽縣哪
出了個什麽人
領導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喲
瀏陽河
彎過了九道彎
五十裏水路到湘江
江邊有個湘潭縣哪
出了個毛主席
領導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喲
music
瀏陽河
彎過了九道彎
五十裏水路到湘江
江水滔滔流不斷哪
比不過毛主席恩情長
啊依呀依子喲
毛主席
象太陽
他指引著人民
前進的方向
我們永遠跟著毛主席哎
人民的江山萬年長
啊依呀依子喲
瀏陽河
灣又長
兩岸的客車向四方
幸福歌兒唱不盡啊
歌唱敬愛的毛主席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啊依呀依子喲
歌唱敬愛的毛主席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
紅太陽


http://www.tjhexi.gov.cn/hxdan/yinyue/liuyang%20he.mp3



(來源:法律與生活 作者:趙曉秋)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裏水路到湘江,江邊有個什麽縣哪,出了個什麽人,領導人民得解放,啊依呀依子喲 ……”在超級女生的比賽現場,張靚穎的一曲《瀏陽河》打動了眾多觀眾。當人們陶醉在《瀏陽河》優美的唱段時,卻不知道一位老人為了《瀏陽河》的署名權已經打了10年的官司。

當事人簡介:徐叔華,湖南長沙市人,1931年生。離休前任湖南戲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 49年9月參加湖南省湘江文工團,任演員,曾成功演出過《啞巴勞軍》、《白毛女》、《兄妹開荒》、《女社員》等名劇。後從事編劇工作,先後創作了一大批優秀的戲劇作品,為人們所熟悉的有歌舞劇《雙送糧》、土家族大型神話劇《春哥與錦雞》、花鼓戲《花鼓戲》、《還牛》等。

2006年春節前夕,已經75歲高齡的徐叔華為了維權《瀏陽河》仍在奔波——1月24日,徐叔華將山西春秋出版社、北京正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等告上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徐叔華已不知道這是他打的第幾場官司了。熟悉徐叔華的人認為“老頭很倔”,用朋友的話形容“為了一首歌10年打20多場官司,可以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洗澡洗出《瀏陽河》

2006年2月17日意味著北京又一個早春的到來。提及56年前的事情,75歲的徐叔華有一種時過境遷的淡然,甚至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經過片刻的沉默,透過電話線,徐叔華打開記憶的閘門,為記者講述了《瀏陽河》背後的故事。

1950年9月,年僅19歲的徐叔華隨湖南省湘江文工團土改工作隊來到長沙市東郊瀏陽河畔的黎托鄉體驗生活。

很快就秋收了,分到地的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交公糧也變得十分爽快,送糧路上,頗有些你追我趕的味道。徐叔華受到啟發,打算編一個小戲“送糧路上”。當時,由於晚上老是開會,徐叔華經常要很晚才能回到住處。一天,他回來得又很晚,天黑路不平,他腳下一滑,差點一頭栽進路邊的水溝。但正是這個趔趄觸發了他的靈感:爺孫二人推著小車送公糧,路上與一位青年農民你追我趕,一不小心,車輪陷入一條水溝。因為糧食裝得多,爺孫倆力氣小抬不動,就請那個青年農民幫忙。而那青年農民有意逗樂,就對小孩兒說:你答得出我的問題,我就幫你抬。於是便引出如下的唱段:“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裏水路到湘江。江邊有個什麽縣,出了個什麽人世界把名揚……”

15分鍾的《雙送糧》是徐叔華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由於該劇繼承了我國“以歌舞演故事的結構方法”,比較充分地發揮了湖南花鼓戲載歌載舞的特點,生活氣息濃厚,再加上歌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感情真摯,很快就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

1951年5月,《雙送糧》被選調到北京參加會演,並於22日晚上搬上了中南海的舞台,為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演出,獲得極大的成功。

從此《雙送糧》就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向全國播放,由中國唱片公司灌製成唱片向全國發行,在全國出現了一股上演《雙送糧》的熱潮。而其中的核心唱段《瀏陽河》更是深入人心,逐漸脫離了《雙送糧》,成為傳唱全國的名歌。

