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誰製造了朝核危機 (ZT)

(2013-01-26 18:52:02) 下一個
 朝鮮半島又出現了核危機!

  眼下,各路媒體正起勁地報道和評論朝鮮準備進行第三次核試驗的消息,把所謂的朝核危機弄得沸沸揚揚。

  誰製造了這個“危機”?

  幾乎所有的報道都把矛頭指向了朝鮮,在它們的渲染下,似乎朝鮮又在冒天下之大不韙,鋌而走險與“國際社會”對抗,而且據說都已經讓中國陷入“困境”,麵臨著“忍耐極限”的考驗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

  有這樣幾個問題值得提出來加以討論:

  一是,世界上已經發生過那麽多核試驗,安理會五大國搞過無數次,印度巴基斯坦搞過很多次,以色列也搞過,M國現在不用直接進行核試驗,但一直進行計算機模擬核試驗,以此升級其核武打擊水平。可以說,人們對地球上的核試驗早就習以為常,但為什麽朝鮮一搞核試驗就要爆發危機呢?

  二是,全世界都在核打擊的籠罩之下,世界第一大國從未放棄用核武器轟炸世界的打算,連一個口頭的承諾都不肯,在這種情況下,“朝鮮半島無核化”到底還有什麽價值呢?

  三是,對於朝鮮發射衛星,聯合國安理會又一次拿出製裁決議,中國該說的話也說了,該做的事也做了,朝鮮核試驗與否是它自己的事情,中國又有什麽困境可言呢?

  仔細想一想,所謂的朝核危機,純粹是一些人別有用心的產物。

  所謂朝核危機,首先是“國際社會”惡意推動的產物。

  本來,朝鮮發射衛星就是正當的,但國際社會偏偏咬定說發射導彈,為此大動幹戈一陣子。等事實證明朝鮮發射的確實是衛星之後,又指責說使用了彈道彈道技術,然後就是安理會開會,搞出又一個決議,擴大製裁範圍,總之是不許朝鮮使用彈道彈道技術發射衛星。這聽起來言之鑿鑿,實際上簡直是無理取鬧。彈道彈道發射技術與衛星發射技術本來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許使用彈道彈道技術發射衛星簡直同不許用嘴吃飯一樣荒唐,即:承認你吃飯的權利,但你不許用嘴吃。這就是安理會決議的邏輯。

  顯然,朝鮮是不會也無法理會這一套的,照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了,於是,危機就發酵了,演變成“國際社會”與朝鮮互相比拚硬度的遊戲:一方加大力度製裁,一方加大試驗力度以挑戰,如此而已。

  所謂朝核危機,其次也是哪些遊手好閑、高級江湖混混們忽悠出來。

  就算朝鮮真的要再一次搞核試驗,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不會有多大影響,任何一個負責的戰略觀察家都不會對此有什麽大驚小怪,他們會認真思考朝鮮核能力的發展軌跡,深入評估每一次核試驗所反映的軍事能力及戰略影響,他們不會也不可能立刻就下結論。隻有哪些貌似什麽專家、學者之類的高級江湖混混們才借著輿論媒體一起起哄架秧子——大事不好啦,朝鮮核試驗啦,衝擊啦震撼啦形勢不妙啦,中國遭遇幾千年從未遭遇的危機啦等等,危言聳聽、製造慌亂,以此出名掙眼球。

  他們拿“朝鮮半島無核化”當令箭,似乎這就是碰不得的禁區。其實,“朝鮮半島無核化”沒有任何價值,純粹是大國戰略捭闔下認為捏造出來的一個概念。從窄的視角看,過去M國在韓國儲存大量的核武器,朝鮮半島無核化早已不複存在,就是算在,M軍也要把核武器運進半島,一旦出現戰事,駐韓M第八集團軍隨時可能動用戰術核武器;站在更寬的角度,全世界都籠罩核陰影與核打擊之下,單單強調 “朝鮮半島無核化”沒有屁用,這個小不點的半島有核也好,無核也罷,於全球核秩序和人類安全沒有多大的幹係。

  他們還炒作什麽中國“困境”。在他們看來,“國際社會”不斷打擊朝鮮不值得關注,就算直接幹掉也沒什麽關係,中國都不會有“困境”,而隻要朝鮮手裏有點打人的家夥式,中國的困境就出現了。它們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使勁忽悠,說什麽“核彈帶不來朝鮮安全”,更滑稽地還說什麽“第2087號決議的目的,也不是要‘製服’朝鮮,而是為了扭轉朝鮮半島局勢不斷升級的局麵,其中包含為朝鮮前途考慮的一麵”。難道製裁升級擴大範圍不是為“製服”朝鮮嗎?這不是已經讓局勢升級了嗎?

  其實,朝鮮核試與否,中國都是沒有任何困境可言的。中國真正的困境大概恰恰與此相反:真的有一天朝鮮也融入“國際社會”,就像現在緬甸、越南所作所為的那樣,中國想不“困”都不可能。

  當然,這隻是筆者的意見,中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們從不這樣認為,他們其中有的人很是盼望M國大兵能快點在鴨綠江邊站崗巡邏,這樣中國離“國際社會”就更近、也更好融入了。

  所謂朝核危機,最後還是巨大國際戰略陰謀的產品。

  沒有危機製造危機,在朝鮮半島不斷製造危機,這是壓垮朝鮮、最終幹掉朝鮮的重要途徑,過去李明博當政時走的就是這個路子。把話說的明白一點,搞掉朝鮮是“國際社會”的為朝鮮安排的最好的“前途”,辦法無非是兩個,一個是“哄”,用政治術語說就是“陽光政策”,什麽“六方會談”之類,糧食援助之類,都是在這一安排之下的;另一個是“打”,軍事演習,製裁之類,都是這一路線的產物。隻不過究竟哪個有效,則言人人殊。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危機”不能少,少了“危機”就沒了平台,也就什麽辦法都無從施展了。所以,不要以為朝鮮核試製造了危機,如果說核試確實是起因的話,那麽隻能說明,朝鮮核試這一招確實是戳到了“國際社會”的痛處,以致於無論是“哄”還是“打”都失靈不好辦了,巨大的戰略設計麵臨流產的危險,所以“國際社會”必然要情不自禁地嗷嗷叫,於是,“危機”就出現了。

  但是,若就此認為“國際社會”一點好事都沒幹也是有失公允的。據報道,M國已經決定凍結朝鮮一些人在美國銀行的賬戶和其它金融資產。筆者以為,這個製裁太好了,M國為什麽不這樣製裁中國呢?如果能這樣製裁一下中國,特別是如果整個“國際社會”能廣泛地響應配合,那當代中國許多令人頭疼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相信這樣的好事總有一天會降臨中國。

=============作者: 張誌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