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9)
2019 (30)
2023 (48)
2025 (1)
中國大概正處在巨變的前夜
--大宗師
我以前曾談到前蘇聯的發展軌跡和中國的發展的軌跡非常相似,隻是有個時間差,前蘇聯的過去就是中國的現在,而前蘇聯的現在可能就是中國的未來。前蘇聯搞過修正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形成了巨大的腐化的官僚階層,搞全民黨,出現了許多政治異見的文化人,其中的一些作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國家意識形態、人民的思想逐漸分化轉變,人民與蘇共漸漸離心離德,終於演變為前蘇聯的解體。在這個巨變過程中,其原先的官僚階層的一部分人實現華麗轉身,化公為私,將原有國家的財富納入私囊,又成為俄國的權貴巨富。轉過頭來再看中國改革開放這幾十年,其一幕幕似曾相識。
很多人將前蘇聯的蛻變解釋為被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所拖垮或因為蘇共關鍵時刻不堅定,但我看更本質的原因是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發展嚴重不適應,也就是其意識形態、國家治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手段遠遠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跟不上形勢,與美國的軍備競賽或蘇共不堅定隻是壓垮駱駝最後的稻草,它們隻能是延遲或提前前蘇聯蛻變的時間,但不能阻止或改變前蘇聯的蛻變。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其推手鄧小平曾有句名言,叫做“不爭論”,就是不談論意識形態和國家治理理念,不改變社會治理手段,隻管埋頭搞經濟發展就行了,這就造成了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發展的脫節。朱鎔基之後強調權威政治,搞國家資本主義,企圖使用國家政權、國家機器的力量“維穩”,人為的調和、掩蓋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矛盾。到了習近平,其集權達到了中共曆史的頂峰,但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卻並沒有一點緩和的跡象,反而空前的緊張,新疆、香港這些外圍地區出現了和中央政權敵對的局麵,中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非常緊張,若不改變意識形態、國家治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手段以順應形勢,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將會更進一步激化,突發事件的發生或許有可能觸發類似前蘇聯解體的重大政治事件的發生。
江澤民時代,以曾慶紅為幕後推手,曾經試圖探索中共通過暴力取得的政權其合法性在未來政治上軟著陸的可能,赫赫有名的當屬三個代表的理論和資本家入黨,當時政治上相對寬鬆,講究思想上、方式方法上“與時俱進”,這些努力在習近平時代完全終止,意識形態、國家治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手段有回到鄧小平以前的傾向,這就更加加劇了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當然,中共和蘇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中共的統治基礎還沒有其他人能夠撼動,正如習近平自己最近講的,能夠打垮中共的隻有中共自己,但是中共內部已經有人開始對中共發動攻擊了:新疆文件的泄露,郭文貴的某些內部消息的被證實,還有澳大利亞剛剛出現的的那個“間諜”,如果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所謂“間諜“所揭露的某些東西被證明,那就說明他背後有大人物支持,雖然他本人不一定是他自己聲稱的那個角色。中國政治形式固然危急,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將會更進一步的發展,但中國出現解體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更大的可能是中共的分裂,但政權依然由中共得勢的一派掌握,而那時中共將不得不考慮拖欠已久的“政治體製改革”。
回複:開放引進了先進技術和生產資本,在當年落後人家40年的情況下,使很多的產業在40年中追上了世界先進水平,這就是我所讚同的改革開放。
在回光返照幾十年後,中共國接下來幾十年是衰敗期,潰敗期。
黨被神化了, 永遠偉大光榮正確, 黨一旦認錯, 根基就毀了
按馬克思理論就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互動關係。發達國家沒有不民主的。雖然民主國家不一定都發達。
發達國家的發達和民主是同步發展,互相促進的,但是過程比較長,要數百年。但是是自我發展到發達和民主的必須。落後國家要趕上發達國家,就得嫁接。否者靠自己發展要很漫長的時間,而且永遠趕不上,因為發達國家也在繼續發展。嫁接有幾種。
一種是嫁接嫁接發達,嫁接技術,但是不嫁接製度。因為是嫁接的不是原生的,融合是永遠個大問題。不嫁接民主,用威權手段強力嫁接技術,的確可以加速技術嫁接的成功,比如彼得大帝,比如鄧小平。但是當技術迅速發展以後,製度就從助力變成了阻力,因為不匹配了。甚至進一步的技術嫁接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二種是嫁接製度但不嫁接技術。這樣也許可以培養自生能力,但是會很緩慢。而且也會出現嫁接製度缺乏基礎支撐的不合適。比如印度。
三種是又嫁接技術又嫁接製度。但是難度成級數上升。所以實際可操作的是,嫁接一點技術,嫁接一點製度,然後再推進一點技術,再推進一點製度。實際上是複製自我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隻是催化其進度。這是最好的嫁接方式。比如韓國台灣。
中國現在的困境就是經濟發展了,但是製度沒有。所以自生能力依然很差。如何進一步發展可以說是無路可走,隻有製度進步。然而實際上中國卻是在製度退步,反而是火上澆油。一步到位到美國的民主水平,自然難以承受,因為中國的經濟水平也沒到哪。中國的經濟水平實際上也就是美國百餘年前的水平。而那會美國的民主也不包括很多今天包括的人。換句話說,中國實行高層/貴族民主,比如間接選舉的模式,是適合於當前的經濟水平的。獨裁太落後,威權也落後,而直選又有些超前。然而連個舉手會的四中全會都不敢召開,自己的高層都不信任,也難怪精英都紛紛跑路。沒有參與權又怎麽又信心維護自己的利益,又怎麽敢放手發展。
全球化的問題其實也一樣。技術發展了,資本流通了,但是製度沒有全球化。於是矛盾重重。將世界分為幾個大圈,發達圈,中等圈,貧窮圈。配套不同的製度,也同時限製技術資本的跨圈流動。是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必須。而貿易戰,建牆,就是劃圈。
訂正;
究竟開放了什麽?不能算成功吧?
另,老九先生,一般常識來看所謂成功的話就不應該出現迅速的倒退,一個病人服了所謂新藥據說有效,沒多久就舊病複發,你能說這新藥是成功的藥?
所以,所謂的改革開放是個二半吊子。
究竟開放了什麽?不能算不成功吧?
///////////////////////////////////////
魯迅九 發表評論於 2019-11-27 13:57:50
【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將會更進一步的發展,】
回複:你的立題錯誤。切記,改革開放的目的和實質就是要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一切阻礙生產力的因素一律要被革除,有何談“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將會更進一步的發展“?你認為改革開放不成功?
回複:你的立題錯誤。切記,改革開放的目的和實質就是要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一切阻礙生產力的因素一律要被革除,有何談“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將會更進一步的發展“?你認為改革開放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