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密:別激動慢慢看 日本人為何會罵"中國豬"?

(2012-08-26 08:34:23) 下一個
              揭密:別激動慢慢看 日本人為何會罵“中國豬”?  在日本語裏,罵人的詞語跟漢語相比簡直是望塵莫及的。  然而,“八格”、“八格牙路”、“中國豬”之類的日本對華“國罵”曾經那麽強烈地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那麽,“日本鬼子”在侵華時期為什麽會選擇使用“中國豬”罵人呢?  為了一探究竟解其心結,麵對這個也算“敏感”的話題,經過多年、多次、留心地曲折調研,多多少少得出了一些比較接近真相的“說法”——當年,比我們提前講衛生愛幹淨的鬼子除了鄙視和輕蔑國人,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嫌國人生活不講衛生顯得肮髒。  其實,如今以“愛洗澡”之類的潔癖聞名於世的日本人,並不是天生就會愛幹淨的。  日本人說到我們中國人之不好潔淨,說到我們中國街市的不整飭,就好像是世界第一。其實就是日本最有名的都會,除去幾條繁華的街麵,受了些西洋文明的洗禮外,所有的側街陋巷,其不潔淨、不整飭之點也還是不愧為東洋第一的模範國家。風雨便是日本街道的最大仇人。一下雨,全街都是泥濘淋漓;一刮風,又要成為灰塵世界。又聰明又經濟的日本國民常常輦些細碎的石子來麵在街上,利用過往行人的木板拖鞋作為碾地機的代用。隔不許久,石子又要變成了灰塵,又要變成了泥漿了。驛前的街道,正是石子專橫的時代。街心的四條鐵軌,差不多要埋沒在泥土中了。街簷下的水溝,水積不流,昏白的漿水中含混著銅綠色的水垢,就好像消化不良的小兒的糞便一樣。驛旁竟公然有位婦人在水溝上搭一地攤,攤上堆一大堆山榛,婦人跪在地上燒賣。這種風味,恐怕全世界中,隻有五大強國之一的日本國民才能領略了。  ——這是郭沫若先生1922年2月10日所作的《學生時代》“今津紀遊”一節。選自(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這足於說明,曾經的過去,他們曾經是從“日本豬”進化過來的。  日語裏“綺麗(きれい)”這個詞,有兩層意思,一是說美麗、漂亮;再一個是說幹淨、整潔、井然有序。  如今,日本的城鄉堪稱“綺麗(きれい)”!  日本沒有類似中國的“城管”這樣的機構和其龐大的隊伍,當然也就不會揮霍納稅人的血汗投入巨額公共財政支撐數目龐大的“城管”大軍。然而,到過日本的人,然而,到過日本的人,無不為其城鄉幹淨整潔和公共場所的秩序感所折服。誇讚“日本像個公園”,“日本猶如盆景”之類的遊記散文,是不少人訪日歸來者所交過的 “作業”。還有稱讚日本人“素質高”的,尤其是說日本人的公共道德修養如何之高,怕是國人幾十年都無法趕超的。而且每每談起此類話題,都有大量的事例實證,比如:十幾萬日本人看完體育比賽之後,場館內居然沒有遺留一片垃圾。等等,等等。  我在日本城鄉遊走,的確也有同感。  在相當於中國鄉鎮的日本町村市,村莊裏莊稼地整潔,果園整潔,菜地整潔,農家小院整潔,一切給人以花園般的感受。小鎮裏建築物整潔,道路整潔,整個環境整潔,猶如公園。在城鎮,倘若有當天尚未來得及收走的垃圾,也是包裝完好,幾無異味,整齊地分類擺放在指定的回收點。在公共場所的垃圾桶附近或指定的吸煙處周圍,雖說有時也會出現散落的煙蒂煙盒,或許也會有一兩個喝過的飲料瓶罐,但其數量和比例都屬十分少見。公共廁所清潔幹淨,幾無異味,以至於在東京,甚至出現有人占著茅坑不拉屎,躲在公廁內休息,成為一個令人無奈的“社會問題”。  在奈良、京都、廣島這樣的城市,本身就如一座融古典美與現代元素和諧一致的大公園,人們行走其間,舒適怡然。在人口密度超過“北上廣”的城市的東京和大板,喧囂相同,繁華類似,然川流不息的人們腳步匆匆甚至有人一路小跑,但秩序井然,默默排隊,低聲細語,從沒有人聲鼎沸的喧嘩。