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私校公校之爭談起

(2013-06-07 10:13:51) 下一個

從私校公校之爭談起



最近網上私校公校的爭論讓我有點感觸。我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一個是醫學,一個是哲學。我的爺爺外公也是教授,一個牙醫, 一個是美術。按照我父母給我設計的路是上最好中學,最好的大學,然後碩士,博士,留校,講師,教授,以至於院士之類。



可惜大學畢業後,就走上了條不同的路。開始混江湖,三山五嶽的高人也見過許多,才知學校之外,更有廣闊天地。我的思想方法觀點變了許多。可以說我混了兩個不同的圈子,院校圈和江湖圈,這兩個圈子都有自身的優勢,也有各自的局限性。俺的教育風格是試圖融合這兩個圈子的特點。



俺發現這個論壇上,思維方式屬於院校圈的人多,特別一談教育,院校圈的風格就是主流。所以俺要針對這種思維方式說點個人的看法。



1、一談教育,必說學校。一說學校,必然是某學校最好,較好之類。一談學校好壞,必然是上好大學的比例,統考成績高低,某某競賽得獎人數之類的。這是一種思路,順著這種思路發展下去必然是種種量化細則。



我思考教育問題時,會把以上思路作為參考,但不是全部,當年我的父母就是按照方式來培養。我太清楚這種思路的局限性了。所以俺從這種思路中跳出來(請注意不是拋棄它,而是兼收並畜其它的思路)。

怎麽跳出來?

很簡單。隻要家長能時刻清楚地認識到,學校不是孩子唯一受教育的地方就行。除了學校以外,孩子受教育的地方還包括家庭生活,自然環境,朋友,以及向校外的一些老師能人學習其它技能。



這是從教育環境的角度來看,結論是綜合。



孩子受教育是一個綜合工作,學校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個人觀點,學校起的教育作用隻占三分之一。私校,特別是寄宿學校,占了孩子幾乎全部的時間,父母把孩子往私一扔,就萬事大吉,俺對此有看法。



