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我的日子

歲月載著記憶,說慢也慢,說快也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叢飛事跡讓我想到的.......

(2006-12-22 14:09:05) 下一個
今天看到一則有關叢飛父母女兒的報道,心情很複雜。叢飛去世的時候,我正在深圳探親。當時深圳的大報小報,頭版專刊,都是有關叢飛的事跡,我基本上每篇都讀,很多是流著淚讀完的,我被他的無私深深地感動著。叢飛的事跡讓深圳市民引以為自豪。當時有報道說叢飛生前捐助過許多許多窮鄉僻壤的孩子,讓他們有機會讀書,可他自己的女兒卻交不起學費。今天的報道也說到他的父母生活困窘,連物業管理費都交不起,但為了叢飛的囑咐——把孩子培養成人,他們選擇留在深圳...... 這些真的很令人心酸,但是否也應引發人們的思考?養育兒女,父母的天職。愛心捐助社會,令人敬佩,但應該有一個底線,那就是保證自己家人的溫飽。這不是自私,而是對社會負責。看看我們周圍,哪個作父母的不是努力工作,拚命掙錢,希望能讓孩子們受好的教育,日子過得更好,作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到社會上瞎混,遊手好閑。在這樣的基礎上有餘力幫助社會,那時最好,很高尚。我們可以省下給自己或孩子買高檔家具衣鞋玩具等等的錢,用來捐助社會,但我們不應該剝奪孩子基本生活需求 -- 吃飯穿衣受教育 -- 的權力。否則,我們自己的孩子就會成為別人捐助的對象了。本人也是一個致力愛心捐助的人,有錢出錢,無錢出力,雖然自己生活很節儉,但總是熱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包括朋友,社區和學校。兩個孩子也是極賦愛心,經常無私地幫助同學,積極參加義工活動,等等。叢飛事跡,令我欽佩。但我個人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他也是自私的,他的事跡,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盡管這不是他的主觀願望,卻已成客觀事實),而他的妻子女兒父母卻因為他沒有給他們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承受著他們不該承受的這一切。他沒給父母留下一分錢,卻囑咐他們把孩子培養成人,你說,他們用什麽來撫養這個孩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