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太平洋

愛情,友情,親情,事業,健康,金錢,讀書
正文

百萬富翁避稅有道:法律不是給有錢人做的嗎?

(2004-12-22 15:12:10) 下一個
遺產稅:“法律不是給這些人做的”? 遺產稅是中國民間財富代際繼承中繞不開的一個命題。開征遺產稅會不會抹殺人們的創業精神?它會怎麽改變財富的流向?……在我們接觸的一些企業家中,很多人對遺產稅並不太關心,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辦法去合理避免遺產稅。“法律不是給這些人做的”嗎? 我們在此收集了業界人士的一些觀點和一些人們針對遺產稅的處理方式,以供參考。 胡潤:遺產稅主要影響的是中小企業 《中國企業家》:英國遺產稅是如何征收的? 胡潤:英國的起征點可能是20萬英鎊,超過部分就要付差不多40%的遺產稅。很多人認為不公平,比如房子作為遺產,房價一直漲,也許隻有賣出去才能擁有這所房子。征收遺產稅時,所有資產都要按照市值來算,包括動產和不動產。你可以事先把資產轉到信托基金,或者那些稅收特別區。如果你不做準備,就要交稅。幾乎所有的富人都要做準備。一些人認為,我創造了一個大的企業,因為高額遺產稅要交給國家,我做到一定規模就不去做了——我不能留給我的孩子,那有什麽意思?英國很多人不喜歡遺產稅,因為你的後代可能要把資產賣掉才能支付。這個對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沒有好處。 《中國企業家》:如果你有100萬英鎊,你會怎麽做準備?中國的企業家們應該做準備了嗎? 胡潤:我沒有100萬英鎊。但如果是這樣,我是做會計師的,我比較懂,會提前準備,可以按規定每年贈給孩子多少錢。每個人都應該做準備,否則很可惜的,都交給國家了。中國15年以後,有很大的財富要轉移到第二代身上,所以遺產稅應該考慮了。事實上它對百富榜的企業家影響不大,把他的一部分資產拿回來,他的孩子不工作還是沒問題。而且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有世界上最好的法律事務所、最聰明的顧問幫他們免稅。法律不是給這些人做的。 遺產稅對中小企業影響最大,比如隻有100萬美金或10萬美金年收入的,在浙江、廣東、福建這樣的小老板非常多。美國GDP的70%來自於中小企業,而不是最有錢的人。以前在意大利,很多有錢人都把錢轉到國外、在外麵做生意的錢不拿回來,因為國內遺產稅很高。現在政府把稅降到比較低,他們都願意回來,政府的稅收就變得非常大。 《中國企業家》:你所接觸到的中國富豪們有沒有移民或者轉移資產傾向? 胡潤:很少,我們榜上沒有一個人這麽做。他們對目前的商業環境很有信心。我知道一兩個年紀大些的企業家把一部分資產轉移到國外,他們可能覺得比較保險吧,我不確定。 鍾朋榮:我主張高消費稅、低遺產稅征收遺產稅是大勢所趨。它的目的是增加稅收、均貧富,不會因為遺產的問題造成一個食利階層。在中國社會,為了子孫後代拚命是企業家創業的重要動力,遺產稅的征收會使這種動力遞減。怎麽兼顧呢?我一直主張征收高額消費稅,特別是奢侈品的消費,而征收比較低的遺產稅和所得稅。收入差距不可怕,財產差距不可怕(當然要避免不合理的差距拉大),可怕的是消費差距——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多數企業家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他們的財富是生產性的,其本質是社會的財富,企業家隻是替我們看管好罷了。這就叫私有公用。最好的財產就是私有公用財產。 財政部副部長廖曉軍: 即使開征遺產稅,國家近期收入也不會太多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和資本積累還處於初級階段,大多數致富者都是創業者,其擁有的財富基本上是經營所得。按照國際慣例,這部分財產在征收財產稅時應扣除,或給予一定照顧。這些致富者大多處於青壯年階段,大多數的遺產繼承人都是潛在的。因此,即使開征遺產稅,國家近期內收入也不會太多,還可能對民營經濟造成一定衝擊,挫傷其生產積極性,帶來資金外流。 (除“廖曉軍”一則,其他為本刊記者劉建強采寫) 避稅有道 關於遺產稅有兩個極端的例子,一是2003年因腦中風去世的前台灣英業達副董事長董溫世仁,身後留下百億台幣遺產,因為生前來不及做任何節稅規劃(也有報道說溫本人願意回報社會,故未做安排),溫的家人報繳了40億台幣的遺產稅,是台灣遺產稅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而本該創下這記錄的台灣首富蔡萬霖,本該繳納750多億台幣的遺產稅,結果經過蔡家巧妙安排,應繳的遺產稅不過1億多台幣。 在要繳納遺產稅的國家和地區,通常一些資產規模比較大的公司,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進行避稅,他們旗下自有一個龐大的理財專家隊伍,包括法律、會計、理財顧問等在內,這些人熟悉法律和財務的各個環節,通過各種手段鑽法律上的空子。根據台灣《新新聞》雜誌的報道,有錢人通常用以下三種方式逃避遺產稅: 一是設立多層投資公司,母體公司控製著下麵眾多的子公司、孫公司。一般第一層公司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資產主要反映在股價上,下麵的子公司、孫公司隻反映上一層資產公司的淨值。母體投資公司隻靠投資,名下沒有不動產,也不用配股配息,所以可以維持較低的資產淨值。一般通過把上市公司股票先轉移到資產公司名下,然後通過下麵的子公司以低於市價的賬麵價值轉給下一代。這種手法也是蔡萬霖轉移資產的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式是成立基金會。因為很多國家規定捐贈基金是可以得到稅收減免的。這樣的基金會一般由家族人控製,家族成員可以通過在裏麵報銷各種費用,如買車等,同樣可以達到逃稅的目的。 第三種方式是把資產轉移到境外。資金轉移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投資海外基金、國外股票,或者通過海外信托把錢匯到海外賬戶,或者把資金轉移到一些免稅的天堂,如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成立境外公司,然後轉回到國外進行投資。 另外,把資產分年贈予、化整為零,利用財產贈予免稅額進行螞蟻搬家式的轉移也是逃避遺產稅的常用方式。比如某國法律規定100萬美元開征遺產稅,而10萬美元的贈與是免稅的,這樣可以通過10次贈與來達到轉移資產而不用繳納遺產稅的目的。此外,還可以通過舉債或者投資其他減免稅項目來將逃避遺產稅。 中國商人在逃避遺產稅方麵也有自己的方式。在風聞中國要開征遺產稅後,很多有錢人把名下一些物業的所有權轉讓給自己尚未成年的子女,或者以子女的名義購置物業或買保險,以便在將來節省一大筆遺產稅金。提前分割財產是“富人”們逃避遺產稅的慣用手法之一,這也是鑽了我國還沒有開征贈予稅的法律空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