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庭塑造人(李子勳)ZT

(2006-12-10 18:58:04) 下一個
說到雙親對孩子的教育,我就想起一個故事叫臨江之麋。講一隻小鹿從小與幾隻小狗作伴,在它看來狗是一種友善的動物。長大以後,主人帶它重返自然、回歸森林。不久,它將凶猛的獵犬看作朋友而慘遭惡運。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種印刻效應,即剛睜眼的小鴨會把孵蛋的母雞看作媽媽;長大的魚會遊回它的出身地去產卵。人類在幼年時期,雙親與環境對其心身體驗產生的影響很像這種印刻效應。如果說孩子的心理、個性出生時是一張白紙,五歲時已被雙親想當然、胡亂塗鴉到無處可再下筆。一位女性告訴我:"兒時非常痛恨母親因為煩心之事打我出氣,曾經發誓為人母時決不動手。不想世事難料,我的女兒依舊成了我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兒淚眼汪汪且膽顫心驚,我真感覺是造化弄人"。不妨記住,你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來源於你對兒時經曆的反芻。

  記得小時候,我的鄰居娶了一位二十歲的漂亮媳婦,行為乖巧,深得大夥喜歡。但她有個怪癖極其怕貓,怕到望貓即逃的地步。住宅院裏,本有兩戶人家養了貓,一黃一黑,習慣了邀歡取寵,遊手好閑。看到那女子避貓時那種風聲鶴戾、草木皆兵的慌亂樣,鄰居們甚覺好笑,常裝貓叫來逗趣她。一晚納涼,大家圍坐天南海北談興正濃。突然"貓嗚"一聲那隻黑貓從天而降,正好掉在這女子的頭上,隻聽一聲驚叫人便倒了。肇事者這才明白玩笑開過了頭,急忙送往醫院,守了兩天兩夜她才從歇斯底裏的狀態下複原。從此,人們逗她的膽子已不再有,兩隻驕傲的貓也被主人送往它鄉退避三塞。後來才知這女子的母親有潔癖,厭惡一切小動物,從小就經常危言聳聽來恐嚇她。若幹年後,女士雖不再怕貓,但她的兒子長到十二歲連剛出殼的小雞都不敢碰,可謂青出於蘭。恐嚇也許是家長教育孩子最經常、也是最無賴的殺手鐧。使用不當,孩子心靈深處就會留下難以消除的驚恐體驗。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遠大於人們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傳統、習俗的東西,也有一些家庭規則。這些規則反映雙親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我有一個朋友,她出身於一個開明的知識分子家庭,崇尚自由、平等與博愛。她的丈夫卻是東北人的後代,夫權意識明顯。他們在大學相識、相愛。戀愛時節,兩人尚能平心相容、克己相待。結婚後,角色變了,塵封多年兒時耳聞目染的陳規陋習似乎順理成章地來了個借屍還魂。家庭中優先權之爭給這段原本美滿的婚姻畫了個句號。家庭兩個字在中國人乃至全世界的華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無尚的,這似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精神和文化沉積,一種榮格筆下的集體無意識。但家庭常常也在傷害人,可以不誇張地說,一個人的品行問題、心理問題、社會適應問題主要植根於家庭教育,而非社會之責。例如,喜歡把愛作為砝碼來使孩子臣服就範,孩子就學不會怎麽去愛和被愛;不能變換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處,孩子就無法學到怎麽與社會相處;以為批評和大棒就能給你的孩子一個好品質,恰恰你給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體都倍受折磨的自悲和自貶。溺愛與苛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兩個極點,但遺憾的是這兩個極端常相伴而行。教育孩子之難,難在雙親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樂於寬容與變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須成為一個好的模範,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啟後,受苦的永遠是下一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