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藝術家的風骨

(2013-02-21 21:20:24) 下一個
一直以來,總認為搞文藝創作的一定要有自己的風骨,隨波逐流,趨炎附勢之徒,又怎能出好作品呢? 不久前,中國作協作家出版社組織了國內100多位作家、藝術家重抄《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一人抄一段。 有被邀沾沾自喜的,有不明實情,過不了人情關的。 但有一位直言拒絕,幹脆利落,她就是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她說:“我從來也沒有抄過東西,所以也不抄講話” 。

拍當權者馬屁的文人自古為人所不齒。 所謂清流,出汙而不染,現在看來不染的沒幾個了。 上海淮海路弄堂長大的王安憶,還是有著上海人的傲氣,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 以前住上海亭子間的阿叔往往都是身患絕技者,有兩把刷子。 魯迅就是。 現在的上海還有設麽能代表這個城市的精髓呢? 海納百川,那是正因為沒了自己的特色,才鼓吹自己的拿來主義。 王安憶的立場,讓不少人肅然起敬, 一個有獨立人格的文藝家,她得作品起碼是不差的。 最起碼具備了創作出偉大作品的基礎。

“唱紅打黑聲勢隆,舉國翹首望重慶。
白蛛吐絲真網蟲,黑馬竄稀假憤青。
為文蔑視左右黨,當官珍惜前後名。
中流砥柱君子格,丹崖如火照嘉陵。”

這首慘不忍睹詩的作者,大讚薄熙來治下的重慶,哪裏有一點風骨可言。 文人失其根本,其人就完了,其作品也就汙了讀者的眼。 這位詩作者最近剛得了諾貝爾獎。 還是莫提他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