2、現在,網上談到公校與私校之爭,最後就爭到錢上,這有點傷和氣。應該說搞好教育需要錢,但有了錢未見得就能搞好教育。

搞好教育,與金錢,父母孩子的素質,見識,願意投入的時間精力有關。

這是教育所投入的資源的角度來看,結論還是綜合。



如果你能接受以上觀點,我們接著討論,否則沒必要再往下看。有了這兩個角度,俺談一下對公私校的看法。



~~~~~~~~~~~~~~~~~~~~~~~~~~



1、有很多人寧願把所有的時間精力放在掙錢上,再用這錢讓孩子去上私校,但自己卻沒有時間精力去管孩子。

俺的前女友,英國華僑,從小上的是英國最好的女子寄宿學校。每年學費五萬英鎊(八十年代)。她會五國語言,英法德西還有拉丁文,她在語言上很有天賦,家裏也專門培養,曾任過BBC播音員。她的語音是純正英國貴族英語,參見電影《窈窕淑女》(以前她教我英語發音,就拿電影中順口溜作教材),還擅演莎士比亞的話劇,擅長鋼琴,網球,。。。

她最好的朋友是馬來西亞財政部長的女兒。亦有一些出生於英國本地還有南洋富有家庭的男孩追求。

有人說,私校在人文方麵很好,還能建立很好家庭背景的朋友圈,俺完全同意。



她最大的問題是,缺愛,沒有家庭安全感,性格,情感偏執。無數次,她在學校精心的演出,考了優異的成績,希望父母能加以關注,但父母最關心的是生意。不是她。她父母習慣用錢去解決一切問題,而不是用感情,用自己的心。以她的能力和資源想掙錢,不是難事,因為這些問題的拖累,她長大後,根本就沒有這方麵的欲望。現在她四十多歲,一直單身,高興了就出來做點事。



從她身上,俺體會到,父母的愛不可能與錢劃等號,你得付出時間精力,沒有這些付出,父母再有錢,有權,孩子的教育也會出問題。



我了解了本地的很多私校,如果我有更多的錢,會讓孩子去試試私校。我相信,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錢不是一個可以無限消耗的資源。它是有限的,這意味著,你必須取舍,用在這個地方就不能用在那個地方。我也想去掙更多的錢,在教育投資上更自由一些,卻發現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掙錢。這樣,我怎麽管孩子?這又是一個平衡,各家自己去拿捏吧。



2、以現在我家的情況來,上私校錢也是能擠出來的,但我覺得這筆錢用在別的地方更好。學校的授課內容,無外乎是科學,人文,藝術,體育。根據自家孩子年紀成長情況,我可以單獨去請某些領域的高人、專家來教。現在我兒子的體育是擊劍,老師是李華華,音樂是古箏,老師是苗曉芸。這兩位,不僅在各自的領域內達到頂級水平,而且還特別會教學生。我想問一下,你們所了解的私校,有沒有這樣水平的老師?



3、除了老師,父母的精力時間亦很重要。上擊劍,我在旁邊觀摩,作筆記,回了家,俺就是陪練加教練。上古箏課,除了做筆記,俺跟著學,練。自己還要教中文,遊泳。老婆管英文數學。我每天晚上除了家務事,花在教育上的時間是二到三個小時。除了父母,有誰肯這樣用心?



4、很多人說的公校的缺點,在我眼裏正好是優點。

公校比較鬆散。因此,俺才能在家裏多教點東西。俺家的孩子回了家才叫學習,想耍,上學去,這也算是一種平衡吧。有人說公校的孩子家庭背景很複雜,這也是事實,但我覺得有助於他更全麵地了解社會。他放學後有一個小時在外玩耍,這是他混江湖的時間,這是一個培養他社會經驗的好機會。

當年我的數理化很好,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大學畢業後,下過海,出了國,在一些生意圈也混過。這些經曆讓我發現,在很多江湖圈子,(比如人際關係),數理化 好又怎樣?一錢不值。我自身除了計算機之外,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可能一個從小成績很差,但卡拉OK唱得很好的人混得都比我滋潤。這樣讓我反省,完全相 信學校的教育,會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狹窄。小時候,多學點本事,特別是學校之外的本事,長大了機會更多。學校內教的東西,大家都會,不稀奇。

在中國,俺認識一個人,學校的成績不好,卻有一堆“亂七八糟”的本事(某些人會這樣看)。有一次,出門在外,錢用完了,他的書法很好,就跑到一家雜貨店, 要幾張白紙,幾隻筆。寫大字,寫對聯。擺在路上賣,不一會兒,就被幾個識貨的老頭買了。他的生活一直過得非常瀟灑,俺特羨慕。

不像我天天擔心,萬一市場不好,工作丟了,怎麽辦?俺信奉“技多不壓身”,最好有幾樣冷門。而學校那種大課堂教的東西,其實不太“值錢”,大家都會,以現在這樣發達的資訊,隻要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他以後想學那些,不是什麽難事。

在孩子學習擊劍和古箏的過程中,俺更堅定了這種認識,這兩位老師幾乎是手把手地教,就象過去的師傅教徒弟一樣,課後她們還要想,這個孩子的特點是什麽,怎 麽教這個孩子,她們還要教家長,讓家長學會平時監督孩子。除了知識之外,很多難以言表的感覺、精神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傳給了學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wenjuyuan 回複 悄悄話 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
我從不讓上學來擾亂我的教育。 - Mark Twain
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當你忘記了從學校學來的一切時,所剩之餘就是你受的教育。
- Albert Einstein
花老虎 回複 悄悄話 虎非常支持熊的觀點。
SDUSA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太好了。頂!
st-watcher 回複 悄悄話 Ding the following keys:
1. "父母的精力時間" 2. "他混江湖的時間"

Most rich Chinese ignored these two aspects, which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well round perso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