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轉載]光愛之家的故事:石校長和他的孩子們

(2011-01-27 18:45:28) 下一個

標簽:

轉載

施比受更有福。

 
               
 回歸光愛之源

             光愛之家的故事:石校長和他的孩子們

 

那清潔沒有玷汙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雅各書121

 

基督徒的人生是長途旅行,是一個丟掉過去的一切,包括理想、目標、執著、重擔等等,改走另外一條路的旅行。這趟旅行路途坎坷,充滿險阻,且至死方休;但同時它又極為精彩,在重重失敗和煎熬中,我們因信心而滿有驚喜與祝福,經曆脫胎換骨的更新,指於至善(不是於至善,因會不斷地進步),臻於美境,即天堂。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學校

不少城市家長在絞盡腦汁給孩子補充各樣營養,報著各樣充電補習班,作著望子成龍的美夢,希望孩子長大了有個安身立命之所時,在通州區,張家灣鎮,老張家灣內,石青華和他103個孤兒卻用信心創造了一個充滿光與愛的世界。在這裏,5-15歲的流浪兒和孤兒都親切地叫石青華爸爸。帶領我們參觀光愛學校的沈弟兄意味深長地說:這光和愛是白白是從上麵賜下的,石校長隻是用單純的信心去領受而已。石青華——光愛學校校長,103個流浪兒的爸爸,我們在芬必得廣告中略略見到過他獨自一人弓著身子為學校忙上忙下的身影,還有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學校。。。。。。。但有誰知道廣告背後那段令人傷心欲絕又刻骨銘心的故事?

 

2011122日,一個灰蒙蒙的平淡無奇的周六早晨,耶路撒冷星光的博主天生玄鳥,短歌行,AmazingGrace,未魚居和她5歲的女兒,還有她們教會的78位弟兄姐妹,及陳文姐妹參觀了光愛學校。北方的冬季是寒風凜冽,但弟兄姐妹的心是火熱雀躍的。他們不顧路途之遙遠和天氣之寒冷,為光愛學校帶來奉獻,食物,鞋子,玩具及單張。

感謝神的恩典,不算未魚居教會DXJM的奉獻,星光10位弟兄姐妹就為光愛學校帶去3500元奉獻(附上收據)。

 

一場事故毀了一個家

在去通州的路上,沈弟兄向我們講述石校長的故事:這個光愛之家創辦於2004年,而故事要從1997年說起。 1997年底,家在安徽的石弟兄一家,被鄰居私存的大量煙花爆竹造成嚴重燒傷事故,妻子被燒得麵目全非,甚至無法下床。孩子的臉傷也非常嚴重,無法從嘴裏進食,石弟兄本人也傷勢嚴重。在這次偶然的煙花炮竹的爆炸中,在那一聲巨響中,原本的小康之家全部付之一炬。他們對幸福人生的期盼和憧憬也被摧毀殆盡。

靠著從親戚鄰居東拚西湊借來的錢,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開始了漫長的醫治過程。妻子和孩子在幾次手術治療後,情況並沒有好轉。無奈之中,石弟兄就背著妻子、抱著孩子來北京求醫。由於妻子燒傷嚴重,兩次手術後,已將家裏的積蓄連同親戚朋友的資助全部耗盡,無奈及無依無靠的情勢之下,石弟兄一家開始流浪。無論走到哪裏都無人敢麵對這家悲慘的故事和燒傷嚴重的臉,當時唯一能接納他們的就是教會。 在這樣一個世風日下,人心冷漠、弱肉強食的世界,遭遇如此不幸的家庭,他們的出路在哪裏?

 那時在北京有一個基督徒家庭,妻子是北京人,丈夫是美國人,他們收留了這一家人,他們一塊兒住了八個月。美國夫妻睡地板,讓石弟兄一家住床,並在香港教會內部為他們籌款治療做手術。他們對石弟兄說:將來你們的使命要比我們大得多。石弟兄當時覺得這些人看自己隻是個乞丐,是安慰自己而已,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將來的使命和命運如何?他回北京後也四處打工。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那些流浪兒非常善良,也不歧視和欺負他們。在探訪流浪兒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需要的不單是食物,而是一個家,就開始一個個地把孩子們接到自己的家中居住,孩子們也在石弟兄身上感到久違的親切感。他們租住簡陋的平房,來的流浪兒也越來越多。那個時候石弟兄還跟朋友們一起辦了一個幼兒園來養活這些流浪兒。

