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9)
2019 (30)
2023 (48)
2025 (1)
永恒的金曲是發自真情的傾訴
-- 大宗師
上古大禹治水之初,路經塗山(今重慶一帶),娶塗山氏為妻,但因治水事務繁忙,三過其家而不入,其妻塗山氏甚是思念,日日登塗山,盼望情郎回家,唱出“候人兮猗”,這支被譽為中國曆史上第一首歌的情歌。大約人類還不會說話,就會唱歌了;不會走路,就會舞蹈了。人類文化不是起源於先賢的道德文章,而是起源於上古的歌舞,它們記載了人類最原始、最古老的情感、生活、曆史、信仰和夢想。《尚書》上就講,上古時堯製有祭祀的歌舞,極其壯觀動聽,以至於“樂感百獸,使相率而舞”。但音樂和舞蹈在上古很難流傳下來,借文字流傳下來的就是上古的詩歌。在中國,就是《詩經》,是中國文化的源泉之一。在其他一些國家、民族,如古希臘、古印度、中國的藏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就是史詩。
《詩經》包括風、雅、頌,“風”包括大量的各地的男女間的情歌,“雅”大多是是關於曆史政事的記載和評述,而“頌”則是貴族祭祀典禮上的頌唱。政治或祭神固然重要,但更令人感興趣的還是男女間的情歌,這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在希臘神話中,潘神是個人身羊腿的神祗,模樣雖醜,但吹得一手好笛子,水平和主管音樂的在諸神中最英俊的太陽神阿波羅不相上下,於是兩個神就找到邁爾斯國王,一人演奏一曲,讓邁爾斯國王做裁判,看誰是第一。阿波羅先以豎琴演繹了一首神界的頌歌,莊嚴恢宏。然後,潘神用笛子吹了一曲,那是人間的情歌,充滿了男女間的愛情、欲望、悲歡離合,如泣如訴,邁爾斯國王聽得如癡如醉,滿眼是淚,拜服在潘神腳下,稱其為人間第一樂神。阿波羅當然很不高興,兩手抓住邁爾斯國王的耳朵向上一拉,就成了驢子耳朵,以諷刺邁爾斯國王是個“驢子耳朵”,聽不懂神曲。
雖然人有理性,但是人本質上還是感性的,人是有感情的,人隨時隨地需要抒發感情、交流感情,這是人的本性。古人將人的基本情感分為幾類,就是所謂的七情:喜、怒、哀、樂、悲、思、恐、驚,這些基本情感既與人體內分泌,交感副交感神經的活動有關,又與感官刺激與思想意識有關,即與所謂六欲:色、聲、香、味、觸、法有關。人抒發、交流感情最原始、最感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歌舞。人類的情感是有普遍性的,跨地域、跨種族、跨時代的,人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種族,甚至不同的時代,語言不通,但情感是一樣的,隻是方式、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與情感直接相通的歌舞也同樣是有普遍性的,跨地域、跨種族、跨時代的,歌舞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種族、講不同語言甚至不同時代的人群中一樣可以產生類似的共鳴,找到知音。但什麽樣的歌舞能產生最深、最廣、最大的共鳴,成為永恒的金曲呢?那一定是發自真情的傾訴,因為隻有發自肺腑,發自真情,簡單直白,沒有修飾,沒有矯揉造作的歌舞,才能使人心產生真正的感動。即使年代久遠,人的真心、真情不變,來自真心、真情的絕唱依然會使人感動,情不自禁。
比歌舞再複雜些的就是詩詞歌賦、文學、劇作了,它們雖然複雜,但功能一樣,仍是抒發感情、交流感情,能否得以流傳,爭取到廣大群眾仍然是“真情”二字。我與旅美詩人兼醫生、中國第一個微雕專家郭石老師曾談到過有關問題。他講道:詩言誌。一首詩是否能成為好詩,就看這首詩是否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當年在國內時,他和詩友們經常聚會互相傳閱自己的新作。其中有個縣長詩友,他的詩文也還可以,但也談不上有多少上乘之作。有一天,他終於見到了文革期間因他被揪鬥而與他離異多年的老妻和愛女,一時百感交集,賦詩一首。詩友們讀了他的詩,體會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世態炎涼,感動萬分。郭石老師講,這首詩乃其發自肺腑、發自真情之作,所以感人。真情之作不在多,一首足以傳世了。諸葛亮古往今來絕頂聰明之人,文學作品卻不多,隻有出師二表,但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真情流露,足以使之傳於萬世,曆代後人每讀二表都深有所感,禁不住“常使英雄淚沾襟”。
國家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人心比較浮躁,歌舞、文學、文藝上矯情、造作、修飾、功利之作較多,發自真心、真情,能夠使人真心地感動,能夠傳世的作品少之又少。這是市場化的必然嗎?我看不見得。北美、歐洲、日本經營市場經濟多年,但他們的歌舞、音樂、文學、電影、電視、娛樂辦得十分成功。其實精神文化市場,最是直接,最是反應快,來不得半點虛假,隻有大眾喜聞樂見,能感動大眾,滿足大眾抒發感情、交流感情需要的精神文化產品,才會有市場,否則馬上就被淘汰了。什麽樣的作品能夠在大眾裏產生最深、最廣、最大、最長久的共鳴呢?那唯有發自真情的傾訴。隻有發自肺腑,發自真情的表白,才能使大眾產生真正的感動,爭取到最多的聽眾、觀眾,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相比之下,國家改革開放以前約三十年裏的歌舞、文學、文藝作品,雖然時代政治烙印比較明顯,但製作認真,有感而發,發自真心,出自真情,雖年代久遠,現在聽起來、看起來,卻感到十分質樸、親切、動人。所以,什麽時代,隻要發自真心,出自真情,就會創作出感人的傳世之作。我和太太去年秋季回國,注意到國內民間開始自發地出現有組織的自娛自樂的民間文化文藝現象,這是中國文化、文藝複歸真善美極其重要的開端,相信不久的將來,來自民間,以現代化的方式、形式,反映現代真實大眾生活,有真情實感,使人心產生真正的感動,可以傳世久遠的永恒的金曲和佳作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