“當時我在瀏陽河進入湘江的最後一道彎前,整整幹了一天活,到了晚上,就和當地的農民們一起跳到瀏陽河裏,把整天的疲勞勁兒全消除掉,靈感也就上來了,在當晚回住處的路上,《瀏陽河》誕生了。”《瀏陽河》的創作有太多的細節讓徐叔華回味。

人或許不能隨意地活著,誰也不曾料到,1957年,一直一帆風順的徐叔華親曆了人生中無奈的轉折點——“反右 ”運動中,無心的幾句錯話使他成了“中右”。從此,由於當時政治的原因,已經家喻戶曉的《瀏陽河》不再署徐叔華的名字。

1959年,朝鮮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的藝術代表團到中國參加國慶十周年演出,在毛主席的家鄉韶山,他們提出要唱一曲當地老百姓最喜愛的歌曲。《瀏陽河》順理成章地被選上,也正是從這一次演出開始,《瀏陽河》詞曲作者易主,被冠以“湖南民歌”的稱號。

這麽一改,《瀏陽河》是“湖南民歌”的概念便在人們心中紮下根來,唱《瀏陽河》的人都以為它是民歌。從此,《瀏陽河》越唱越紅,詞作者徐叔華的名字卻在歌聲中漸漸被遺忘。

用法律為《瀏陽河》正名

可能連徐叔華自己都沒有想到,1997年6月第一次為《瀏陽河》打官司的經曆開啟了他10年、甚或將要持續一生的維權之幕。

1992年,離休的徐叔華來到北京,和在中國歌舞劇院工作的大兒子徐瑛一起居住。當時徐瑛逛商店的時候,買回一盤由上海唱片公司出版的暢銷影碟《紅太陽》,回家一看,《瀏陽河》署名是“湖南民歌”,沒有署徐叔華的名字。徐瑛建議父親就這個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一下”。

在兒子的建議下,徐叔華邁出了人生中不同尋常的一步,他決定拿回屬於自己的著作權。

徐叔華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一的早上,他拿著1952年1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雙送糧》單行本和一盒磁帶找到了國家版權局反映自己的情況。很快,徐叔華的問題得到了重視。1992年,湖南省文化廳正式發文認定:《瀏陽河》的署名應為徐叔華作詞,唐璧光原曲,朱立奇、齊芝田等集體編配。“丟失35年的‘孩子’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了 ”,為此,徐叔華興奮了很長一段時間。

1994年5月,國家版權局為紀念著作權法實施3周年,與中央電視台舉辦了一場晚會。徐叔華和《瀏陽河》的曲作者唐碧光接到了該晚會的入場券。

“那個場麵我太激動了,當時,有位演員唱了《瀏陽河》,唱完後,主持人肖曉琳走到台上,她說,今天,這首歌的詞曲作者也在現場,並把我們兩個人請了上去,這是我第一次作為《瀏陽河》的詞作者出現。”沒有想到的是,徐叔華的“激動”沒有持續過多的時間,他便深深感受到了現實對他的嘲弄。

以為重拾《瀏陽河》署名權的徐叔華在隨後的幾年裏,發現市場上有95種歌曲集、700多種音像製品都選用了《瀏陽河》,然而為詞曲作者署名的隻有1%,餘下的99%有將《瀏陽河》署名為“湖南民歌”的,有署名為“佚名”的,更有一些署上了別人的名字。

這種情況讓徐叔華始料不及,“我開始給侵權的出版單位去信,向他們說明情況。”徐叔華說有的出版單位態度非常誠懇,向他道歉,並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問題。然而,更多的出版單位采取了不理睬的態度。

1996年的隆冬季節,65歲的徐叔華騎著自行車按約好的時間來到一家出版社,就《瀏陽河》的署名問題進行交涉。那天下著大雪,他騎自行車到達時已是中午。對方說好派人到傳達室來接他,可他等了半個多小時也沒見有人來接。再打電話,對方又說吃飯去了。回到家裏,由於天冷加上心裏窩火,徐叔華病倒了。兒子徐瑛一怒之下就支持徐叔華去法院起訴侵權單位,這是徐叔華第一次拿起了法律武器。

1997年6月,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經開庭審理,判侵權出版社向徐叔華賠禮道歉,賠償徐叔華精神損失費30 00多元,經濟損失1000多元。

