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esto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拉賓演奏-克萊斯勒的《中國花鼓,維也納綺想曲》

(2007-02-18 20:00:58) 下一個

[ZT] Michael Rabin 拉賓(1936-1972)  美國小提琴家,4歲從父母學琴,有神童之稱,9歲進朱利亞德音樂學院,是加拉米安的得意門生.1947年還不滿11歲就作首次職業性公演,1949年在美國音樂俱樂部聯盟舉辦的音樂比賽中獲一等獎,1950年兩次與美國國家交響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獲輝煌成功,從此引人注目.拉賓的演奏,音色濃烈,富有激情與動力感.他演奏的帕格尼尼、維尼亞夫斯基、伊薩伊,是他激情與輝煌技巧的結晶.拉賓成名後,很快就染上毒癮,因吸毒而引起神經係統疾病,因神經係統不平衡而英年早逝.

節目:
1. [ZT] 《中國花鼓 Tambourin chinois 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 1875-1962) 作於1911年,是題為《原作》的十三首小提琴小品中的第三首。這是具有東方風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萊斯勒對中國的民間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美國西部城市舊金山旅行時,曾欣賞過當地中國移民表演的“華埠音樂”。克萊斯勒有感於中國藝人的演奏, 於是選用了花鼓的前奏創作本曲。 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東方旋律作曲時,總是采用速度徐緩的曲調,亦即東方風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這首曲子則突破“徐緩平板”的模式,而采用了急速、華麗的細膩旋律,以及快速的節奏,既充分發揮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繪了中國民俗中迎神大會上熱鬧、喧囂的歡樂氣氛。全曲演奏時間約為三分半鍾。克萊斯勒曾在1923年訪問中國,並在上海等大城市舉行了個人演奏會,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這首《中國花鼓》。
樂曲采用ABA結構寫作,A段模仿中國鑼鼓節奏,熱烈歡快;B段轉為抒情沉思的徐緩段落,與A形成對比;再現部A。
2 《維也納綺想曲 Caprice viennoi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