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語

琵琶琴瑟絕妙處, 冰泉冷澀弦凝絕,輕撥四弦千遍語,曲終收撥當心劃,十指拂抹斷帛弦。
正文

琵琶宗師 林石城

(2007-02-20 23:16:50) 下一個

簡介:

林石城(1922— )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上海南匯人。

自13歲隨父學習二胡、三弦、琵琶等多種民族樂器。後拜浦東派琵琶大師沈浩初為師,技藝逐漸成熟。

1956年到中央音樂學院任教,為民樂戲教授,開始了他長達數十年的琵琶教育生涯。曾整理和編寫了浦東派琵琶的《養正軒琵琶譜》(1983)、《鞠士林琵琶譜》(1984),並擅長演奏《思春》、《夕陽簫鼓》、《青海拿天鵝》、《霸王卸甲》、《十麵埋伏》等浦東派的代表性樂曲。他還改編、移植和創作了一批琵琶曲目,有根據江南絲竹改編的《三六》、《行街四合》、《中花老六板》;根據古箏移植的《出水蓮》、《高山流水》、《陳杏元和番》;根據古曲整理的《蘇武牧羊》、《青蓮樂府》、《漢宮秋月》;移植自民間樂曲和民歌的《龍船》、《迎春舞曲》、《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創作了《青春舞曲》、《歌唱大豐收》、《豪情奔放》等樂曲。編著有《琵琶演奏法》(1959)、《琵琶曲譜》(1959)、《工尺譜常識》(1960)、《琵琶三十課》、《琵琶教學法》(1989)等琵琶教學論著。發表有《一份珍貴的琵琶古譜〈高和江東〉》、《浦東琵琶初探》、《試談阿炳三首琵琶曲的演奏藝術》等大量論文。

長期以來,他還和中央音樂學院、北京民族樂器廠、上海民族樂器廠合作,對舊有的琵琶的的背料長度、音箱形態、橫檔位置、麵板厚度、複手材料及金屬弦的鑒定等,進行了多方麵的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從教四十年,培養了劉德海、葉緒然、吳俊生、李光祖、潘亞伯等一大批當今琵琶界的中間力量,成為我國現、當代琵琶界承上啟下的代表人物。

中國琵琶第一人林石城逝世



    新中國民族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傑出的民族音樂教育家、理論家,著名琵琶 演奏家、編曲作曲家,中國琵琶“浦東派”第六代宗師,中央音樂學院資深教授 ,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琵琶研究會會長 林石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12月6日下午16時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 歲。

