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雪域神舟天路行》之三(德令哈——察爾汗鹽湖)ZT編輯

(2008-02-17 20:40:25) 下一個

《雪域神舟天路行》之三



關角隧道
過了剛察縣就漸漸離開了環青海湖牧場,到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著就會通過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海拔最高的隧道——關角隧道,關角隧道海拔3690米,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修成前,這裏曾為中國海拔最高的隧道。

關角隧道
關角隧道工程前後曆時30多年,除停工的13年外,正式開挖建設5年半,而整治病害耗時9年多, 其隧道地質構造之複雜、氣候條件的惡劣和病害的嚴重為隧道史上罕見。

關角隧道當年施工情景
過了關角隧道,植被更加稀疏了,隱隱呈現出戈壁的景致。經過烏蘭縣時又現出大片的農田。過了烏蘭縣,一直和鐵路相伴的315國道就分開了,直到下一站德令哈市。快到德令哈時可以見到一些零零星星的小鹽湖:柯柯鹽湖、尕海等,再往前就看見車窗外市郊數萬頃的良田和道道林帶翠綠一片。

德令哈街景
德令哈
德令哈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部,距西寧530公裏,西距格爾木387公裏,海拔2982米。“德令哈”蒙古語意為“金色的原野”。 德令哈解放前是青海蒙古族封建王公的駐牧地,僅有40多戶人家,1萬多頭牲畜。

夜晚的德令哈
德令哈街邊小吃攤
今天的德令哈已經變成一座現代城市。奔流不息的巴音河象一條美麗的銀色飄帶,在城市的胸前悠然而過,把這座城市澆灌得人美草旺,欣欣向榮,使它成為柴達木盆地裏麵一塊稀有富饒的綠洲。

德令哈的巴音河
神秘魔鬼城
距離德令哈不遠,是一片風沙雕琢出來的雅丹地貌,方圓幾百公裏。每到春夏時節,從雪山和沙漠上吹來的風就在裏麵奔騰咆哮,仿佛千軍萬馬作戰似的,恐怖得很;據說很早的時候有人在附近牧羊時,突然從裏麵刮出一古黑乎乎的旋風,牧羊人正要把羊趕走,從風裏倏的伸出幾隻毛茸茸的長爪,把最肥的幾隻羊抓起來就旋回去了。

雅丹地貌
還有人到裏麵追野生的藏羚羊時親眼見過一個通身雪白的怪物,坐在風圈的中心,那旋風就在怪物周圍嗚嗚的怪叫,真是飛砂走石啊,一轉眼,藏羚羊就被旋進風圈裏不見了。後來當地人就把這裏稱作“魔鬼城”,一年四季沒人敢進來,因此更加神秘,也更加荒涼。

克魯克湖景區
出了德令哈約40公裏便是懷頭他拉草原,火車從克魯克湖和托素湖之間穿過。這對“情人湖”間有一條小河貫通,但克魯克是水美草肥的淡水湖,而托素湖卻是湖岸寸草不生的鹹水湖,讓人百思莫解。

克魯克湖
克魯克湖為遊人建造的亭子。
夏秋季節的克魯克湖,夕陽映在湖麵,湖中五彩繽紛,與湖岸的野花牧草、岸邊覓食的牛羊、鳥島棲息的候鳥構成一幅迷人的畫麵……

克魯克湖
托素湖
神奇托素湖
托素湖在“魔鬼城”以北兩公裏處, 是一個鹹水湖,麵積不大,風景不好,但卻是周圍幾百個湖泊裏最神奇的。托素湖畔有什麽呢?是一望無際的幹燥沙漠,沙漠上有嶙峋古怪的裸露怪石,有的象人體,有的象臥牛,有的象城堡,有的象炸彈,有的象羽毛球的球拍。不僅如此,沙漠上每一陣風暴吹過湖岸,怪石就會變化。白天看還是幾個巨人啊、怪魚啊、海星啊什麽的,等夜裏旋風吹過第二天再看,原來的怪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燈塔啊、人頭啊、煙鬥什麽的。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風暴過後還會從沙丘裏露出一些不知幾百上千年的鏽跡班駁的鑄鐵物件來,什麽類似摩托車的消音器、什麽酷似飛機的升降輪、什麽廢棄的挖掘機鏟鬥,誰也不知道這沙漠下麵究竟埋著多少秘密,埋著多少神奇。

