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是否更安全了?

(2004-12-01 13:36:57) 下一個
美國是否更安全了? 自“九一一”恐怖襲擊以來,“反恐”成了美國對外政策的重點。美國先後發動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推翻了塔利班和薩達姆政權。雖然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都扶植了親美政權,但是,恐怖大亨本拉登尚未抓獲,基地組織”人還在,心不死,” 不時興風作浪, 一有風吹草動,就鬧得滿世界人心惶惶。10月29日半島電視台播放的本拉登講話,多少給美國大選罩上一層陰影。自伊拉克戰爭結束以來,美軍在伊拉克愈陷愈深,反美武裝活動非常活躍,美軍傷亡日益增加,劫持人質事件時有發生。最近爆出的伊軍彈藥庫失竊事件, 更使人們對動蕩不安的伊拉克局勢感到揪心。 在美國內,布什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於反恐。為了國家安全,民眾的某些自由受到限製,這在個崇尚自由的社會中,很自然地激起相當程度的不滿。因此,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反恐成了共和民主兩黨相互攻訐的重要議題。 在總統競選中,現任總統布什宣稱,美國現在更安全了,他對反恐鬥爭的勝利很有信心。揚言美國必須對恐怖主義一直保持攻勢,傳播自由。民主黨候選人克裏則指責布什在伊戰問題上不誠實,未告訴選民真相。盡管兩個候選人在如何反恐的問題上意見不一,但他們的反恐目標是一致的,也就是消滅恐怖主義,確保美國安全。 “九一一”恐怖襲擊使美國民眾對恐怖主義有了感性認識,布什總統也因此一改弱勢總統的形象而成為反恐戰爭的領袖。 美國的極右翼和新保守派則粉墨登場,將美國的霸權主義外交政策推向極端,在國際國內各方麵造成巨大傷害。 恐怖襲擊是戰爭的另一種形式,而戰爭則是政治的一部分。恐怖襲擊在當前國際政治中被頻繁運用,已成為國際社會所麵臨的一種挑戰。因此,研究恐怖主義形成的原因,從而有效地減少和消滅恐怖主義,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不得不認真對待的問題。 國際恐怖主義的主要來源是國家和一些擁有武裝的政治組織。人們對“基地”,“哈馬斯”等恐怖主義組織所製造的恐怖事件耳熟能詳,卻常常對國家製造的恐怖事件置若罔聞。美國以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從事恐怖活動的不良記錄。美國中央情報局是搞恐怖暗殺活動的行家裏手。1986年,美國出動F-111戰機襲擊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寓所的事件,是明顯的國家恐怖主義行為。 雖然,某些國家或政治組織通過恐怖主義活動能夠達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譬如,當今的伊拉克反美武裝通過恐怖爆炸或劫殺人質達到了迫使一些國家從伊拉克撤軍的目的 (如西班牙從伊拉克撤軍),但是,恐怖活動的代價是高昂的。作為一種政治手段,恐怖活動愈來愈受到文明社會的譴責而喪失其道德基礎,目的決定手段的機會主義主義辯解逐漸變得蒼白無力。另外,利用恐怖手段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到會產生新的問題,給問題的解決增加困難。譬如,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寓所時,卡紮菲當時不在家,躲過一刧,但是,他抱養的一歲多的女兒及附近的一百多居民被炸死。此類恐怖襲擊往往傷及無辜。 美國外交政策存在的一個根本問題是理論上的自相矛盾,即弘揚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與實施霸權主義的全球戰略的矛盾。隨著自由平等思想的傳播,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大國壓迫小國,小國奮起反抗是當今國際衝突產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國際恐怖主義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國是個崇尚民主自由的國家。但在處理國際事物中,美國實施的是大國沙文主義。這是因為當今的世界依然是弱肉強食的世界。美國依仗其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傲視全球,不可一世。這種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感覺,常常使美國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再加上樹大招風,不想樹敵都難。那末,美國的敵人既然真刀真槍地幹不過美國,又不甘心俯首帖耳任其擺布,隻好尋其軟肋,找機會插刀子。不幸的是,美國這一超級大國,也有不少軟肋。這種專找軟肋下手的做法,說得好聽點,叫國際遊擊戰,說得不好聽,就是國際恐怖主義。 在文明社會,即便孔武有力如拳王泰森者,也不能隨便欺負人。否則,侵犯了別人的權利,警察會依法懲辦。關起門來打老婆也不行,也要治你一個家庭暴力罪。因此,生活在文明社會,人們較少有遭到恐怖襲擊的恐懼,然而,當今的國際社會遠不是一個文明社會,在這個半無政府主義社會中實施的仍然是”叢林法則”。