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之舞

在這裏記下我的心情,讓敏感的心靈有一個可以歇息的家園。
正文

徐靜蕾出書遭遇“滑鐵盧”的必然性

(2007-01-08 12:39:27) 下一個
徐靜蕾是我喜歡的女演員,喜歡她是因為她有娛樂圈明星少有的知性美。可是最近卻不時看到她的八卦新聞。近日聽說老徐出書了,但遭遇了銷售慘敗。首次印刷了10萬冊,在上海最大的圖書城一天僅賣2,3本,按照這個趨勢,5萬冊也賣不上了。出版社重金買下版權,想必是看到了老徐博克之王的身份呢。博克7000萬的點擊率,書怎樣還賣不個上萬冊。可是看現在的慘淡經營,真真是決策失誤。

老徐博克的瘋狂點擊率,多半是源於她的明星身份。老百姓的好奇心通過博克這樣一個載體得以滿足。茶餘飯後,上網點擊,在老徐白開水般得敘述中知道了她今天做了什麽,心情如何。然後第二天再去點擊,沒什麽目的,就是把明星 “拉”到身邊,僅此而已。但買書則是另外一回事。

在網絡如此普及的今天,人們會買怎樣的書?我想,有幾個因素:其一,工具性。專業人士的專業書籍。象學政治學的必把蘇格拉底,柏拉圖,盧梭等請回家,沒有他們的書籍,是會無所適從的。這樣的書籍想都不想,是必定要買的。其二,經典性。經典名著,曆久彌新。掩卷三日不食肉味。這樣的書絕對是精神食糧,睿智者怎能放棄。其三,娛樂性。這類書籍就象快餐,偶可嚐之;又象聖誕節的飾物和禮品,過期了隻能打折卻無人購買。比如,國內正熱播某連續劇,同步推出書籍,總能火上一陣子。老徐的書本應屬於第三種,但怪她自己在博克中已把內容全盤托出。

讀者說:“對不起,我實在看不出來為什麽要買你的書。”網民說:“別費那銀子了,我到你的博克去,不就結了。”我想對出版社說:“別太把博克當回事,也別太把讀者不當回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