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禮物

(2006-12-27 08:11:57) 下一個
聖誕節前被邀請到一位美國老太太家參加potluck的party。老太太曾是谘詢師,剛退休,從中北部一座大城市搬到我們這個小城。她的一頭短發梳的一絲不亂,臉上化著淡妝,總是穿著一套得體的休閑裝,搭配著不同款式的簡單的首飾。她的家,布置得簡單雅致而又舒適溫馨。配合節日的來臨,門前擺放著雪人的燈飾,一進屋,則迎麵一棵大聖誕樹,掛著琳琅滿目的飾品,左手一盆聖誕紅,牆壁上掛著若幹聖誕賀卡。客廳四處擺放著各種聖誕節裝飾,很有節日氣氛。各人帶來的食物分放在廚房及餐桌旁的矮桌上,長方形的餐桌上放著兩隻紅蠟燭,小的假花束,調料瓶及碟,刀叉,連napkin和placemat也是與聖誕有關的雪人,雪花。十餘人各取所需,然後圍著餐桌坐下就餐。酒足飯飽,開始交換禮物。主人說,這叫“grab-bag gift”,禮物一般在5元以下,just for fun。各人帶來的大小不同、包裝各異的禮物放在了聖誕樹下。抽簽抽得“1”的人是運氣最好的:她可以第一個挑禮物。經過一番仔細觀察、精挑細選,幸運者挑中的是一隻精致的花紙袋,頂端綴一銀色蝴蝶結,打開來看,卻是一疊印花信紙;隨後抽得“2”,“3”,“4”。。。的人依序到聖誕樹下取禮物,然後打開、展示、感謝。那些包裝紙貼的整整齊齊的,尤其是帶了紙花的,蝴蝶結的,別致的小tag的,常常是首先被選中的,雖然打開來看,禮物不外是些價廉的小像框,小手袋,毛絨絨的玩具兔之類的。而我的禮物,其本身並不差,但是因為我的疏懶,草草買了個小紙袋往裏一放,沒有包裝,一看便知也毫無懸念可言,所以最後落得個無人問津,差點被我自己“收回”的下場(我的運氣不怎樣,抽的最後一個)。還好老太太非常有預見性,有意跳過自己,成為最後一個去“grab the gift bag”的,免了我的窘境。

我想,這其實反映的是我與西方人之間對禮物的不同認識吧:在我看來,禮物,首先本身的價值占主導性地位,包裝完全是無關緊要的點綴;而在西方人的眼中,禮物本身與它的包裝是個整體,共同體現了禮物的價值,包裝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好的包裝可以大大提升禮物的價值。推而廣之,我一向覺得人的內在美最重要,至於外表,沒有功夫,也沒有閑心去“包裝”。可是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鏡子中的自己:滿臉雀斑,素麵朝天,永遠梳著馬尾,穿著略帶土氣的衣服,不懂如何化妝、如何搭配飾品,連家中都是四壁空空,除了簡單的沙發、桌椅之外再無他物,嗬嗬,是該更新更新觀念的時候了:在這個世界,外表與內容同樣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