托素湖日落
吐穀渾的傳說
離開可克魯克湖和 托素湖向南30多公裏,有一片崇山峻嶺。大山腳下是一個古老的鎮子,名叫考肖圖,到底是蒙語還是藏語,已經老的無從查考了,但這周圍的人都知道,考肖圖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經常有神秘人物到來的地方。附近的人們還知道,很多陌生人來到這裏是奔著山腳下的古墓和古墓裏那部價值連城的“金經冊”來的。可是“金經冊”什麽樣子,在古墓的什麽位置,到底有什麽功能也是沒有人能說清楚。1700年前,鮮卑族慕容部落的一隊人馬穿越河西走廊,來到遙遠的德令哈,在雪山湖泊中繁衍生息,首領叫作吐穀渾。後來這個部落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國度就設在考肖圖,可是隨著蒙古人的入侵,吐穀渾漸漸的衰落,漸漸崩潰,終於在200多年後亡國,留在山腳下的古墓群就是吐穀渾王室的喪葬地。時代的傳說,說有一本金鑄的吐穀渾經卷,裏麵藏有吐穀渾人的財寶圖,誰得到它就將成為世界上富有的人。但是吐穀渾1000多年來,傳下了一隻神秘的守墓隊伍,他們神出鬼沒的生活在茫茫的雪山和高原森林裏,在暗中守護著他們祖先的寶貝。民國時期,幾個英國的探險家從敦煌掠奪了石室遺書後,從青海往俄國去,途中聽說考肖圖有這樣一個天大的秘密,預謀到古墓裏探險尋寶。可是也就在一夜間,幾個探險家都被人神秘的殺死在驛站裏,人頭卻被懸掛在鎮子的外牆門上。人們傳說是那隻來無蹤、去無影的守墓隊伍幹的,殺完人後就又隱藏進茫茫雪山了。從此,吐穀渾人的古墓和墓裏的“金經冊”就徹底成了一個謎。


一年又一年,許多秘密逐漸的被人淡忘,許多的奇跡又把人們的記憶從曆史的長河裏喚醒。為著生活匆匆忙碌的人們,很少去星羅棋布的湖泊和滿眼荒涼的沙漠看看。山裏的牧民和湖裏的漁民有時候會把傳說和驚奇帶到城裏,關於“魔鬼城”,關於吐穀渾,關於鐵管道和怪石像,總有新的版本流言一般掠過人們的耳朵。歲月的風,年複一年的從昆侖山上吹來,吹過“沱沱河”,吹過柴達木,吹過托素湖,吹過大砂岩,一直吹到千裏萬裏遠的內地去。

鐵路出了德令哈後,沿途完全是一片戈壁荒漠的景象,很長一段都見不到人煙,隻有偶爾孤零零的幾座道班工的小房子。大部方地方都生有一些生命力頑強的荊棘,被稱為“駱駝草”,一叢叢互不相連,其間布滿尚不太厚的黃沙,遠處山脈起伏,山上隱隱現出血紅的色調,景象蒼茫渾荒,幸運時還可以見到一群群的野駱駝。

戈壁灘上的駱駝草
繞過鐵路左方的海拔4040米的阿木尼克山,鐵路開始向南行駛,在此之前一直是向西。215國道又漸漸與鐵路並行,從這裏再往前就是著名的察爾汗鹽湖了。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
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的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由於這裏氣候幹燥,年降雨量不及蒸發量的百分之一,一切綠色植物均難以生長,但卻孕育了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神奇鹽花。

浩瀚的湖麵如同巨大的寶鏡,放射出銀色或湛藍色的光芒,有時還會出現變幻莫測的“海市蜃樓”。
察爾汗鹽湖
鹽花
鹽花是鹽湖中鹽結晶時形成的美麗形狀的結晶體稱謂。鹵水在結晶過程中因濃度不同、時間長短不一、成份差異等原因,形成了形態各異,鬼斧神工一般的鹽花。
























鬼斧神工的美麗鹽花

這裏的鹽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狀若亭台樓閣,或像飛禽走獸,一叢叢,一片片,一簇簇地立於鹽湖中,把鹽湖裝點得美若仙境。

鹽花
鹽花
萬丈鹽橋
接下來就可見青藏線最壯觀的景象之一—“萬丈鹽橋”,萬丈鹽橋坐落在距格爾木60公裏的察爾汗鹽湖上,

萬丈鹽橋
是格爾木至敦煌的一段從達布遜湖上穿過的公路,橋的兩麵分別是東達布遜湖和南北霍魯遜湖。

萬丈鹽橋
萬丈鹽橋厚達15-18米的鹽蓋構成天然的鹽橋,全長32公裏,折合市製可達萬丈,因此人們稱其為“萬丈鹽橋”。

萬丈鹽橋
通過鹽湖的鐵路
這一段鐵路的路基完全由各種鹽的結晶體鑄成,是一種難得一見的奇觀。察爾汗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鹽湖之一,麵積5848平方公裏,鹽層厚約為2—20米,海拔2670米。據說湖中儲藏著的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多年。

在高原強烈的陽光下,鹽湖閃爍著迷人的光彩,白茫茫的、晶瑩光滑的鹽海一眼望不到邊,鐵路從此之上筆直平坦地架過,似夢似幻。

鹽橋申向遠方
在鹽湖上行使時,會經過格爾木鹽場和察爾汗鉀肥廠,這裏出產被譽為“鹽湖之王”的珍珠鹽,也是中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年產100萬噸。

察爾汗鹽湖上的采鹽船
播放曲目
1高原紅—阿佳
2獻給阿媽的歌—米線
3康巴漢子—亞東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