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 宣教士明恩溥於初建中貢獻突出 (圖)

(2011-06-30 12:41:37) 下一個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 宣教士明恩溥於初建中貢獻突出

來源:福音時報 | 編輯:王正路

核心提示:今年,中國最傑出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迎來百年校慶,台灣著名教會曆史學家魏外揚近期發表的《明恩溥——促成留美風氣的宣教士》一文,描述“清華學堂”(亦名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後改名為清華大學)這所極具曆史意義的學校背後,美國宣教士明恩溥等人的貢獻。

(福音時報) 2011年4月29日,中國最傑出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於北京、台灣新竹兩地皆舉行隆重的百年校慶。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曾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
清華學堂舊照
福音時報--基督教資訊
4月24日,在清華大學主樓前,師生校友代表齊聚一堂。(圖:新華網)

據稱,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受西方基督教文化影響深厚。近日,台灣著名教會曆史學家魏外揚近期發表的《明恩溥——促成留美風氣的宣教士》一文,描述“清華學堂”(亦名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後改名為清華大學)這所極具曆史意義的學校背後,美國宣教士明恩溥等人的貢獻。

1906年3月6日,明恩溥到白宮建議美國總統羅斯福將中國清政府的庚子賠款退還一部分,專門開辦和津貼在中國的學校。1907年明恩溥發表《今日的中國和美國》一書,他在書中指出,應該多讓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去美國留學。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動下,羅斯福給國會提出了一個諮文,指出:“我國宜實力幫助中國厲行教育,使此巨數之國民能以漸融洽於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導學生來美,入我國大學及其它高等學社,使修業成器,偉然成才,諒我國教育界必能體此美意,同力合德,讚助國家成斯盛舉。”

1908年5月25日,美國國會通過羅斯福的諮文。同年7月11日,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向中國政府正式聲明,將償付美國庚子賠款所得的半數,共計1160餘萬美元,退還給中國,作為遣送留學生赴美之用,每年派100名學生赴美留學,直到賠款退清為止。

為了培訓赴美留學人員,清政府於1909年6月專設了遊美學務處負責考選學生出國留學,並於1911年在北京建立了清華留美預備校(後改名為清華大學),這所學校從開辦到1929年結束,共計派遣留美生1279人。一批又一批年輕學子從封閉的國度走向世界,他們中間湧現出眾多優秀人才,歸國後成為不同領域的精英。

魏外揚教授在文章中提到,明恩溥的明智和遠見,幾年前曾被國內一家知名報紙評為50位“對近代中國最有影響的外國人”之一。該報對他的評語是,作為一個美國傳教士,他熟悉中國的國情,了解中國民眾的生存狀況,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當的方式影響中國的未來。如今,在中國教育界和醫學界,用庚子賠款辦的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仍是公認的佼佼者。

1872年,明恩溥夫婦由美國公理會差派到中國北方。先是在天津,後來因為山東饑荒,被派往山東賑災,就此長期留在山東農村生活。《中國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與《中國鄉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兩書,足以說明他與中國平民百姓有深度的交往,對中國庶民文化有透徹的體認。

魏外揚教授寫到,“20世紀初年,多少中國學子在庚款的資助下,前往美國學習,然後回到祖國服務!他們帶動的留學美國的風氣,至今未息。這些發展,多少要歸功於明恩溥宣教士的先見之明。”

在眾多的庚款留美學生中,胡適是傑出者。他學成回國前,在日記上留下一句豪語,可以代表那一代留學生的心聲∶“如今我們回來,你們請看分曉罷!”多年後,他又將這句話改為∶“如今我們回來了,你們請看,要換個樣子了!”

魏教授在最後說:“壯哉斯語!但是在我看來,當明恩溥和他們那一代跨海而來的宣教士們踏上中國土地時,改變就開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