如今,在高度城市化的日本,大中城市的大街小巷,環境幹淨整潔,你絕對看不見城市“牛皮癬”,更沒有噴塗和張貼“租房、辦證、取公積金”或兜售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小廣告。  在日本的城市,你看不到機動車、三輪車、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等車輛亂停亂放的,也聽不見汽車的喇叭聲。看不到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手隨地丟棄果皮、紙屑、食品和飲料包裝等廢棄物的人。抽煙的男人們除了會帶香煙和打火機之外,每個煙民必備的還有一個便攜的煙灰盒,抽煙時“各人自接各人灰”。公共場所肯定沒有人大膽舔臉抽煙,即便是在馬路上行走,隻要地上印有 “禁止吃煙”的提示,你也看不到行人吞雲吐霧,男女煙民一般都會自覺地在指定的馬路吸煙處過癮﹍﹍  簡而言之,日本人愛幹淨、講秩序,如今已舉世聞名。日本人不僅把自己家園的環境建設的好、美化的好、保護的好,而且管理的好,保持的好。而這一切,都歸功於日本國民素質的文明修養程度很高。  然而,看了郭沫若先生介紹日本城鄉的髒、亂、差,讓我們發現,原來日本人並不是天生就像今天這樣“綺麗(きれい)”。  很多資料顯示,日本人並不是天生就像今天一樣幹淨整潔講秩序的。二戰前後,日本人也有很多很多壞的毛病,比如說排隊插隊、亂丟廢棄物、亂張貼、亂擺攤、亂停靠等等,很多壞毛病。  那麽,如今沒有“城管”的日本,究竟是如何治理城市髒、亂、差?且擁有今天如此綺麗(きれい)的家園呢。  據了解,這一方麵依靠的是國民從小接受的相關教育,另一方麵,則靠的是健全的法律體係帶來的有效的管理。日本1948年製訂了一個《輕犯罪法》;1983年又對其進行了修正完善。該法規定了34項“輕犯罪”。比如說:流浪者給人造成幹擾,在公共場所對人動粗和惡語相向,破壞公共照明燈,妨礙水上交通,救災時不合作,插隊,妨礙安靜,暴露身體,學位、職務、資格等弄虛作假,謊報災情,乞討,偷窺,吐痰,隨地大小便,亂丟垃圾,亂擺賣,亂停靠,偷窺,公共場合插隊,虐待動物等等均可入罪。犯罪者可被拘留並被處以罰款。假如你有違規和違法行為,將來你升學、就業、貸款等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法可依和法律的威懾力,使城市化之後的城市管理效果明顯上升。  輕犯罪行為由警察處理。日本警察執法一絲不苟,不管當事人態度如何,他們的態度都很好,不會暴力執法,但也會不徇私情,而是違法必究。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人的守規矩其實也是被治出來的。  除了國家的法律之外,地方也結合自身實際出台相應的規則。比如,東京都政府就頒布了一部《生活環境條例》,比如對違章停車;走路抽煙、公共場所抽煙,以及政府特別指定的“路上禁煙地區”抽煙,均要給予處罰。因為有法可依,法律法規的約束,使絕大多數日本人養成了遵守規矩、遵守法律的良好習慣,日本國民也就成了今天我們眼中“高素質”的文明公民。如此以來,不僅不需要規模龐大的“城管”隊伍與髒、亂、差的肇事者們“打遊擊”,隻需要警察依法監管極少數不守規矩者,即使城市管理也成了比較輕鬆的工作。  其實,治理城市髒、亂、差,采取“入罪化”的城市管理模式,並非日本獨有。例如,在新加坡以及歐美許多國家,生活中的“壞習慣”被定為犯罪,並不鮮見。法律的震懾力和約束力,管理了城市,規則提高了人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素質。比如亂丟垃圾和隨地吐痰,在香港,你認罪就去交1500港元的罰款;你不認罪,那就要去坐牢。在新加坡,亂丟亂吐罰款200新加坡元(相當於1000元人民幣)。除此之外,如果是重犯還要重罰。比如,新加坡要罰12個小時的牢獄,還要背著印有“我是垃圾筒”字樣的紅背心,到街上去掃地。  如此成本,誰還敢違規犯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