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9-加拿大之旅 (2)

(2019-12-31 12:16:10) 下一個

加拿大人口比北京多,國土麵積比中國大。每每行走在這個國家的高速路上,總有一種地廣人稀的感覺。上午乘車從埃德蒙頓到賈斯珀國家公園(Jasper National Park)的路上,感覺更是如此。盡管如此,卻不覺荒涼。進入洛基山,但見雲蒸霧騰,山環水繞,看來風景這邊獨好。

下午抵達賈斯珀,小鎮位於賈斯珀國家公園的中心位置,四周雪山環繞。小鎮雖小,但通火車。我們下車的時候,一列望不到盡頭的油罐車正緩緩駛過。飯後,在小鎮閑逛。風格各異的建築在色彩繽紛的秋葉中爭奇鬥豔,令人心曠神怡。

在小鎮的曆史博物館中,當地著名攝影師Andrew Manske 為我們講述他為國家地理雜誌拍攝金剛狼的經曆,驚心動魄,贏得聽眾陣陣掌聲。

入住賈斯珀鎮的第二天,我們便啟動了在加拿大落基山國家公園遊山玩水的旅行。說句老實話,來這個地區旅行就是遊山玩水。賈斯珀鎮附近就有不少好玩兒的去處。

俯瞰著賈斯珀鎮的金字塔山 (Pyramid Mountain) 背麵,有一湖曰金字塔湖,小巧玲瓏,幽靜動人。這裏山上有雪,山下有湖,湖麵有山的倒影,亦真亦幻;湖中有島,乃金字塔島,有木橋與岸相連。島上鬆林繁茂,曲徑通幽,有亭翼然,略亭而過,又見一片天地。雪山高聳,水平如鏡,湖光山色,令人流連忘返。

瑪琳峽穀(Maligne Canyon )是洛基山脈中最長最深的峽穀。山道彎彎,峽穀曲折,俯視穀底,有急流瀑布深潭,瀑布附近,水聲如雷。峽穀園區有兩條步道可走,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選擇走了最短的步道,依然步移景換。

從瑪琳峽穀前往瑪琳湖,途經巫藥湖(Medicine Lake ),導遊熱心地為我們指點美國禿鷹的巢穴,卻未見鷹。原來,巢是空巢,鷹卻在湖上盤旋。此湖所以出名,緣其水位漲落受地下暗河影響,原住民無法理解這種異像,故以巫藥命名此湖。

瑪琳湖的風光和新疆的天池頗為相似。湖被雪山環繞,宛若仙境。藍色的湖,綠色的樹,白色的山,飄逸的雲,眼前仿佛一幅潑墨山水。

登船遊湖,又是一派風光。隨船導遊是個加拿大小姑娘,麵容姣好,體態輕盈,像隻百靈鳥,解說功夫絕對一流。船行一路,她逢山說山,遇島講島,故事講得引人入勝。尤其是她講述自己參加本地原住民後代來湖中的精靈島(Spirit Island)祭拜活動的經曆,令人動容。

遊船一直開到湖的另一邊,終於見到精靈島的真容。小島位置極佳,四周雪山環繞,如皇冠上的寶石,風水上乘。怪不得當年印第安人將小島奉為神聖之地呢!基於尊重原住民的文化傳統和保護小島的環境,小島隻能近觀,不能涉足。凝視小島,心生敬意。幾次來加拿大,感覺這個國家和美國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特別是在種族平等文化多元社會和諧等方麵,加拿大人顯然走在了前麵。他們對印第安文化的尊重和保護,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賈斯珀這樣的小鎮,原住民的圖騰柱也占據著小鎮的中心位置。

這次來加拿大除了看極光,另一個目標就是登上冰川。前些年去阿拉斯加,我曾近距離看過,卻未真正踏上冰川,因此,這次來加拿大參加冰川探險活動就特別期待。去冰川公園之前,導遊囑咐我們多穿衣服。

我們將要登上冰川的地點在哥倫比亞冰原(Columbia Icefield),據說是“地球上除北極圈外最大的冰原”,位於賈斯珀和班芙之間。一條叫做冰原大道的山間公路將兩座小鎮連接起來,公路兩旁山清水秀,偶爾還能看到野生動物和著名景點的招牌。抵達哥倫比亞冰原之前,我們遊覽了森瓦普塔瀑布(Sunwapta Falls)和阿薩巴斯卡河(Athabasca River),一個以瀑布和峽穀聞名的景點。瀑布雖然稱不上壯觀,但河水的顏色卻令人感到驚豔。沿著崎嶇的峽穀來到河畔,一幅冰清玉潔的大自然畫麵美得令人汗顏。

到達冰川公園服務中心時,大廳裏已擠滿了人。來這裏的遊客大多是中國同胞。不知國人是否還踐行“讀萬卷書”的古訓,但追求“行萬裏路”的人肯定數量空前。

冰川公園所謂的冰川探險,就是由專業導遊帶領遊人登上冰川,領略冰川上的風景,其實無險可探。遊人由車站換乘大輪胎冰原專用客車,十幾分鍾便被送到冰川之上。為了保護環境,更為了保證遊人安全,人們下車後隻被允許在冰川的一小塊區域內活動。因為冰川上有許多裂縫,像一道道深不可測的峽穀,人掉下去保證小命不保。遊人活動區域內,插著幾麵各國國旗,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及中國的五星紅旗,供遊人拍照。站在冰川上看風景,感覺非常震撼。這裏風大,盡管多穿了衣服,仍然能讓你迅速進入“風頭如刀麵如割”的意境。冰川上的風,不是一般二般的冷。

