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法德/劇情][O女侯爵][RMVB-461M][德語/中字][候麥作品]UPL

(2007-12-12 23:48:56) 下一個






◎ 片  名:O女侯爵 Die Marquise von O (1976) IMDb:0074870
◎ 類  別:劇情/曆史
◎ 導  演:埃裏克·候麥 Eric Rohmer
◎ 編  劇:埃裏克·候麥 Eric Rohmer, 海因裏希·馮·克萊斯特 Heinrich von Kleist
◎ 主  演:Edith Clever .....Marquise
      布魯諾·甘茨 Bruno Ganz .....The Count
      Peter Lühr .....Marquise's Father, The Colonel
      Edda Seippel .....Marquise's Mother, The Colonel's Wife
      Bernhard Frey .....Leopardo
      Otto Sander .....Marquise's Brother, The Forestry Master
      Eduard Linkers .....Doctor
      Ruth Drexel .....Nurse
      Hesso Huber .....Doorman
      Erich Schachinger .....General

◎ 其他中文片名:侯爵夫人/侯爵夫人之死/O侯爵夫人
◎ 其他外語片名:Marquise d'O..., La (France)/The Marquise of O
◎ 時  長:98 min
◎ 地  區:法國/西德
◎ 語  言:德語

◎ 簡  介:


      侯麥在他將自己的《六個道德故事》搬上銀幕後,改編了兩部古典文學作品,《女侯爵》和《柏士浮》。如同十九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油畫的高貴與冷峻,兩部影片都有種畫布上繪染色彩的真實感

      本片根據海因裏希·封·克賴斯德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在18世紀的意大利,拿破侖時代,俄國軍隊正在攻打一個德國貴族的城堡。一位女侯爵在戰亂中被一位俄國軍官所救,但在昏睡時又遭到這名軍官的強奸。事後,她懷了孕,家裏人不容她。於是她隻好登報尋人,請這個人來認領她腹中的孩子。後來那位軍官前來盡義務,與她共結連理。但婚禮後立刻分居。


◎ 關於影片:

      影片根據克萊斯特小說改編,簡潔,優雅,低調,是一部溫柔敦厚的古裝劇。注意:本片跟著名的薩德侯爵或O的故事毫不相幹。本片獲得第29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電影截圖☆☆☆















引用:

評論:《女侯爵》:侯麥的彩繪油布



侯麥的達維式畫筆

  侯麥在他將自己的《六個道德故事》搬上銀幕後,改編了兩部古典文學作品,《女侯爵》和《柏士浮》。如同十九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油畫的高貴與冷峻,兩部影片都有種畫布上繪染色彩的真實感,後者更是將畫布變為內景,它以溫克爾曼“高貴的單純和偉大的靜謐”為標準,摒棄直覺式的感性色彩,用溫厚而潤澤的筆調繪出一幅十八世紀的風情畫。《女侯爵》則是侯麥在質感影像方麵的另一次嚐試,盡管《女侯爵》的外景是選取巴黎周圍小鎮實景拍攝的,但內景依然沿用了油畫般的布景恢複巴黎上層社會的家庭布局,這種精煉、合理的藝術格調讓自此以後的侯麥影片中少了繁縟豪華的、充滿脂粉氣的羅可可氣質,應運而生的是一種內在力量主導下色彩的恰如其分。

  從《女侯爵》中的人物我們可以看到路易·達維油畫的影子,少了達維左派的鋒利和尖銳,侯麥的影像更為平和、穩重。女侯爵的原型就像達維的《雷卡米埃夫人像》中所描繪的那樣,她們都身著羅馬式長袍,臥榻上熟睡的女侯爵瑪奎斯也有著美貌與聰穎,與達維畫像色彩與形體和諧相似,侯麥影像中女侯爵的肖像呈現出一種高雅古樸的休憩狀態。我們好似回到了十九世紀的巴黎,浸染其中極具氣質的精致與淡雅。不僅在人物肖像塑造方麵,在場景的布置中,《女侯爵》也依然深受達維油畫的影響。影片中瑪奎斯被逼住進鄉村的莊園,我們依稀看到《巴黎盧森堡花園》一隅的景色,鄉間樸素而自然的環境中溢出了空氣的明朗與清新。

  侯麥曾經承認自己是巴讚(Bazin)的忠實信徒,他的畫麵之中氤氳著一種一脈相承的氣息,是絲毫不會被剪輯割裂的內在流動感。2001年侯麥的作品《貴婦與公爵》曾經帶給我們透視的快感,遠景的建築以及前景攢動的人物構成了惶惶不安的氣氛,街頭醉鬼、肮髒的流氓帶來視覺的壓迫感,看似開闊的遠景卻好似一個封閉的房間,或許,侯麥的場景都是在重複小場景,重複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與《貴婦與公爵》不同,甚至有些背道而馳的是這部《女侯爵》,它應該算是侯麥影像的見證人和辯護者,阿爾蒙多斯(Nestor Almendros)的攝影讓侯麥的巴讚化影像得以完美的表現。光線在房間與花園之間自由地流動,風在蒹葭之間遊走,一幕幕畫麵翻動,在動與靜的交錯中完成了空間與時間的交融。

