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四川地震想到的

(2008-05-13 20:18:17) 下一個

5月12日,我和往常一樣坐火車上班,從手機CNN網站上驚聞四川地震,到了班上慌忙給在故鄉的親人朋友打電話,好在他們都還平安,但看到文學城新聞網上的照片,特別是看到被廢墟掩埋的孩子,學校空地上一排一排血跡斑斑遇難者,心裏實在很痛很痛,我的中國,我的故鄉,又在經曆一次傷痛和考驗。其實這傷痛並不陌生,不由得我又回到1976年的7月28日。

      76年夏天,我隨爸爸回北京探親,那時的祖國還比較窮,但那時的孩子也很容易滿足。剛到爺爺奶奶家玩了沒幾天,就碰上了唐山地震。那天夜裏我被一陣劇烈的搖晃驚醒,朦朧中爸爸一手抱著我,一手攙著奶奶,衝出四合院,來到大街上,四周紛亂嘈咂,驚慌當中街坊們還在互相問候,看是不是都出來了。我奶奶的家就在王府井大街,街對麵就是美術館和華僑大廈。一切都平靜以後,爸爸和匆忙趕來的小叔叔一塊兒用竹竿和塑料布搭起簡易的棚子,我們一家和街坊們一起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那天夜裏,寂靜得嚇人,過後下了一場暴雨,好象老天也忍不住嚎啕大哭。好不容易平靜下來,馬路上開過一輛小卡車,因為速度快,一隻鐵桶掉了下來,大家一陣驚呼,瓢潑大雨中人們又集中在馬路中間,不肯回到帳篷中。記得我瑟縮在爸爸的懷裏,他不停地說,乖,沒事兒,別怕,有爸爸在。。。第二天,我們回到家裏,才發現老屋塌了一角。過後連續兩天,叔叔姑姑們相繼來探望,記得奶奶作了一撥又一撥的飯菜,摧著叔叔姑姑們吃了快走,別在屋裏呆著。。。我們在北京又堅持了十幾天,漸漸才得知震中是唐山,至於那場災難對祖國造成的生命和物質上的損失,我是在長大以後看了錢鋼的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才有所了解。當時中國的態度是不要外援,現在想來實在可惜,抗震救災,多一些幫助就可以多挽救一些生命。

     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經濟實力與當年無法相比,政府機關行動之快與當年無法相比,天災總是會有的,但隻要國內外中國人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共同度過難關。讓我們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回到家裏,看到3歲的小女兒,不由緊緊摟在懷裏,萬裏以外,不知有多少母親今晚將不能擁抱自己的孩子。

     願死者安息,生者珍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