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關於唐朝和封禪祭-楊樾

(2007-11-09 00:16:29) 下一個
關於唐朝和封禪祭-楊樾

唐朝有個和尚叫玄奘,出國留學19年,最後曆盡千辛萬苦終於騎著大象從印度回到長安。現世也有一個唐朝,幾個長發男子也曾帶我們回到那個菊花古劍和酒的年代,那之後的15年他們再沒回來,一直到今天……

唐朝樂隊回來了,我沒有任何興奮的期待,因為過去十五年中伴隨他們的分分合合,《夢回唐朝》的盛況之後隻是一張狗尾續貂的《演義》,那個中國搖滾樂最鼎盛時代所締造的神話,從唐朝、黑豹到魔岩三傑都逃脫不了隻能做一張好唱片的宿命。老五也好、老丁也好,今天來,明天走,我們已經麻木了有關他們聚散的消息,不過那種來去自由的氣度倒真有點大唐盛世——世界之都的意思,隻是雖然我們不必過分強調張炬在樂隊中的意義,但是隨著他的離世,唐朝在那一刻其實就已經死了。

唐朝簽了新公司,華語唱片界最有錢的公司——星碟,馬上要推出第三張專輯,我耐著性子聽完了他們的第一主打歌《封禪祭》,一首明顯想複歸《夢回唐朝》時代的作品,冗長的前奏、不知所雲的歌詞、完全停留在80年代的編曲、土得掉渣的吉他solo、丁武已經徹底完蛋的嗓子,拚湊出一個不倫不類唐朝,他們試圖用編鍾、大鼓、古琴來營造對得起“唐朝”這兩個字的古典氣氛,試圖用秦腔發聲以及取材於《易經》的大段念白來唱暈那些誤以為中國還有搖滾樂的人,老五苦心營造的重金屬磅礴氣勢基本都被丁武薄如蟬翼的嗓音湮滅了。唐朝,他們不承認《封禪祭》是《夢回唐朝》的延續,我想大概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今天唱的是什麽,十五年前唱的又是什麽了……

從崔健到羅大佑,中國似乎很難出產常青樹式的人物,人一過四十,就再也找不到BONO和STING身上那股精神勁和創作力了,原因在哪裏?一個藝術家對新事物是否抱有開放的姿態是決定他們創作力的重要因素,還是看看BONO和STING,他們不但不會停在原地守著過去幾十年的成就,反而始終把握時代的節奏,走在整個世界的最前麵,他們也在老去,但是永遠不會被拋棄。看看我們的藝術家,過往如此難以忘記又如此難以逃離,他們在固守著所謂自己應該做的音樂,目送著整個時代從身邊快步走過,甩下一個鄙夷的眼神,繼續自娛自樂。於是我們又在《封禪祭》裏聽到了我們玩打口帶時熟悉的旋律、聽到了一個比唐代更久遠的故事、聽到了一個盛名之下的樂隊對自己處女作的低劣複製。

用一個古代祀拜天地的儀式作為專輯的標題,顯現了唐朝樂隊宏大的野心,所謂大唐盛世對我們大家是一個曆史概念,對他們則是一塊樹立在15年前的豐碑,回到那個時代,回到那片輝煌之中,未來才有飯吃,對藝術家提這些有點殘酷,但是唐朝,你們怎麽能回去呢?時間就像機場中相對的兩根履帶,唱歌的人在老去,聽歌的人卻越來越年輕。你們走紅的時候GUNS & ROSES還沒解散,KURT COBAIN還沒自殺,我們也都還在為中國自己的搖滾樂驕傲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