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就”溶入主流社會”而感

(2006-11-01 16:09:12) 下一個

很詫意地看到博客小放的雜文我的理想生活化做一碗炸醬麵引發了眾多讀者的各種感慨,很明顯他的觀點觸動到了一些敏感的神經。

說到溶入主流社會,文學城內的觀點大多出自在美華人,很少聽到歐洲這邊的聲音。在英國學習社會心理學的我,覺得有必要趁此機會談談我的看法。

兩個關鍵詞:“主流社會”和“溶入”

對美國主流社會的定義及可以說簡單,也可以說很複雜。之所以簡單是因為大家都認可的典型的美國夢:自由社會,那怕白手起家,隻要經過一番苦幹都可以成為財富過人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複雜,是因為美國一個典型的移民社會。在統一的美國夢的表層下,流動的是來自各個不同國家地區種族的移民不同的風俗文化和生活習慣。

既然是移民社會,溶入就應該不難。當然語言很重要因為順暢的交流是溶入的必要條見,但是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道歉,卻是大可不必。溶入需要在適當的時候隨鄉入俗,但是不等於一定要否認和放棄自己的過去。生活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對與所謂的寄居社會看法比較磨棱兩可,一方麵需要溶入主流社會,一方麵又要照顧多少年來形成的中國習慣。各種習慣中,飲食方麵的需求最為突出,畢竟中國文化是以吃為重心的文化。中國人化在吃方麵的功夫和心思,實可謂世界領先。切不說小放的赤著膊蹲在地上吃炸醬麵啃生蒜頭的一幕是否具有代表性,但是那種隻能從吃中得到的琳漓盡至的快感的經曆卻是很中國化的。

傳統的中國觀念對於所謂的洋人以及洋人社會的看法一向是很矛盾的:雖然骨子裏很是崇洋媚外,嘴頭上還是要盡可能地捍衛中國人的尊嚴。但是老主宗傳下來的這種看到洋人就底氣不足自認低人一等的條件反射,實際上是把洋人神話了的結果,大家一定看到了,所謂的金發碧眼高鼻子的典型洋人在國外實屬少數民族。

還有就是階級,在美國可能不夠明顯,但是在英國就不一樣了。主流社會按階級可以分成好多層,大致說來有:工人階級(足球流氓之類),中下,中層,中上階級,明星另類(看情況分為有品味的明星和被嘲諷的明星,小貝和麥當娜就屬於被嘲諷一類),和貴族皇室階級。階級不單單是按受教育層度和收入多少來劃分的,更重要的是對精典文化的理解和欣賞層度。精典文化包括古典音樂,歌劇,戲劇,油畫,有深度的幽默,文學創作,電影,電視節目等等。所謂深度,是由一批公認的資深批評家討論後決定的。英國的批評家是牙尖嘴利,令文人藝者最為畏懼的一族。不是我偏向英國,但是經常可以看到英國批評家有理有據,靈牙利齒,口才一流地把很多美國流行文化批評為天真和浮淺。 

相比之下,中國的孫子兵法,中國古典文化對社會人生的哲學思考,卻是令英國批評家不地不對中國文化另眼相看的原因。很可惜古代中國和當代中國目前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

在英國,美食美酒也是文化修養之一。中國的飲食文化注重種類和花樣,英國的飲食文化和階級掛鉤,數量不用太多,品味和精道重於一切,當然還要有好酒相配。香檳一般餐前喝,紅白葡萄酒應食物的色澤,味道來搭配,講究很多,這裏就不一一例舉了。

總得說來,英國上等文化(這裏不談主流文化了,因為主流已經被美國化成淺薄和低俗了)尊重真才實學,看重文學藝術的成就(當代藝術不算)。感觀和精神上的享受絕對不可以流於浮淺,一定要是充分體現生活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的高水平文學藝術作品--時時刻刻在精力集中地思考人生,這其實是一種在平常人看來很辛苦的活法。

 當然,英文裏有句說法,"The choice is your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