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彪飛機墜毀現場的分析和複原——《在大漠那邊》讀後記(一)

(2006-11-15 19:02:30) 下一個
林彪飛機墜毀現場的分析和複原——《在大漠那邊》讀後記(一) 作者 王麻子(昭昭若昏)10/07/06 美國 前言《在大漠那邊》這本書記載了作者在中國駐蒙古大使館任職期間親手處理林彪飛機失事現場的經過,其中融匯了作者自己的經曆,見聞,報告和感想等,是關於林彪飛機墜落在蒙古草原後的中方觀察的第一手資料,對於研究林彪飛機失事現場是不可多得的最重要現場資料之一。 該書作者孫一先先生,從1965年到1973年在中國駐蒙古大使館任職,職位是二等秘書和臨時代辦。林彪飛機失事時孫先生任大使館的二等秘書,期間作為當時的中國駐蒙古的大使許文益的重要助手親赴林彪飛機失事現場進行勘察和拍照,並回國將現場的勘探情況親自向周恩來匯報。孫先生所提供的照片,現場步測平麵圖,死者文字說明圖,飛機殘件說明圖等等資料成為中國政府及其專家們進行事故判斷甚至政治判斷的直接依據。《在大漠那邊》雖然成書於林彪時間發生之後的三十四年之後,但是由於孫先生親筆捉刀,使該書極具有史料價值。時光就是再流失幾千年,隻要人類還想繼續研究林彪的死因,那麽孫一先的《在大漠那邊》就是一本不能不閱讀和參考的詳實曆史資料。 孫一先的書雖然記載了林彪飛機失事現場的基本麵貌,但是,在今天看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測量現場的時候沒有使用起碼的測量工具,這樣就使他在文中使用的數據雖然能讓人明白,如果能精確一點就更好了。其次,當時蒙古方麵已經帶去了一名解剖法醫卻沒有利用,失去了一次徹底搞清楚林彪等人的生理死因的良好機會。這當然不是孫先生的錯誤。第三,描述現場的時候夾雜個人感情和主觀推測太多,容易誤導讀者。所有這一切,是曆史的局限造成的,並不能全部歸咎與作者本人。事實上,孫一先當時並不是事故分析專家,僅僅是林彪事件的發生,曆史將他偶然地將他推向了處理墜機現場的前台,能寫出這本報告文學式的現場勘察紀錄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至於他在書中所表達的現場分析,判斷和觀點,有一些是他的想法,有一些卻是王海等人根據照片的想像,有一些卻是別人的誘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關於林彪飛機是中彈起火還是迫降起火這樣非常關鍵的問題,孫一先從一開始就推測可能是導彈擊中而引起的,但是經過王海等人的誘導,他就改變自己的看法,不再堅持自己的觀點了。事實上,既是一名事故分析的專家也會出錯,何況王海隻不過是個優秀的飛行員而已,他的觀點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邏輯上仍然漏洞很多。本人將在文章裏詳細分析推理。 本人不是事故專家,但是對於古往今來的任何遺跡都現場很有興趣。這次對於孫一先所描寫的飛機失事現場很有興趣。通過林彪飛機事故現場的整理分析,而且還是基於孫一先的文字記載來進行初步的研究,難度還是相當大的。所以,筆者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使用簡單的邏輯推理方法,抓住要點駕馭文字上所記載的蛛絲馬跡,由此及彼,最後得到理想的合乎於邏輯的結論來。就分析複原林彪飛機失事現場這件事情來說,本文將從現場的重要遺跡著手,比如飛機的著陸點遺跡開始,然後根據孫一先對於死者的屍體特征描述,以及飛機機體殘片的分布位置等等事實去探討林彪飛機失事的前因後果。本人有幸能對於林彪飛機現場感到興趣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實在是林彪飛機上九名死者的幸運。也應該感謝孫一先的記載和描述,他所觀察得到的資料是非常豐富的,本人隻不過涉及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本人的結論更為接近曆史真實的話,那也是利用了孫先生的資料重新整理歸類的結果而已。《在大漠那邊》的內容確實相當豐富,關鍵是讀者自己如何發掘和思考這些原始素材。 現在,本人將閱讀《在大漠那邊》之後的一些感想,劄記,疑問,分析和推理整理成文並發在這裏,相信有網友喜歡。 值得慶幸的是,當時的中國政府處於各種各樣的考慮,沒有將三叉戟噴氣式客機的殘骸和林彪等九人的的遺體搬運回國,而是任其泯滅在遙遠的荒野之中,從而使後人們有了個說不完的聊天話題,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實在是個造福於民的大功勞。 在進入正文之前,有三點需要簡單地說明一下。 首先,對於林彪飛機失事原因,本人在閱讀孫一先的文章之前毫無具體的看法,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想法和觀點,因此也不願意附和任何人的說法和結論。 其次,本人對於林彪毫無好感,因此本文絲毫沒有為林彪鳴冤叫屈的意思,所以也希望網友不要在這方麵作文章,這是篇實話實說的東西。 第三,本人之所以分析研究林彪飛機失事現場,是被林彪飛機失事現場的神秘難題所吸引,這就是魅力。如果能揭開了現場的秘密,應該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至於林彪在中國政治旋渦中如何艱難,以及林彪的對手收拾他時使用了如何的手段等等,由於本人缺乏最基本的寫作動力,故概不涉及。 另外,本人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基本上是看到什麽就說什麽,盡可能地不做不符合邏輯的想像。而是采用從已知的結果向未知的原因這一本人常用的反向邏輯思維的方法,就像解答一道代數題那樣由已知條件開始算起,最後求出答案,盡可能地避免跳躍式推測,使讀者和看官能跟得上本人的思路和推測。所以,讀這篇文章著重點應該是邏輯的過程,其次才是國家利益的算計和驚人的答案。因此,本文絕對不涉及其中可能是存在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事情的探討,更不會言及杯弓蛇影般的政治陷害陰謀論等等不著邊際的俗人無聊想像。 好,希望讀者能讚成本人的基本想法和出發點。那麽,孫先生給了我們什麽樣的已知條件呢?我覺得孫一先《在大漠那邊》所記載的林彪墜機的現場的描寫是最有價值的文獻,其中隱藏了非常重要揭開林彪飛機墜落之謎的鑰匙和線索。(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