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回國3月小住有感

(2009-05-16 19:36:46) 下一個
原本隻打算呆一個月的中國之行,在經過2次的延期後,變成了3個月的長假。終於在"小美人“(小美國人簡稱小美人)簽證過期的最後一天,踏上回美國的飛機。 


1.物價
話說我第一次到超市去買東西,零零散散,就2塑料袋,一結帳竟然就200多人民幣。這平時在美國用著美金數小,要是一次性要花個200對塊錢的話,可能車裏裝起來都是滿滿的了。所以這一下感慨特別深,特別是一把拖把,可能是自己10+多年沒在中國有買個拖把吧,當我看到收銀條上一把很普通的布拖把就要30多人民幣的時候。還真被嚇了一跳。 印象中這樣的拖把隻要幾塊錢來著啊,就是在美國也不過幾美金啊。什麽時候飛升到30多了,這物價可不是翻幾倍的問題啊。所以以後誰要問我覺得中國和美國有什麽區別的話。我總是首先提到物價問題,然後就不由自主的拿這個拖把做例子。 
以前有國人到美國來。買東西總是喜歡把價格乘以7的匯率結算成人民幣,然後就再給中國的價格比較一下就覺得太貴下不了手了,可是現在我回去買東西常常是把中國的價格除以7,計算成美金,給美國的價格已比較,我就覺得太貴,買了還要嗨喲嗨喲大老遠抗回美國去不說,而其質量還沒有美國的好,然後就下不了手了。 真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啊。 最後我回美國的箱子裏基本上都是給小珠珠買的書啊,dvd啊,學中文的圖片啊啥的。 僅有的幾件我買給自己的衣服都是我在街上那種小店裏淘的便宜貨,但是樣式比較新款一點。就為這幾件衣服還差點被俺家人以為俺在美國的生活有多麽的“水深火熱”呢。嘿嘿,連他們自己都動不動就上那商店裏去一買衣服就是幾百幾千的,我這“海外半個美國人“還好竟上街邊小店裏淘幾十塊錢的便宜貨。想要給他們解釋我真的不覺得花那幾百幾千的的在大商店裏的那東西值得我搬回美國的道理吧,又覺得有點對他們”太深奧“,難以理解,幹脆就不理會了,嘿,他們想什麽就是什麽吧。

2.那同一首老歌
回去了,還留在家鄉的老同學自然是要聚聚的,吃吃喝喝完了,娛樂活動還是需要的。特別是有幾個同學對唱卡拉OK特別感覺好,所以一般吃完飯後,就他們幾個叫嚷著要去K歌,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喝高了就是要去吼幾嗓才舒服,而其喝高了,平時說不出來的話隻有靠歌聲來表達了。暈哈,我當初想,我這呆在美國鄉下的老農民,離開祖國繁榮的歌壇也是有好幾個年頭了,除了當初俺青春時候會唱的歌外,近幾年流行的歌俺可是一個都不會,當紅的歌星也是一個都不認識啊,你這拉我上KTV去唱歌,不是明顯”欺負“俺這農民,給你當忠實的聽眾啊,不中,俺不去的。 但是擰不過”大腿“啊,還是被拉了進去。 這一進去剛開始還矜持的想,嘿,我土,我不讓你們知道總成了吧,俺就坐這裏不點歌,聽你們唱,你們總不知道俺不會唱啊。 可是一聽音樂響起來,得,這歌怎麽這麽熟悉呢,再一聽,嗨。這不就是俺們青春時候最流行的歌嗎。終於看看俺手裏塞進來的點歌本一看,暈了,這敢情近10年的祖國歌壇正沒啥大變化啊,這歌本上的歌,百分之70,80還是那10年前的流行熱門歌。 在看看俺們的老同學們,就算生活在祖國歌壇的前沿,可唱的歌也還是俺們青春時候的熱歌。心裏那個溫暖啊,於是常常就有了仿佛又回到了N年前,我們都還是那青春年少的時候,聚集在街邊小小的卡拉OK店裏搶這話筒飆歌的時候,隻不過以前的簡陋的街邊小卡拉OK店,現在的是所謂的”豪華包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高英姬 回複 悄悄話 接著侃啊!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了啊?三個月就逛了一次超市?那不是白回去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