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鶴群》飛呀飛,飛翔在黃昏的天上

(2009-11-07 19:08:54) 下一個








《鶴      群》


拉·甘姆查托夫  作    詞
揚·弗倫凱爾    作    曲
薛      範      譯    配


有時候我總覺得那些軍人,沒有歸來,從流血的戰場,
他們並不是埋在我們的大地,他們已變成白鶴飛翔。

他們從遙遠戰爭年代飛來,把聲聲叫喚送來耳旁。
因為這樣,我們才常常仰望,默默地思念,望著遠方。

疲倦的鶴群飛呀飛在天上,飛翔在黃昏,暮靄蒼茫;
在那隊列中有個小小空檔,也許是為我留的地方。

也總有一天我將隨著鶴群, 也飛翔在這黃昏時光。
我在雲端像鶴群一樣長鳴,呼喚你們,那往事不能忘。

有時候我總覺得那些軍人,沒有歸來,從流血的戰場,
他們並不是埋在我們的大地,他們已變成白鶴飛翔。



這是一首前蘇聯歌曲,是一首堪稱戰爭年代陣亡將士的安魂曲。但這安魂曲不是森嚴的,而是抒情的,字裏行間滲透著人們的感恩之情和永恒的紀念。陣亡的將士們——他們變成了白鶴飛翔……

1969年,離開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已經多年,人們早已過上了平靜的生活:生產勞動、和心愛的人一起唱歌跳舞、對未來滿懷希望。

那一年,著名作曲家揚•弗倫凱爾根據一首詩歌創作了歌曲《鶴群》,表達對於戰爭中陣亡將士的懷念。

歌中唱到:“有時候,我總覺得那些軍人,從流血的戰場沒有歸來,他們並不埋在我們的大地,他們已變成仙鶴飛翔。

也許有一天我將追隨鶴群,呼喚你們,那往事不能忘”。深沉憂傷的曲調,優美婉轉,悠長綿遠,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房,隨即廣為流傳。

關於這首歌的創作經過,作曲家這樣寫道:“有一回,別爾涅斯(前蘇聯著名影星和歌星)打電話給我,在電話裏念了一首詩,

那是拉蘇爾•嘎穆紮托夫(1923——,著名的達吉斯坦族詩人,前蘇聯國家文藝獎金和列寧文藝獎金獲得者)的作品,登載在《新世界》雜誌上。

別爾涅斯要我為這首詩譜曲,我寫了好久,歌曲還是沒有搞出來。我感到苦惱,一直在考慮。終於想出用無詞吟唱引出後麵的歌聲,用音樂語言表達我所感受和理解的詩的形象和情緒。

我立即打電話把別爾涅斯叫來,我和小女兒彈著吉它唱了《鶴群》。別爾涅斯聽完了大叫起來,開始逐字逐句認真學唱,當時他正抱病在身。”

《鶴群》第一次演唱是在《共青團真理報》舉辦的戰場老兵的傳統見麵會上。當時科涅夫元帥和其他蘇軍高官也在場。

一曲終了,場內久久一片寂靜,而後科涅夫元帥含著眼淚緊緊擁抱演唱者別爾涅斯,連聲說:“謝謝!謝謝!”。

這是一首非常優秀的歌曲,無論從歌詞、從旋律。在悄聲吟唱中,在和聲小調憂鬱傷感的音樂色彩中,每一個樂句,隨著歌詞語言的變化,呼喚著亡靈,追憶著往事,從心底裏唱出:“我在雲端像鶴群一樣長鳴,呼喚你們,那往事不能忘”,誰聽了,不打動心懷?


























450) this.width=454" ="java:if(this.width>450) this.width=18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257486380.mp3 autostart="true" loop="1" volume="100" type="video/x-ms-as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