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幸福劇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二戰中,德軍和盟軍每晚奇妙的和諧時刻

(2007-06-05 11:45:51) 下一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和盟軍在休戰時刻,每到晚上,曾經有過很奇妙的和諧時刻,雙邊的士兵呆在戰壕裏麵,共同聆聽從德軍占領下的貝爾格來德電台播放的歌曲“莉莉 馬蓮”。

歌中這樣唱到:

軍營前,大門口
立著路燈,它至今還立在那兒                   
我們會再見麵,我們會站在路燈旁邊
像從前,莉莉-瑪蓮,像從前,莉莉-瑪蓮

我們兩個影子融為一個
我們多麽的相愛,每人都可以看出來
所有人都將凝視,當我們站在路燈前
像從前,莉莉-瑪蓮。像從前,莉莉-瑪蓮

哨兵吹起了歸營號
我們一別就是三天!士兵,我這就來
那時我們互相道別
我多想和你一起走,隻和你,莉莉-瑪蓮

它(指路燈)熟悉你的腳步,你美麗的姿態
它整夜不滅,它早忘了我是誰
我應當遭受這悲傷嗎?
現在誰在路燈下,和你在一起,莉莉-瑪蓮?

靜謐的天際,和世上的每個角落
無處不見你的柔唇,讓我魂牽夢縈
當有一天霧靄最終褪去
我能否還站在燈旁,像從前,莉莉-瑪蓮?

歌曲打動了所有普通戰士的心,這首音樂跨越了戰爭的空間,因為歌曲喚起了人們對於親人,情人和故鄉的愛情,以及零零總總的存在於生命裏的許多美好回憶,很快在戰地雙邊流行開來,成為大家異常喜愛的歌曲。

可是納粹當局為這首流行歌曲的猛烈勢頭變得處心積慮,特別是納粹宣傳部長約瑟夫 戈培爾,他禁止了播放這首歌曲。具有戲劇效果和諷刺意味的是,盟軍接著開始每天晚上播放歌曲“莉莉 馬蓮”,時間仍然是每晚9點55分。雙邊的士兵仍然準時聆聽這首歌曲。

莉莉 馬蓮 ,她是誰?   “莉莉 馬蓮”這首歌詞最早,是來自德國漢堡一位教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德國皇家軍隊的士兵Hans Leip,根據自己女朋友和另外一個女同事的名字,莉莉,和馬蓮所作的一首詩,時間是1915年。到1937年由Norbert Schultze譜曲,Lale Andersen錄製而成。這首歌曲後來被翻譯成18種文本,深受當時飽受戰爭疾苦的民眾喜好。

1980年,德國著名導演賴納·威爾斯·法斯賓德 ,這位曾經做過記者、戲劇編劇、戲劇的導演,拍攝了“莉莉 馬蓮”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莉莉馬蓮在戰爭中跟一位猶太人音樂家的愛情故事,猶太人的父親以及猶太人地下的抵抗組織,以及德國的二戰,亂世再強烈的愛情也是悲劇,因為普通人改變不了戰爭的殘酷命運。

1981年4月法斯賓德在“世界報”采訪他時說:“如生命允許,我希望拍攝12部反映德國各個不同時期的影片;第一個描寫第三帝國的主題是《莉莉,馬蓮》。但不是最後一個……,我在尋找自己在祖國曆史中的位置,我為什麽是個德國人?”法斯賓德的聲明體現了新德國電影藝術家的覺醒和責任。

在德國有個名叫 Marlene Dietrich(1901-1992)著名影星和歌手。她大膽的中性扮相,穿褲裝抽香煙,歌聲低沉性感而冷酷,風靡了二戰前的柏林。納粹上台後,她毅然離開祖國,加入美國國籍,堅決反戰。而聽眾最愛的還是她唱的Lili Marleen,一份無法釋懷的鄉愁。

她讓這首歌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1937年希特勒開出優厚條件請她回國,遭到拒絕。她從此與德國劃清界限,一生中再也不曾踏上故鄉的土地。在美國,她在銀幕和舞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2年,她在巴黎去世。

最終,她的屍骨重回柏林,德國人還在用她的名字命名了柏林的一個廣場, Marlene Dietrich廣場。美國,法國,以色列政府分別為她所作出的一切授予了她獎章。

請大家點擊下麵網頁,聆聽“莉莉 馬蓮”這首流行音樂史上出現的奇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fllUtxDriA

各種音樂風格的”莉莉 馬蓮”: http://www.rhs51.com/lillimarlene.htm
18種語言文本的“莉莉 馬蓮”: http://www.prato.linux.it/~lmasetti/canzonicontrolaguerra/canzone.php?lang=en&id=160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