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升值動力來源於經濟騰飛

(2006-12-03 16:46:08) 下一個

成熟市場的昨天,或許就是滬深股市的今天或明天。

  用別人走過的路,來比照我們正在行進的道路,應該有助我們將前方看得更清楚!

  日元升值、台幣升值以及人民幣升值是否有其相似之處呢?答案就是-----背景相似。

  經濟背景非常相似

  從1966年~1970年,日本GDP每年增長率都在10%以上,通貨膨脹率也保持穩定,但其出口貿易急劇增長。為了控製過熱的經濟,日本銀行在1969年秋季實行了緊縮性貨幣政策,這又使其貿易盈餘、外匯儲備在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迅速增加。與日本相同,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國台灣經濟高速增長,對外貿易擴張迅速,外匯儲備迅速增加。

  目前,我國也正在經曆這個階段,對外出口猛增,外來投資大幅增長,外匯儲備成倍增加。

  因此,通過比較不難看出,人民幣升值與日元、台幣升值的經濟背景基本相同,都是在"出口導向發展戰略下"出現的高經濟增長、低通貨膨脹、高貿易順差。
  升值周期是個漫長的過程

  談到人民幣、台幣、日元升值的背景,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這也是升值的外在導火索。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迅速,出口勢頭迅猛,外匯儲備一再創出新高,而美國貿易赤字卻是持續增加,因此為了減少貿易赤字,從2002年開始,美國對外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這就成了人民幣升值的導火線。

  再結合1970~1998年美國國際收支差額,與期間日本與我國台灣的貿易順差情況,都能清楚說明美國的貿易赤字是促使升值的重要外在因素。

  從世界各地本幣升值的時間跨度來說,日元持續了20年,我國台灣地區的台幣持續了10年,而韓元在8年的時間裏出現兩波升值浪潮。從這裏看,一種貨幣的升值周期一旦形成,將延續很長的時間。

  借鑒曆史

  暢想A股美好未來


  本幣的升值,往往會推動股市走出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當年的東京股市、台北股市都上演了這樣一幕,今天,在中國經濟起飛的時刻,A股市場也將迎來曆史性的本幣升值機會。

  東京股市17年狂漲19倍

  本幣的升值,對股市的推動究竟有多大?日本股市17年的上漲,19倍的漲幅應該有效說明了這一點。

  1985年9月美國財政部長召集西方5大國財長達成了廣場協議,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履行了廣場協議,開始與美國一起大規模幹預日元匯市,日元對美元匯率隨之急劇攀升。與此同時,受日元升值的影響,股票市場出現了持續6年的繁榮,並隨後一直延續著漲升態勢。

  到1989年底,日經指數平均股價創下了38957.44點的曆史高點。整個上升過程,從啟動到最後結束,延續了整整17年,漲幅高達19倍。可以說日元的升值,引發並強化了日本股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曆史上最長的一次牛市。

  統計數據顯示,日元的每一輪升值都對應著日本股市的持續上升。在1972年至1990年的19年間,日元有13年處於升值狀態,而股市則有15年處於上升狀態。日元在1982年4季度開始至1987年底這段時間對美元升值約55%,相應這段時間日經指數出現明顯的上漲。

  台北股市6年飆升17倍

  與東京股市類似,我國台灣地區的股市同樣重演了本幣升值推升股市走牛的一幕。

  1987年8月,台灣放開外匯管製,台幣升值19.8%,當年台北股市加權指數勁升125.17%,從年初的1093點漲到2339點;第二年指數再漲118.78%,到1987年10月1日升至4600點。

  此後,受全球股災的影響曾一度跌至2298點,但到1988年9月又上漲到8870點。雖然當年受消息麵刺激跌至5119點,但隨後市場充裕的資金和投資熱潮又推動股價止跌回升,連破大關。

  1989年4月,台灣開始實行自由浮動匯率製,台幣再次升值7.37%,推動當年加權指數上揚88%,並於1989年6月突破萬點大關,連續三年大幅攀升。

  統計數據顯示,台北股市從1985年的636點開始啟動上漲,至1990年2月28日,台北股市加權指數創下了11983.461點的曆史新高,漲幅高達17.84倍。

  應該說,正是台幣從1985年至1990年的大幅升值,推動台北股市步入了一輪為期7年的大牛市。

  升值趨勢

  有望延續數年之久

  讓我們將鏡頭拉回到中國內地。

  時間來到2005年7月,這個時間注定將被寫入中國金融史。

  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對人民幣匯率製度進行改革,由此拉開了人民幣升值的大幕!