從此,依法維權成了徐叔華退休後生活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說句實話,我們打官司是得不償失!”徐叔華的妻子鄧序鸞女士無奈地說。徐叔華雖然是每戰必勝,可有些侵權賠得很少,“有一次我們隻獲賠了500元,官司贏了但賠了錢,不過能討個說法,賠點錢也舒坦。”

不言放棄,要做樂壇“老王海”

講述自己十年的艱辛維權經曆,徐叔華的語調好像很輕鬆,電話機的一端總是傳來一陣陣開朗的笑聲,但熟悉徐叔華的人知道這笑聲背後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

為了給《瀏陽河》正名,向侵權方“討個說法”,多年來,徐叔華幾乎將自己的退休工資全部用來購買收錄有《瀏陽河》歌曲的書籍和音像製品。無論到哪個地方,“去新華書店和音像店轉轉”成了徐叔華的習慣。

目前,徐叔華打了20場官司,被告有出版社,音像出版公司,地域範圍從內地到香港。“老伴覺得花了這麽多的錢,打了這麽多官司,官司好像是越打越多。我隻好安慰老伴說畢竟打一個少一個呀。”

徐叔華告訴記者,在20多場官司中,許多與他交鋒過的侵權公司都說他的脾氣倔,但這位老人在經曆波折之後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維護一個人的尊嚴和權利沒有錯誤。“有人說我打官司打上了癮,向侵權者討個說法,這沒什麽不好!我要當音樂界打假的‘老王海’!”

“永不放棄”,這四個字在記者與徐叔華的談話中,反複多次出現。“我已經75歲了,活到我這把年紀,經曆了許多事情,金錢、地位等對我來講,早已不再重要,我最珍惜的是自己的名譽,一輩子清白做人的名譽,那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同時我還珍惜我的權利,這一點對曾經被強行剝奪過權利的我尤其重要。我並不覺得自己老了,如果說我還想做點什麽的話,那就是用法律維護我的權利,用我自身的努力捍衛法律的尊嚴,讓那99%的侵權在我的努力中逐漸減少,直到變成零。生命不息,努力不止,永不放棄。”

在長沙芙蓉廣場上,一位少女陶醉在小提琴曲中,少女一頭飄逸的秀發宛如瀏陽河蜿蜒不斷的流水,頭發上隱約可見的音符正是《瀏陽河》的曲子,而這座雕像上刻的正是《瀏陽河》的八段唱詞……遺憾的是,從《瀏陽河》雕塑豎立起到現在,雕塑上的《瀏陽河》詞作者一直以“湖南民歌”署名。

2005年12月26日,《瀏陽河》詞作者徐叔華與該雕塑的主創者之一聶仕華終於達成協議,將《瀏陽河》詞作者改成“徐叔華”。不知道這樣的結果能否讓10年艱辛維權的老人感到稍許的安慰。

鏈接:徐叔華部分維權案件

1.1997年11月28日,徐叔華訴北京電影學院出版社一案宣判,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判決書中說,該出版社所發行的音像製品《中華至尊》VCD中擅自收錄《瀏陽河》,但未署名詞作者徐叔華,該出版社賠償徐叔華精神損失費、經濟損失費共9880元,並在一家全國發行的非專業性報紙上向徐叔華公開賠禮道歉。

2.2004年2月7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徐叔華訴河北百靈音像出版社出版《民歌舞情》唱片擅自收錄《瀏陽河》,而且未署詞作者徐叔華而侵犯其著作權一案進行宣判,判決被告賠償徐叔華精神損失和經濟損失各2000元。

3.2003年初,徐叔華稱北京大百科光盤有限責任公司製作、河北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歌風情》CD光碟擅自收錄《瀏陽河》,而且未署名詞作者徐叔華,於是他將出版公司、製作公司和經銷商告上法庭。2005年7月,長沙中院就此案做出一審判決:河北音像出版社賠償徐叔華經濟損失及製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5000元,北京大百科光盤有限責任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2005年9月,徐叔華以侵犯著作權為由,將廣東音像出版社訴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徐叔華訴稱,廣東音像出版社未經他許可,在他發行的CD唱片《烏蘇裏船歌》和盒式音帶中編選了歌曲《瀏陽河》,而且署名為“湖南民歌” ,侵犯了他享有的作品使用權、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