作為一個基督徒,他在走信心之路。他認為世界上最大的神跡就是愛。

 

上帝的恩典重建了一個家

感謝上帝的恩典。一家媒體報道了這不幸卻依然不離不棄的家庭,引起了中華慈善總會的關注。在慈善總會的幫助下,石弟兄一家結束了流浪生活,並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住院8個多月進行了恢複性治療。在妻兒住院治療的這段時間裏,傷勢較輕的石弟兄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他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賣蔬菜、水果、豬肉、在建築工地打工,任何一個工作機會他都不放過。

自從西安楊森芬必得廣告報道了石弟兄和103個流浪兒的故事後,石弟兄和光愛學校的名字不脛而走,政府和社會各界開始關注這個弱勢群體。雖然社會各界伸出援手,但真正托住這個學校的卻是上帝的恩典,及石弟兄對上帝的無偽的信心,對流浪兒童的清潔的愛心。

中華慈善總會的閻明複會長曾贈送給石弟兄一本書,講的是閻會長的父親閻寶航在抗戰時期收養流浪兒童的故事。他們夫婦很受啟發:有一天我們一定要回報社會給我們的愛。

    石弟兄曆盡千辛萬苦找到了依舊在大街上、高架橋下棲身遊蕩的7個流浪孩子,把他們帶在身邊。最初的日子是艱苦的,一家人和7個孩子一起擠在一個四合院的破平房院子裏,依靠石弟兄打工維持生活。日子一天天過去,石弟兄被越來越多的流浪孩子知道,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到了 “石爸爸”身邊。2004年,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石弟兄創立了光愛之家,專門收留來自全國各地的流浪兒、孤殘兒童、特困兒童,實行全免寄宿製。

      主持人張嶽說:隻有兩種人願意做這樣的好事,一是做了很多惡事後來發大財的人,他們試圖用行善來消惡。還有一種是有信仰的人。

 

白菜爸爸——初創的艱辛

最初,光愛學校的社會知名度還不高,全校隻靠石弟兄一個人。他們曾經吃了上頓沒下頓,曾經要做一整天的禁食禱告,也曾經一天隻吃一頓飯。大家曾經開玩笑說,既然叫光愛,說明他們窮得光剩下愛了。但石校長憑著信心堅持光愛學校來自光與愛的源頭。有這樣一個故事:光愛學校用煤量非常大,學校馬上就沒有煤了,孩子就要挨凍了。上午沒煤,下午就有人開著卡車捐獻了一車煤。

有段時間孩子們叫石弟兄白菜爸爸,因為他們的夥食基本就隻有白菜。

自己往前跑和背著大包袱往前跑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在神的國裏,背著包袱跑實在是一種神賜的恩典,在這個過程中神也格外加力量給人,賜的祝福也大。耶穌說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不是人能奉獻,是神給人恩典來奉獻。神不需要我們做什麽,神給我們機會做,隻是讓我們進入神的計劃。

有人說石弟兄做事拖遝。這點大家都很能理解,因為他一睜眼就100來個孩子,他是個得到格外恩典的普通人,而不是一個完人,一個聖人。

也有人說他多疑。其實並不是他多疑,而是這個社會信口開河,開空頭支票的人大有人在。不少人高喊著要捐贈,要奉獻,但真正落實在實處的並不多,而石弟兄也根本不依靠這外在的承諾,而是依靠從上麵賜下的信心和恩典,背著這些流浪兒一起走人生的路途。

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如果不是石弟兄曆盡人生苦難,在重大的壓力和苦難中,這所光愛學校很難維持下去。石弟兄的堅持和執著,不是因著他的意誌,他的理想,他的道德品格,他的忍耐,完全是神的應許和托付。

 

家喻戶曉的廣告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老師和他的孩子們的故事,經常有誌願者前來幫忙,捐錢捐物,義務給孩子們上課。去年秋天,一個在廣告公司工作的誌願者問石弟兄,希望給石弟兄和他的103名流浪兒拍一個廣告。

     石弟兄猶豫不絕了。他知道有不少人懷疑他的動機不純,懷疑他都是為一己之私立打著孩子的名義追逐名利。如果拍攝並播出廣告,有更多的孩子要來光愛之愛怎麽辦?現有的孩子還三餐不保,衣食無落呢。但若不做廣告,孩子們的溫飽就成問題。石弟兄的心為此七上八下,猶豫不決,學校也開了兩次工作會議,最終石弟兄斷然決定——拍廣告!