  正是影像的質感才讓本片的感情流動真摯可信,它推波助瀾得將《女侯爵》推向了76年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也是眾多侯麥電影中最具侯麥氣質的影片之一。


馬奎斯的感情世界

  巴黎日常生活的情景及其郊外的小鎮,是侯麥電影裏的一道永恒的風景。沒有大悲與大喜,也沒有大起與大落,他的影像中有的是一份看透世情的老練與細致入微。《女侯爵》一如他電影中所共有的簡約,令人會心一笑的細微觀察和字字珠璣的對話依然還原著本色的生活。

  女侯爵馬奎斯(Marquise)已經守寡三年。這樣的婚姻在她看來是一種撕裂,那是不能不感覺到的痛。意外結識英俊瀟灑的俄羅斯伯爵列特裏特讓她重新點燃愛情的螢火,原本他們可以如願進入婚姻的殿堂,但又一次意外讓整個侯爵家庭的和諧和與伯爵的訂婚成為泡影。一段尋親和尋愛的征途從殘酷開始,又以平淡結束。

  在馬奎斯被確定懷孕之前,列特裏特的出現打破了她在前夫死後所立的誓言。當她所企盼的一個完美的男子在父母麵前求婚時,她內心的模棱兩可與猶豫不決並不如外表所表現的那麽冷峻和堅決。她不自覺地從椅子上站起來依偎在母親旁邊暴露了她希望找到另一個人生歸宿的意願,她眼神霎那間流露出的閃爍其辭成為她向心儀愛人示好的佐證。在她看來,擁有天使般麵容的伯爵是完美的象征,他年輕、高貴,並且從一群強盜手中挽救了自己的貞節和清白,這些都是俘虜女人的致命誘惑。接受誘惑與堅守誓言之間孰重孰輕的較量很快便演化為一種“權權”交易,父親答應在伯爵完成自己的任務後就把女兒嫁給他。

  其實,接受誘惑還是堅守誓言在女兒看來是分處天平兩端的載物,馬奎斯一方麵迷戀眼前這個完美的男子,一方麵對這種完美有種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一方麵源於上次婚姻帶來的殘缺感,種種跡象表明她還沒有從上次婚姻恢複過來;另一方麵,她也害怕這樣的結合會讓原本完美的形象中摻入瑕疵。周國平曾經所過,這種建立在“幻想基礎上的藝術性婚姻”是脆弱的,不可靠的。我想,所謂的“藝術型婚姻”就是這裏的“完美型婚姻”吧。事實上,脆弱的到來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馬奎斯意外的懷孕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兩個人之間突然冒出來一個 “子虛烏有”的人物,這個人物或許是伯爵自己,或許另有其人。馬奎斯刊登在報紙上的尋人啟事已經暗示了盡管她仍然愛著列特裏特,但她仍然選擇拒絕完美,拒絕破壞列特裏特的完美形象。

  女人在麵臨突如其來的愛情時,總顯得措手不及,所以才來得那麽多的追悔莫及。馬奎斯選擇了放棄,是主動地向現實逃避。在夢想與現實麵前,有些人會為了夢作執迷不悟的奴仆,有些人會為一次的碰壁回歸現實;很顯然,馬奎斯屬於後者,但她在麵對變故後微妙的感情變化很難說是一種感性妥協還是一種理性選擇。當列特裏特在3號11時出現在侯爵家裏的時候,伯爵天使般的麵容在馬奎斯眼中變得卑劣、低俗,她無法接受這樣一個完美的人對自己做出這樣的汙辱,在拯救了貞潔後又殘忍得將它破壞;因此,馬奎斯寧願去接受母親的謊言,接受自我欺騙的雙重欺騙。

  雖然影片的結尾在女侯爵父母的一再撮合下歸於平靜,但女人心理微妙的變化再次展現出侯麥電影氣質中波瀾不驚後的隱隱作痛。戲劇性的變化在閃念之間發生讓我對感情之捉摸不定仍心有餘悸,當我還在回味那個關於天鵝的故事時,影片嘎然而止。

  就像感情事件本身的不可超脫一樣,侯麥的影像語言有種文字的曖昧性,看似瑣碎的感情片斷卻無時無刻不在映射著生活的繁複結構。《女侯爵》作為侯麥“道德故事”係列和“喜劇與諺語”係列之間的影片,它謝絕了從意識形態高度對人物感情世界提出批判性觀點,也少有女性視角的溫情敘述,而是以冷靜達觀的調子鋪設掩藏在人物表麵下的情感路程。在人類情感道路上三岔路口上,走錯一部都會墮入迷城和漩渦;在麵對紛繁蕪雜的感情世界,一切都是不可知也無法預測的。或許……

  ……街頭偶遇帶來命運,陌生人那裏藏有神秘,本性難以確定,明天該會怎樣?

UPL下載鏈接: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CW7X7NWS/ONHJ.part1.rar.html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7NDXS9TR/ONHJ.part2.rar.html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9IUH2FXY/ONHJ.part3.rar.html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F2I5NUOK/ONHJ.part4.rar.html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CEFB7D52/ONHJ.part5.rar.html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