  截至昨日,經過一年多的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8.11大幅上升至7.83,屢次創出新高。

  人民幣升值走過三個階段

  回顧去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基本上是在不斷升值的。這個升值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平穩升值階段,時間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這一階段,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首次突破8:1大關的階段。

  第二階段是人民幣匯率震蕩階段,時間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人民幣匯率於2006年5月15日首次觸及八的整數關口之後,在八附近震蕩整理,並於2006年7月19日成功突破八。

  第三階段是人民幣加速升值階段,時間是2006年7月19日至今。人民幣真正進入"七"的軌道,開始加速升值。

  升值大趨勢已然形成

  銀河證券的宏觀研究員田書華認為,從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經濟騰飛的過程來看,由於出口的大幅增加,外向型經濟的快速增長,必然伴隨著本幣的長期大幅升值,我們目前也正在經曆這個階段,人民幣正步入中長期的升值軌道。

  他表示,相似的宏觀經濟背景造就了貨幣升值的經濟現象,對美貿易順差的大幅攀升是貨幣升值的外在導火線。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迅速,出口勢頭非常迅猛,外資源源不斷地流入,外匯儲備一再創出新高。於是,人民幣也持續保持強勢,升值壓力越來越大。

  展望未來,田書華稱,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已經形成,這一過程將持續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目前的匯率已經達到7.83的高位,但這僅僅是人民幣升值漫漫長路的開端。

  A股市場

  迎接史上最強牛市


  2005年7月21日,上證指數最低點1009.99點,收盤點位1020.63點。

  2006年12月1日,上證指數收盤點位2102.05點,較升值時的點位翻了一倍以上。

  回顧這一過程,除了股改之外,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就是推動股市上漲的最大因素。

  A股牛市走過三個階段

  2005年7月,當時的A股還戰戰兢兢地站在1000點的邊緣,而站在2006年年尾回望當初,股市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伴隨著人民幣升值,A股市場的上漲,也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恢複性上漲階段。時間是從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首次觸及8:1大關。上證指數從1000點附近上漲至1664.09點。此階段中,A股市場出現一輪普漲行情。

  第二階段,經過大漲之後,市場進入震蕩階段。從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人民幣匯率在八左右震蕩。上證指數也在1660點上下大幅震蕩,最高點為1757.47點,最低點為1512.52點。

  第三階段,隨著人民幣匯率破八後的加速上漲,市場也迎來了一次加速上漲的過程。2006年7月19日至今,大盤經過短暫回調之後,成功站上了2100點關口。

  銀行地產雙星閃耀

  在大盤上漲一倍的過程中,眾多熱點板塊相繼出現,但是,當市場的第三階段,也就是人民幣匯率加速升值的階段中,銀行、地產兩大板塊則成為市場的明星。

  銀行股以招商銀行為龍頭,從7月起漲以來,股價從7元附近啟動,大幅上漲至如今的13元以上,幾乎是上漲了一倍。而另一隻銀行龍頭工商銀行,也從3.25元的最低點,大漲至最高的4.01元,最大漲幅也超過了20%。

  地產股由於群體更大,吸引了更多股民的關注。萬科從5元附近起步,至昨日已經站上了12元,金融街、華僑城、招商地產等也有大幅上漲,不過,漲幅最大的還是北辰實業,該股在10月中旬上市後,僅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實現了翻番。

  升值步伐在加快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升值出現了明顯的加速態勢,並跑步向7.8:1關口衝刺,未來人民幣升值的趨勢確立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牛市格局完全確立。

  招商證券的分析師指出,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對A股市場的影響日益顯著,特別是升值加速的大背景之下,A股市場在近期出現了明顯的加速上漲跡象,從突破1900點、2000點再到突破2100點,簡直就是一氣嗬成,時間也就是兩周,而此前大盤從突破1600點到站上1800點,則用了近3個月的時間。

  暢想A股美好未來

  可以預計的是,未來人民幣仍有較大的升值空間。匯改一年多來,人民幣累計升值3.47%,如果從更長的時間來看,人民幣將有更為廣闊的空間,突破7.5:1,甚至是7:1都完全有可能。

  雖然未來的行情可能有所反複,大幅上漲後的短期調整也是難以避免的,但隨著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A股市場的曆史大頂2245點一定會被突破。

  在突破2245點天頂之前,A股市場一直運行在一個長期的潛伏底之中,在未來突破2245點之後,將為A股的大牛市打開無限的空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