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及其他
(2011-01-28 20:34:13)
下一個
子女教育及其他
--大宗師
最近太太國內的女友們和我太太聊天時談到,她們的孩子在國內考上好點的大學希望不大,打算把孩子送出來讀大學,她們認為國外隨便一個學校也比國內二三流學校強,也沒準兒真是這麽回子事。但這麽多人願意出來讀書,國外學校也就不是光有錢就能上了,人家也要挑一挑了,挑什麽呢?除了英文,就是在校成績了,這比高考可能難度還要大一點,不僅隻看一次的成績,而是年年、科科成績都要好才行了,壓力隻會更大,不會更小。到那時成績差些想出國來讀書,也隻能讀些騙人的野雞學校了,那還不如國內二三流學校呢,國內二三流學校沒準兒那時又吃香了。在這裏的香港人,除了直接移民的,就是出來上大學,然後留下的。問他們怎麽不讀香港的大學,他們講:香港就這麽幾所學校,除非是頂尖高材生,其他的人根本想也不用想,去台灣、新加坡或祖國大陸,還不如去歐美或澳洲留學。國外的好學校又貴又難進,所以小地方的小學校,香港學生去的很多。和香港人多聊聊很有意思,文化背景一樣,但他們先走一步,留學、移民、回流、房地產、股市、金融等等,簡直就是大陸的一麵鏡子,大陸可以從香港的前車之鑒中看到自己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
以前講,大概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最先提出來的,那就是中國的國情是地區間的發展極其不平衡,現在看來這種“極其的不平衡”不僅僅是表現在地區之間,而是全方位的、全局性的、全息的、方方麵麵的、深刻的、無所不在的。不要講一般的地區,就是北京、上海這些中國的supposedly最發達、最先進的地區,還不要講郊縣,就是城市中心,就既有最現代化的、最富有的、最文明的元素、人群、行為、思想,也一樣有最落後、最貧窮、最野蠻、肮髒、罪惡的元素、人群、行為、思想。每個人,哪怕是頂尖的精英分子,既有民主自由文明的現代思想,也一樣有著落後的封建專製宗法思想,相當多的人滿口仁義道德,其實一肚子男盜女娼。雖造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計算機,可絕大多數計算機仍依賴國外進口的關鍵技術和設備;雖然造出了殲10、殲20這些世界頂級的飛機,但絕大多數軍用、民用飛機仍依賴國外進口,這些都是這種“極其的不平衡”的表現,中國就像是個反差巨大的矛盾綜合體。
中國的高等教育,一流的大學、百年老店也有幾家,但眾多二、三流的普通學校和一流大學比,差距太大了,“極其的不平衡”。國外的高等教育,一樣分上、中、下三擋,但各擋分工負責培養不同的人才,其對象是不同的,每一擋都符合每一擋的要求,都是standard,差別沒那麽大。就像國外的酒店,不管幾星的,基本的衛生、生活、飲食條件都滿足,達到要求,隻是奢侈、豪華程度不同罷了。那中國的問題在哪裏呢?問題就在於不管有些人自我感覺有多麽好,中國還是沒那麽多的錢,沒那麽多的資源,沒那麽長時間的積累,這有限的錢和資源,在短時間內怎麽投入呢?不可能都投入,隻能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什麽是最需要的,這就由意識形態、政策指導方針決定了,也就是說教育是為什麽人服務的、怎樣服務的問題了。國外的教育傳統上來講注重平民教育,講究人人平等,精英想受精英教育就去精英學校,平常的人想受平常人的教育就去一般學校,都有自己該去的地方,去一般學校並不比去精英學校丟人,因為不管是精英還是平常人,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學會做人、學得一技之長能在社會上安身立命,that is all。其實也是這麽回子事,國外的水管工、裝修工、電工一般肯定不是哈佛或M.I.T畢業的,最多也就是技校之類畢業的,但人家錢不一定掙得少,日子不一定比哈佛或M.I.T畢業的過得差。國內的教育受傳統的“學而優則仕”、“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光宗耀祖”等舊思想的影響甚大,搞的是精英教育,將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基本都投入到高精尖的教育上,老百姓是個個都恨不得子女全都成才,都成為精英,做大官,賺大錢,教育最後幹脆扭曲成考學流水線了。
其實不管你怎麽努力,能進入精英階層的總歸是極少數,絕大部分人不得不接受做個平常人這個事實,精英教育的結果就是精英不夠精,平常人又不能做好平常人,遠離生活,脫離實際,缺乏創造力,精神扭曲,人格分裂,高不成,低不就,形成一大塊遊離於精英和平常人之間的群體,在我以前的文章裏稱之為“老二群體”。而平民教育則是使精英成為真正的精英,平常人成為真正的平常人,人人都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不高也不低,學以致用,人盡其才,人格、精神統一。國內近幾十年的教育總體來講是失敗的,沒有培養出一個領軍人物或大師級的“老大”,“老二”們卻培養了一大批,還不如舊中國的教育,舊中國的教育還培養出毛澤東、魯迅等一大批偉人。中國真正需要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平民教育,花那麽多錢和資源培養那麽多二不掛五,脫離實際,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學生,還不如多培養些紮紮實實的學以致用真才實學的技術工人。從這個意義上,中國需要的是意識形態的改變,將教育的目的回歸到學會做人、學得一技之長能在社會上安身立命上來,將有限的資金、資源合理分配,把握好協調平衡,精英本來就是少數,沒必要花那麽大的精力,更多的精力應該花在培養合格的平常人,社會各行各業真正的建設者身上來。
中國史也好,世界史也罷,大家都會注意到這麽一個現象,當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振興、要騰飛之際,不會是僅僅某個方麵的興起,而是方方麵麵的全方位的崛起,否則就不是真正的振興、騰飛。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麵是思想、文化、創造力的井噴,那個時代各行各業偉人輩出,群星燦爛,國家力量經長時間的積累,一刹那以思想、文化、創造力的形式噴發出來,歐洲文藝複興,英國工業革命,德國上世紀初的興起,美國的興起無一不是如此。中國現在雖然GDP總量居世界第二,但看看其思想、文化的發展現狀,看看台麵上的人物,實在不敢恭維,“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中國這幾十年在中國曆史上終將成為一個十分短暫,幾乎被人遺忘的時代,未來驚心動魄、燦爛輝煌的時代,可能才剛剛開始。
最近網上“虎媽”炒得沸沸揚揚,估計是有些人想多買幾本書又在炒冷飯,其實中西教育的差別,從中國剛開始接觸西方世界,就被人注意了。從精英教育意義上來講,中國式教育或許對在精英邊緣的人們有些促進作用,努把子力也許就上去了,但總體來講拔苗助長並不可取。西式教育可能並不鼓勵人人成為精英,全憑自然的potential和自己的興趣,所以在精英階層,洋人精英精起來可是比華人精英精得多啊,他們全憑個人興趣,有passion,華人大多靠強迫,這一開始就已經輸了一大截了。這些中西比較,百多年裏人們講得太多了,就沒必要再講了。春節就要來到了,在這裏給大家拜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