    新中國民族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傑出的民族音樂教育家、理論家,著名琵琶演奏家、編曲作曲家,中國琵琶“浦東派”第六代宗師,中央音樂學院資深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琵琶研究會會長林石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12月6日下午16時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林石城先生1922年3月3日生於上海南匯縣橫沔鎮西鄉一個中醫世家,同時也是精通琵琶演奏的音樂世家。6歲時他開始跟父親學習演奏琵琶、二胡、三弦、揚琴、京胡、簫等樂器,12歲時已對江南絲竹著名的傳統八人曲熟於心、吟於口,能與人合奏《歡樂歌》、《慢三六》等樂曲。1941年,林石城先生在上海中國醫學院畢業後,琵琶“浦東派”第五代宗師沈浩初先生收他作惟一的入室弟子,他也成為浦東派第六代正宗嫡派傳人,盡得浦東派精華。同時在沈師的鼓勵下,先後向“平湖派”吳夢飛先生,“崇明派”樊少雲先生,“汪派”汪昱庭先生學習,與楊少彝、孫裕德等先生有著良好的琴誼,博采眾長,卓然成家。
  40年代,林石城先生已是江南琵琶名手,是“春秋集國樂社”、“上海國樂研究會”、上海第一醫學院國樂隊等社團的顧問或音樂指導,每周末都在廣播電台作現場演奏。上海解放初期,他在上海市總工會成立大會上演出了由他創作的《學生操》,一時轟動。1948年,他改編了《婆媳相爭》、《秋思》,開始琵琶音樂創作,許多青年學子登門求藝,葉緒然、劉德海、李國魂等人是最早的一批學生。
  當時,林石城先生已是滬上名醫,對中醫、西醫融會貫通,善治許多疑難雜症,尤擅婦科不孕症的治療。傅雷、劉海粟等社會名流都長年找他看病,他收入頗豐,家道殷實。但林石城先生說,“好大夫千千萬萬,沈師的傳人隻有我一個,不能讓浦東派從我手上斷絕”,早就立下了“棄醫從樂”的誌向。1956年,中央音樂學院聘請他北上任教,他毅然關閉了自家診所,從此將整個生命和全部身心,都奉獻給了琵琶,奉獻給了中國民族音樂教育事業。
  到中央音樂學院後,林石城先生是當時僅有的4位民樂教師之一,也是惟一的琵琶教師,獨自承擔起學院大學、中學、附小的全部琵琶教學工作,編製了《工尺譜常識》、《琵琶演奏法》、《琵琶曲譜》等各類教材。為了豐富琵琶教材,他刻苦學習各地民間音樂,並把它們改編成琵琶演奏譜,曾先後收集和編訂了《滴水擺蓮花》、《漁家樂》、《出水蓮》等近百首民間樂曲,是有史以來係統編撰琵琶教學院校教材的第一人。
  林石城先生在1958年出版的《琵琶演奏法》中,首次從琵琶學視角客觀介紹了除無錫、平湖、崇明、浦東四大琵琶流派外的其他8個不為人知的流派,和12個不同風格的琵琶譜,還首次將以汪昱庭傳譜為依據的演奏群體定名為“汪派”,沿用至今,是新中國係統總結研究傳統琵琶流派體係的第一人。
  林石城先生整理曲譜,編製新聲,統一計譜法,將工尺譜、簡譜整理為五線譜,是有史以來用五線譜為琵琶演奏記譜的第一人。他根據西洋音樂編寫了適合琵琶演奏的12個調號的技巧與基礎練習曲150首,同時試用西方作曲技術編寫《彩雲追月》、《光明行》等琵琶譜,並創作了《海河之歌》、《奔放》、《捉迷藏》等現代琵琶曲,是新中國推動琵琶藝術與西洋音樂融會貫通的第一人。
  林石城先生致力於提高琵琶製作水平,製定統一製作樣式和標準,認為民族樂器的製作應該由演奏者和樂器製作者共同完成,並在這方麵有精深的理論修養和豐富的製作實踐經驗,後來撰寫了《琵琶製作》(與高占春合作)一書,是全國鑒定琵琶製作技藝的首屈一指的權威。
  1958年,林石城先生根據中央音樂學院的決定開設江南絲竹合奏課,由於他精通琵琶、二胡、三弦、揚琴、京胡、簫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教學得心應手。他編寫了十多種江南絲竹樂曲每種樂器的演奏譜,是我國民族器樂合奏專業教學的第一人。
  除葉緒然、劉德海、李國魂外,那時他又培養了鄺宇忠、陳澤民、吳俊生、程俊明、潘亞伯、李文英、徐正英、吳葆娟等學生,他們後來成為新中國琵琶藝術事業的中堅力量。沒有林石城先生當時為往聖繼絕學,中國的琵琶藝術事業將是另外一個局麵。
  在50年代末,林石城先生已經規劃出比較係統完整的中國琵琶乃至民族聲樂藝術的發展藍圖,年富力強的他本該進入事業的全盛期,但隨著國家政治形勢的惡化,他的事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生活也曆經磨難。1960年,他因所謂曆史問題被停職審查,離開了教學崗位。1963年,他舉家遷回上海,生活日益困頓。為了維持生活,夫人朱綺華帶著3女一子,搬過白菜,賣過白薯,掃過大街,刷過馬桶,賣過冰棍,到實在難以為濟時,朱綺華還多次賣血。在這樣的艱難貧困中,林石城先生從未放棄對民族聲樂藝術的追求,在赤貧之中忍著關節炎發作的巨痛,在極低劣的紙張上整理編撰先師沈浩初先生的《養正軒琵琶譜》,曆經艱辛促成此書的出版,並將所得稿費全給了沈先生的遺孀。