每次野外旅行,我都心存一份對大自然的敬畏,這次登上冰川,尤其如此。不知何故,站在冰川上甚至比漂在大海上更能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冰川公園內的另一熱門景點是所謂的天路(skywalk),即一段半圓形玻璃棧道,遊人可站在玻璃板上淩空觀賞山景。我對這種破壞環境的工程一向不以為然。據導遊說,我們登上的這條冰川正以每年融化十到十五米的速度慢慢縮減。但願這種現象會得到改善。

路易絲湖(Lake Louise)遐邇聞名。我們剛到那裏的時候,天空尚未晴朗,雲遮霧罩,湖畔的維多利亞山峰還未露出真容。不一會兒功夫,雲開日出,路易絲湖現出美麗容顏。她清翠欲滴的顏色讓我聯想起西藏的羊湖,不但聖潔,而且無私。她像一麵鏡子,無聲地把自己身邊的美景傾心奉獻:巍峨的雪山,茂密的森林,繽紛的秋葉,絡繹的遊人,以及童話般的費爾蒙特酒店(The 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此情此景,不可多得,同行驢友紛紛拍照留念。

夢蓮湖 (moraine lake)離路易斯湖不遠,也是這裏的旅遊熱點。加拿大老版 20 元紙幣上印刷的畫麵,就是夢蓮湖。由於這個原因,來夢蓮湖旅遊的人,一到這裏便紛紛爬上湖邊的小山坡來為夢蓮湖拍照。

班芙是個典型的旅遊度假小鎮,鎮中心的餐館很多,在一家叫做風味居的中餐館飽餐一頓後,到街上閑逛。但見遊人如織,商鋪櫛比,比賈斯珀熱鬧很多。

洞穴與盆地國家曆史古跡(Cave and Basin National Historic Site)是含有硫磺的天然溫泉的遺址,也是班芙最早的溫泉旅館所在地。

據介紹,1885年,加拿大政府將溫泉周圍的26平方公裏的區域設立為一個小保護區。1887年,加拿大政府頒布《落基山脈公園法》,將公園麵積擴大,並命名為“洛落基山脈公園”。後來,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現今舉世聞名的國家公園。因此可以說,這裏是加拿大第一個國家公園的誕生地。

參觀洞穴與盆地國家曆史古跡挺讓人長知識。這裏遊人不多,且風景奇佳。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在此展出,彌漫著濃鬱的文化氣息。

硫磺山(Sulphur Mountain)是班芙鎮附近的一座山,海拔2450米,登上山頂可俯瞰班芙鎮,弓河、山腳下的班芙溫泉酒店,遠眺明尼汪卡湖,加拿大洛基山脈。上山既可步行,也可乘纜車。我們這個夕陽紅旅行團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纜車。

導遊要大家登記參不參加這項活動時,用的英文是“gondola”一詞,我想當然地認為是威尼斯那種小船。心想,大冷天去劃船,有點兒不合時宜,就有點兒猶豫。到了上纜車之前才知道,人家當地人管纜車就叫gondola。幸虧稀裏糊塗報了名,要不然就錯過了這次登高望遠的機會。

乘纜車登上硫磺山,稀稀拉拉地下起了小雪,周圍的山都披上了銀裝。山峰之間雲霧彌漫,能見度很差,山腳下的班芙鎮也僅僅是若隱若現。下了纜車,沿山頂步道繼續前行,一直走到廢棄的氣象觀測站。雪中爬山,除了腳底下有點兒滑,感覺有點兒冷外,獲得的是一種別樣體驗。至於說爬山的條件,比林衝當年雪夜上梁山肯定好多了。

雪霽,站在山頂上欣賞班芙的美,尢其是那種朦朧美,是一種難得的經曆。

離開班芙前往卡爾加裏(Calgary)的路上,又迎來一場大雪,午飯前抵達該城。1988年的冬季奧運會在卡爾加裏舉行,使這個城市廣為世人所知。

“卡爾加裏”一詞的意思是“清澈流動的水”。18世紀70年代,開始有歐洲殖民者在此定居,後來成為西北皇家騎警(North West Mounted Police)的一所驛站。再後來,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修建至此,卡爾加裏獲得發展的契機,逐漸壯大。一些參加修築鐵路的華人在鐵路完工後,便留在此地經營餐館洗衣店剃頭鋪等小生意,為後來的華人定居於此做出開拓性貢獻。上世紀四十年代這裏又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城市得以飛速發展,遂成加拿大的能源中心,許多跨國能源公司在這裏設有分部。

卡爾加裏的市中心很有氣勢,中國城規模不小。我們在此品嚐了西安小吃。逛街之時,風狂雪驟,寒冷異常。

遺產公園(Heritage Park)是卡爾加裏最大的文化曆史景區,保留了從19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50年代的加拿大西部曆史古跡。

遺產公園裏所有的建築物和交通工具,都是曾經真實存在和使用過的。蒸汽機車仍在公園裏運行,人們可以坐上綠皮火車上體驗蒸汽機時代的交通工具,也可以漫步在小鎮中心光顧維多利亞時期的酒店,理發館,麵包店,警察局,報社印刷所,醫院及學校等相關單位,房子及裏麵的家俱都是老物件,室內取暖用的是帶煙筒的煤球爐子,就連裏麵的工作人員都穿著當年的服裝。重現的曆史場景,栩栩如生,非常引人入勝。

漫步在遺產公園,不僅增加了有關加拿大西部的曆史知識,也有一種時光穿越的感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新年好!
你觀賞了加拿大的瑰寶,嗬嗬
卡爾加裏還有好大的恐龍博物館和出土遺址。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你說得好,心存一份對大自然的敬畏,才能更好的欣賞風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