盡管我們有聯合國,有國際法,但是,大國依然我行我素,為所欲為,這就給孔武有力的美國以大欺小,漠視其他國家的平等權利提供了客觀條件。 上個世紀人類社會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國際社會從慘遭毀滅的教訓中領悟到建設國際文明社會之必要。二戰後,聯合國和諸多國際組織脫穎而出,為戰後重建和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貢獻。隻是由於美蘇兩國囿於各自不同的意識形態,相互抗衡,終於導致冷戰爆發,使世界兩極分化。美蘇兩國為達到稱霸之目的,不惜重金搞軍備競賽,尤其是核軍備競賽,結果造成今天人類社會麵臨的最大恐怖---核威脅。 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利用自己超級大國的實力力圖改變世界格局,將原來的兩極世界改變成以美國為首的一元化世界。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美國不僅未解散為進行冷戰而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反而借俄羅斯自顧不暇之際實現北約東擴。從巴爾幹到中東,從東亞,北非到拉美,美國一麵揮舞人權外交的旗號,一麵揮舞軍事大棒,到處炫耀武力。自從轟炸南聯盟後,美國對聯合國及其盟國益發傲慢,去年,布什政府竟編造伊拉克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借口,踢開聯合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但至今也未在伊拉克境內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打著反恐旗號發動的這場戰爭,實則是美國控製中東石油的戰略部署之一。 伊拉克戰爭後,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有增無減,且多針對美國。這是需要美國認真反省的。 布什政府為了給其發動伊拉克戰爭尋找合法性,提出了“先發製人”的口號。“先發製人”作為一種對外政策,淋漓盡致地反映出美國政府的自大和蠻橫。“先發製人”說白了就是想打誰就打誰。如果世界各國都以“先發製人”作為自己的對外政策,結果必然是亂打一鍋粥,天下大亂。 從國際層麵來看,“先發製人”的政策必然打亂現存的國際秩序,各主ü?葉嘉扌肓?瞎?諶ǎ?槐刈翊庸?史ǎ?憧梢願?葑約旱墓?依?媸褂夢淞Γ?致源蚧髕淥??搖U饈且蛭?扛齬?葉加芯?櫻?伎梢員揮凶鎄貧銜?痹詰目植樂饕迨凳┱摺F浣峁?厝皇橇?瞎??媸低觶??史ㄐ甕?檣瑁?故瀾緔擁苯竦陌胛拚??刺?雇嘶匚拚??刺?? 從國家層麵上看,如果每個國家都有“先發製人”的自由,那末,每個國家就將麵臨隨時遭到其他國家攻擊的厄運,即每個國家都將生存在霍布斯所描述的那種”自然法”狀態。尤為可怕的是,當今世界上有十數個國家擁有核武器,美國的導彈防禦係統再先進也擋不住潛在的導彈襲擊。 從個人層麵上看, “先發製人”的理論將成為那些奉行原教旨主義或激進的政治領袖人物以輕易發動戰爭的借口。當年希特勒就是以“先發製人”為借口入侵波蘭,吞並捷克的。曆史上有許多政治人物以蠱惑人心的口號騙取民眾支持,從而實現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1979年,中國發動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且不說“自衛”反擊戰打到越南的腹地,其實,戰爭的背後掩蓋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即從軍事上牽製越南攻打紅色高棉的兵力,以挽救臭名昭著的波爾布特政權;對內則通過戰爭加強軍人在中共上層的影響力,增加鄧小平與華國鋒抗衡的本錢,最終使掌控軍隊的鄧小平將華國鋒逐出決策層。 這次美國大選,布什再次當選總統,說明相當一部分美國民眾尚未看清美國政府在反恐戰爭中提出的“先發製人”政策的危險性和危害性。這一政策在“九一一”以後的形勢下提出,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九一一”以後,許多美國民眾意識到,美國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安全了,失去安全感的民眾對安全的要求倍加強烈。在這種形勢下,布什政府借反恐戰爭兜售其“先發製人”對外政策就容易為民眾所接受。 反恐的目的是消滅恐怖。美國在反恐戰爭中實施的一家獨大,“先發製人”的政策導致其深陷伊拉克不能自拔。美國至今也未能在伊拉克境內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布什政府就是不認錯。如果,伊拉克該打,那末,擁有核武的北韓是不是更該挨打呢?美國到處炫耀武力,受到美國恐怖威脅的國家難道就沒有權利“先發製人”打擊美國以減少對自己的恐怖威脅嗎?如果美國不改變其“先發製人”的對外政策,美國將會處處樹敵.在全球化程度如此高的今天,生活在美國的人們能夠有安全感嗎?美國政府若不改變其先行對外政策,今後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正如中國前外長錢其琛所指出的,“美國遇到的麻煩和災難不是別人的威脅引起的,而是來自它自己的武斷與傲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