  “文革”期間,林石城先生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整理記寫了《養正軒琵琶譜》、《鞠士林琵琶譜》、《陳子敬琵琶譜》等傳統樂曲的演奏譜,進行了他人難以替代的搶救工作。他撰寫了《中國曲式》、《琵琶教學法》、《琵琶練習曲》等初稿,編寫或移植了《三六》、《青春之舞》、《蘇武牧羊》、《山丹丹開花紅豔豔》、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選曲等。他還到廣州音樂專科學校、四川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校等院校任教,直到1979年,他回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任教。
  回校任教後,林石城先生又培養了林嘉慶、周麗娟、郝貽凡、曲文軍、章紅豔等海內外學生,桃李滿天下。他整理出版了《琵琶三十課》、《琵琶教學法》、《嘈切雜談——林石城教授琵琶文錄》等多種著作,發表了數十篇論文,錄製了《思春》、《江南絲竹》、《天下第一琵琶林石城》、《左手指法吟》、《林石城先生講解示範琵琶十八首名曲》等數十種唱片和音像教材。1987年在首屆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中,他指導的中央音樂學院絲竹組榮獲5項冠軍。1992年,在第二屆海內外江南絲竹比賽中,他指導的中央音樂學院絲竹組又榮獲演奏獎第一名。
  過了花甲之年的林石城先生,琵琶演奏技藝絲毫不減當年,更趨爐火純青。1982年開始,他先後在武漢南方片專家示範音樂會、濟南北方片專家示範音樂會、香港中國音樂節、神州藝術節、台灣專場、歐共體巡回演出、新加坡華樂節中多次展現精湛的演奏技藝,在美國、日本等地多次演出。年屆80高齡,還參加了1998年北京音樂廳“諦觀有情”音樂會,2001年上海桃花節音樂會,2001年寧波中國琵琶大賽閉幕式的演出,受到海內外讚譽。2003年春患病後,右手一度麻痹,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頑強毅力進行康複練習,又恢複了演奏水平,後來到台灣演出,同樣獲得了圓滿成功。生命不息,彈奏不止,用他的話說,“如不能彈琴我願死!”林石城先生曾榮獲中國音樂金鍾獎終身榮譽勳章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還多次榮獲“優秀教師”、“園丁獎”、“表彰證書”、“榮譽獎”、“教書育人先進”、“發揚文化獎”、“表彰五十年積極貢獻獎”、“傑出貢獻獎”等,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首批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林石城先生還受聘為中國老年人物研究會音樂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國南音學會理事,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北京民族樂器廠、中國珠海金聲樂器廠、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香港宏光國樂團的顧問,浙江江南絲竹社顧問。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林石城先生視傳統為珍寶,視師承為根基,他不遺餘力地收集整理傳統琵琶曲譜,特別強調“原汁原味”,堅決反對任意改譜的不良風氣。他在教學中對琵琶流派全麵兼顧融會貫通,打破了一門一派的局限,劉德海先生曾感慨地說,是林師的全麵兼顧的良好教學讓他逐步踏入琵琶之門。林石城先生是使琵琶藝術和民族聲樂真正走向世界的領軍人物,也是絲竹合奏的奠基人。
  林石城先生既有高超的演奏技藝,廣博的藝術修養和傳統文化素養,全麵的學科理論知識,一絲不苟的嚴謹學風,又有高尚的人品,超常的親和力、號召力,海洋般寬廣的胸懷,忍辱負重不計名利的精神境界。
  林石城先生愛生如子,誨人不倦,平時沉默寡言,但給學生上課時總是不厭其煩,直到高齡還會針對學生的任何一個細小錯誤親自示範,為學生的演出準備樂器。對自己的兒子林嘉慶,他卻很少輔導,總是說,“你天天聽,還用我親自給你上課?”他有教無類,許多人登門拜訪後就成為他的學生。學生們也對他無比愛戴和崇敬,在困難年月,葉緒然先生向他求學時,他不收取任何費用,葉緒然先生就在寒冷的冬天排隊到深夜,買一包花生送給老師,作為報答。師生間濃厚的情誼,真是勝過了父子。
  林石城先生畢生致力於創立區別於西洋音樂體係的中國民族聲樂體係,提出了“大中國琵琶學派”的美學理念,把它作為一生追求奮鬥的目標。他的逝世,使中國琵琶藝術失去了一位泰鬥,使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失去了一代宗師,也使中國民族聲樂教學事業失去了一個領軍人物,令人惋惜和悲痛!但值得欣慰的是,縱觀他的一生,他已經實現了在沈浩初先生臨終時立下的誓言,將中國琵琶藝術和中國民族聲樂發揚光大,同時,中國民族聲樂教育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教學體係,他的學生中人才輩出,粲若繁星,他的事業後繼有人!
  
一個人,後人景仰即不朽,活在人心便永生。

安息吧,林石城先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