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樂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象形識字:齒(齒)

(2025-10-18 13:39:10) 下一個

 
齒字的演變

 
從左至右

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宋體字

 
齒的拚音:Chi3

教師家長指南

甲骨文:兩排牙齒。上牙床兩顆,下牙床兩顆,這是極度簡化之後的畫麵。

大篆:上麵是“止”,下麵是齒,但有點像齧齒動物,比如老鼠的齒,因為是牙齒分左右,而不是上下。上麵的“止”是說,上牙床是不動的,主要是下牙床動。人類的牙床確實主要來自下牙床動,比如張嘴時,主要是下牙床往下走。祖先的觀察是非常細致入微的。

小篆:上麵是止,下麵是開口的口,裏麵有兩排弧形波表示牙,每排兩顆,中間一橫隔開。

隸書:上麵是止,下麵是兩排“人人”,其實“人”就是小篆中的波的弧線拉直了,但有點凹,就像人字了。

簡化宋體字:下麵四個人變成了一個人,還剩一顆孤牙,失去象形。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與英文不同,漢字有“齒”字,還有“牙”字,雖然它們的英文都是Tooth,但它們是牙齒不同的部分。我們的祖先觀察的比西方人的祖先要細致,我會在《象形識字:牙》中詳細介紹。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