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貓:對付報紙,他們是這麽幹的(轉載)

(2014-06-12 21:03:30) 下一個

 

2014-06-13 挖曆史 挖曆史

 

1785年,英國《泰晤士報》出版。當時的英國政府不願意有這麽個報紙整天念叨自己,可又找不出不讓它出版的理由,就想了個辦法:收稅。每出售一份報紙,收稅四便士。稅一重,報紙售價就上去了,一般群眾看不起了,發行大受影響。不過攤販們也有自己的辦法。你限購是嗎?那好,我不賣了,出租總行吧?租一份報紙看,隻收費一便士。

 

  對於這種做法,英國政府的態度是什麽呢?重罰。對出租報紙者課以罰金50英鎊。

 

  至於沙皇統治下的俄羅斯,做得就更過分了。有的報紙鼓吹無政府主義,支持虛無黨,政府經常命令軍警幹涉,拘捕報紙主筆,不少人還被流放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去。

 

  這些事情,都是清朝末年中國的報紙刊登的。1903年12月2日的《新民叢報》說起這些事,評論道:“今日中國政府,時時有禁阻新聞紙之事。然此等舉動,非獨中國有之,昔日各國,亦多有類此者。而從今日文化發達之後,追思當日政府之狀態,實多有可笑者。雖然,文明高下之程度,則固可由此而見也……特在英國,則已成為笑談既往之逸事,而在中國,則猶視為正當不易之政策。”

 

  每當有社會大變革要發生的時候,媒體就特別繁榮發達,清朝末年也不例外。清朝的報紙有好幾種,一種是官辦的“官報”,由各地政府出資創辦,基本都是官樣文章,甚至不講究文法,毫無可讀性,被稱為“三無報紙”(無新聞,無評論,無副刊)。還有一種,是民辦的報紙,經常受到打壓,不過往往也有官僚在幕後支持。再有一種,就是洋報紙了,大股東往往是洋人,政府輕易不敢動,說些過分的話,政府也隻好忍著。這裏麵辦得比較有名的是《萬國公報》。據說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時,在光緒皇帝住過的宮中發現了整套的《萬國公報》,這讓報社大受鼓舞——你們瞧瞧,我們報紙的讀者都是誰!

 

  對付民辦商辦的報紙,清政府可是厲害多了。1905年,北京的《中華報》獨家報道了在天津的北洋軍務處秘密處死康梁同黨的消息,讓袁世凱大為震怒,立馬查封了這家報紙,罪名是“妄議朝政,捏造謠言,附和匪黨,肆為評論”。報人杭辛齋被遞解回原籍,彭翼仲被發配新疆,監禁十年。

 

  這個狠勁兒比沙皇一點都不差吧?

 

  還有更狠的。1903年,清朝正和沙皇密談《中俄密約》,結果這事兒被天津的《新聞報》捅了出來。慈禧大怒,將31歲的記者沈藎拿到刑部,判斬立決。因為正趕上慈禧生日,砍人不吉利,又改成杖斃。為此刑部還特製了大板子。沈藎被打到二百多板子的時候,已經“血肉飛裂”,“骨已如粉”,板子打上去都沒聲音了。打完了,大家都以為他死了,沒想到沈藎念叨:“我怎麽還沒死啊……”最後,還是用繩子絞死了他。

 

  情況如此詳盡,是因為自沈藎被捕之後,天津《大公報》就一直在追蹤報道此事。沈藎的慘死也導致中外輿論鼎沸,清政府的形象瞬間崩壞,各國公使夫人們見到慈禧,也總說沈藎冤枉,弄得老佛爺頗有悔意。沈藎是第一個被政府處死的記者,此後沒有人再受到這樣的酷刑,當然,監禁、流放、罰款還是絡繹不絕的。

 

  為了保護自己,當時國內的許多報紙都會想辦法找個洋靠山,讓洋人入股,或者在租界辦報。這樣相對安全一點,但請注意,隻是相對的。

 

  上海租界裏有一份報紙叫《蘇報》,向來激進,在章士釗當了主筆之後,不僅發表了鄒容的《革命軍》,還發表章太炎的文章,把光緒皇帝都給罵了。它就是再有背景,朝廷也坐不住了,和租界談判,最後由西捕出麵抓人。最後,章太炎被判了三年,主動投案的鄒容卻病死獄中。

 

  這件事情和沈藎案的時間差不多,可能是因為涉及租界吧,好歹是有法庭審判了。

 

  當然,對付報紙,清政府還有特別的辦法,比如出錢。1908年,上海道台蔡乃煌就幹過這樣的事情。他的辦法是兩個,一是自己出資創辦報紙,貌似民辦,實則官辦,占領輿論陣地,出現“不同聲音”;二是出資入股或者收購民營報紙,然後利用出資人的影響力,讓這些報紙轉向。不過這種“文明”的辦法隻對瀕臨生存困境的小報管用,對大報也不靈。後來,蔡乃煌的靠山端方,因為派人在慈禧和光緒的葬禮上照相,以“大不敬”罪名罷官,蔡乃煌也受牽連被撤職,他的滲透計劃也戛然而止了。

 

  想控製輿論,還知道投資,算是一種進步吧。連錢都不投,就想讓別人聽自己的,那就太霸道也太愚蠢了,更和現代文明不沾邊。

 

【資料來源:《視野》雜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