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宗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千年的緣分—聞楊絳去世

(2016-05-30 13:06:56) 下一個

千年的緣分—聞楊絳去世

--大宗師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在大學選修當代文學時,課上老師講,現在有個中國人很有可能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人叫錢鍾書,他的大作叫管錐篇,這本書沒幾個人能看下來。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錢鍾書這個名字,隨後便知道了他的圍城,知道了他的夫人楊絳,可是直到最近,我才知道楊絳是唐吉坷德中文版的譯者,雖然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已接觸過唐吉坷德這本巨著。

錢鍾書和楊絳,他們的曆史,他們的圍城,他們的作品,他們的觀點,他們和江青的交情,特別是在文革時期,說什麽的都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人見大,小人見小,我也不想說什麽,我隻想說說錢鍾書、楊絳和他們的女兒,他們三個人的緣分。我頭一次看到楊絳寫的“我們仨”時,就莫名的被這個書名感動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淌,不知道是為什麽。

楊絳在“我們仨”裏寫道: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隻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複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麽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阿瑗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的哥哥,隻配做弟弟。”我又變為最大的。鍾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瑗都是好學生,雖然近在咫尺,我們如有問題,問一聲就能解決,可是我們決不打擾他,我們都勤查字典,到無法自己解決才發問。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鍾書於一九九四年夏住進醫院。我每天去看他,為他送飯,送菜,送湯湯水水。阿瑗於一九九五年冬住進醫院,在西山腳下。我每晚和她通電話,每星期去看她。但醫院相見,隻能匆匆一麵。三人分居三處,我還能做一個聯絡員,經常傳遞消息。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麽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隻剩下了我一人。

有個朋友在國內很有名,既是名醫,又是詩人,他曾對我說,詩的好壞,但看是不是發自肺腑,出自真情,有真情實感的詩,必是好詩。詩是如此,文又何嚐不是如此,發自肺腑、出自真情的文章,必是好文章,必將不朽。一切觀點,學術思想,終將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而成為謬誤、垃圾,惟有人類的真情、大愛將與天地共存!錢鍾書的女兒先錢鍾書一年去世,隨後錢鍾書去世,子女在老人前麵去世,總是讓人傷感的事情,好在他女兒去世的時候已經60歲了,也算是老年人了,也就不算夭亡了,傷感之餘,還有些淒美,令人感動:他們必是前生有約,此生相守,於是他們應約而來,又應約而去,前後腳隨風而逝了!緣分那,這是什麽樣的緣分,必是千年的緣分。他們先行一步,必是在什麽地方等候著,等候著楊絳;楊絳去了,他們終於可以團聚了,他們擁抱在一起,笑容如鮮花般燦爛:他們又可以再續他們的千年之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