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宗教和信仰的一些思考 續一

(2007-04-10 12:38:48) 下一個
昨天,貼了我個人的一點心得,引起了一些網友的討論,很高興大家能參與討論這個話題,能這麽快的,如此多的人參與進來,這也是如今互聯網的一個極大的好處.關於這個問題以及對討論問題的行為本身,我有一些觀點與大家分享.

關於宗教,信仰, 我的一個根本的看法和出發點是宗教,信仰和眾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而不是門薩會員的論辯練習和智力遊戲.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之所以存在到今天,主要是因為它們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緊綁在一起,看看基督教世界的節日,多少是有其宗教淵源的,普通人們一生中很多重要的時刻,無不和宗教聯係在一起,雖然不同的國家有一些區別,但這不是重點; 伊斯蘭教除了稱為信仰支柱的五功以外,教法的內容從宗教禮儀、社會倫理、政治製度、經濟活動到法律規範,幾乎涵蓋日常生活的全部行為;印度教是印度的傳統宗教,它在約公元前2000年隨著雅利安人進入印度而興起的,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其嚴格的社會等級製度規定所有生物從出生之日起,根據任務,權力,責任和能力,嚴格地相互區分,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製度,但是種姓製度已經給每一個印度人打上了宗教烙印。種姓階層最高的婆羅門占人口的4%,卻擁有接近半數的國會議席。佛教相對上述三大宗教是對日常生活規定最少的一個宗教,雖然其有出家眾和在家眾之分,但其講究成佛,修行戒律甚多,雖然禪宗和淨土宗簡化了修行方式,但由於其與日常生活的結合遠不如其它三大宗教緊密,所以其教眾相對較少.
有人說這是宗教用各種方式在愚弄普通老百姓,我不這麽認為,其實這才是凝聚力.人們對於節日的共同期盼,對人生各種時刻的共同話題,這是人與人之間聯係的根源.所以宗教,信仰不隻是理論教義,不是玄學,是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具體的生活細節,而這種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上千年的積累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大家可以回顧自己小時候的節日,端午節的棕子(很多時候還是父母自己包的棕子,就好象美國人每家人自己烤火雞一樣),舞龍舞獅,中秋節的月餅,春節的串親戚,放編炮,包餃子,大家在節日之前的期盼,聚在一起說說節日中難忘的事情,這些形式和過程無不產生凝聚力,這些傳統節日是萬萬不可棄的.

關於討論問題的方式和思路,我覺得萬事都要從基礎談起,首先要有一個穩固的基礎,試想如果蓋一個房子,根基不牢靠,建在沙灘上,那地基以上的部分用的材料再好,設計得再漂亮,也改變不了房子倒塌的命運.而且,用的材料越好,設計的花的工夫越多,最後的損失越大.另外一方麵,如果根基越深,越廣,這個房子就可能蓋得很高,很結實;有了牢靠的根基之後,然後從這個基礎開始討論,討論過程中每句話經得起推敲,要遵循嚴密的邏輯,在討論中不可斷章取義,從一本書中摘出一段來論證,要有上下文.要不厭其煩,拋根問底,不能隻是"給你本書看去,你去看看某某寫的書"雲雲.最後才能得到牢靠的結論. 舉個例子來分析討論問題的方式和思路:
   比如說,有人看了我寫的文章,就說:"你以為你是誰啊?"分析這句話,質疑"你"能是"誰"嗎?,這裏有兩個對象,"你"已經很明白,那就是"我",寫文章的人,那麽"誰"呢? 可能是指"盧梭,伏爾泰,傑佛遜,甚至於柏拉圖,孔子等等" 或者隻是說話者心目中泛泛的一個不是普通人的群體,偉人,大學問家等等;這裏有一個預設和判斷,"我"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不能和大學問家相比,所以"我"怎麽能和這些人比呢?這個預設和判斷就是他說這句話的根基. OK,之所以成為偉人,大學問家首先是因為他們在某些領域有很深的思考和研究;但是,對一個在一個HOUSE住了十年的普通人來說,有哪一個人能比他自己更了解自己住了十年的房間內的陳設呢?在這方麵,他就是一個大學問家! 所以普通人也能成為大學問家.前麵的預設"普通人不能和大學問家相比"就不能成立,"你以為你是誰啊?"這樣一個懷疑就不能成立,任何人都可以是"誰".這樣一個分析的過程也說明一點,任何人要有自信,尤其對自己從事的事情,你完全能成為頂尖人物,因為邏輯上沒有任何阻止你成功的理由.衍生一點: 大家在說出一個觀點的時候,最好是"我認為如何如何..".而非"黑格爾說...,薩特說...,格林斯潘說...,<<南華經>>說..."雲雲,比較兩種狀況: 自己掌握一個道理,和引用別人說的話; 那種情況下,你會更有power,顯然是前者.如果自認為懂了一個道理,但不敢說"我覺得如何如何..",那很難說你真正掌握這個道理.當然掌握一個道理不能隻是字麵上和思辯上的理解,而是要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才能說是真正掌握.

關於討論問題的態度,要從討論問題的目的說起.參與討論問題的目的無外乎以下四種: 弄明白一個道理; 一種思辯遊戲; 娛樂和打發時間; 為了某種好處. 後兩種和前兩種的區別在於,後兩種的目的不在於把道理搞明白,在與道理以外的東西,在此我不予討論; 思辯遊戲滿足於辯論技巧而不著眼在道理本身的實際應用價值方麵,所以也不予分析.
那麽如果想真正弄明白一個道理,應該一什麽態度參與討論呢? 首先要吹毛求疵,對別人要吹毛求疵地問,對自己要吹毛求疵地找答案,事實和真相永遠是唯一的,討論的道理是要融合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去的,因此討論得越仔細,越深入,對自己就越有好處.第二不要怕丟麵子,錯了就錯了,已經是明擺著的事實,越早接受,越有好處.隻有這樣,才能弄明白道理,才能變的更有power.

關於文學城能否找到真知灼見,參與到文學城的有來自全球的中國留學生和上班族,各個行業,各個專業,各種人生閱曆,各個國家.如果這樣一個平台產生不了真知灼見,那還有哪可以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