     廣告再現了光愛之家創業初期艱難場景,片裏,勾著背的石校長一個人樓上樓下跑著搬煤、做飯、講課、蓋房子、送孩子去醫院。 

出人意外的是,廣告打出去後,石校長和103位流浪兒的事跡家喻戶曉,被社會各界關注。石弟兄把拍廣告得到的20萬元也全部投入了位於北京通州校舍的租借費。從此之後,來自各地的誌願者和愛心企業也開始定向光愛學校捐助衣服,食物,教學設備。

石弟兄說:“我沒想到的是,廣告播出後,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誌願者太多了,最多的一天能自動來上七八百人,打攪了孩子的正常生活,不如換個地方,讓孩子們好好生活。 ”“我們可以餐餐吃肉了,孩子們每天都可以喝牛奶吃雞蛋了,我們還有一個很棒的圖書室,還有電腦房、健康屋、音樂教室,我們越來越像一個正規的學校。

 

感人的故事:

一個年輕的單身姐妹新近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著一戶人家——窮寡婦和她兩個小女孩。一天晚上,突然停了電。年輕姐妹趕忙從家中找出蠟燭點上。不一會兒,她聽到輕輕的敲門聲,她前去開門,才發現隔壁的一個小女孩怯怯地看著她。小女孩羞澀地問她:姐姐,你家有蠟燭嗎?年輕姐妹心想:“這個家真窮,連蠟燭都買不起。千萬不能借給她們,免得今後被她們依賴,常被打擾。”於是虎著臉對小女孩大吼:“沒有。”沒想到小女孩綻放出異常喜悅而開心的笑容,興奮地說:“姐姐,我就知道你沒有。”於是從懷裏掏出兩根蠟燭,踮起腳尖遞給她:“我們家不需要點蠟燭,這兩根蠟燭就留給你用吧。”年輕姐妹情不自禁地留下眼淚,一把把這個小女孩緊緊地抱在懷裏。

在光愛學校,施比受更有福的故事也在頻頻上演。這些流浪兒不單是接受饋贈,接受光愛,他們的目標是健康成長,努力學習,掌握一技之長,成為自食其力的人,造福社會,幫助他人。

短歌行和沈弟兄都非常感概這裏的孩子早熟懂事,非常敏感於別人的需要,生存能力很強,而且樂於助人。他們雖然曾經被遺棄,被輕視,被無端傷害,生活在社會底層,過著流浪的生活,但他們在光愛學校接受了正確而積極的教導和醫治輔導,從過去的經曆中走出,從一個受害者轉變成對社會和他人有用的人,從一個接受者轉變成一個給與者,從需要幫助的人轉變成幫助者。

沈弟兄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幾個孩子從學校逃走,在通州附件靠乞討就能養活自己。他們露宿橋下,網吧。。。。。石校長得知後就立刻去尋找他們,並把他們帶回學校,用不離不棄的愛心和包容讓孩子們重新走正路。石弟兄不是強迫孩子放棄惡,或是用權柄壓製惡,而是培養孩子裏麵的善,以善勝惡。國內的教育都是用壓製惡來消滅惡,而光愛學校這樣一個弱勢群體卻給孩子一個理念:以善勝惡。

流浪兒都是受過傷害的孩子,但他們在光愛之家經曆生命的轉變,變得正常懂事,自食其力,樂於助人。   

孩子最初來的時候都很沒規矩,說話大聲大氣,到處亂扔東西,教室裏也非常那個雜亂。但半年一年後,孩子們就變得安靜而有規矩。 

神的榮耀和愛是在默默之中,不是炫耀的,孩子們也在學習深沉的愛來榮耀神。

  

愛宴:

我們星光一行先是走馬觀花地逛了整個校園,並頗有興致地逐一參觀了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美術教室,計算機房,圖書館,廚房,男女生寢室,甚至連鍋爐房,存放取暖用煤的大空地,孩子洗漱的池子,男女公共衛生間也不放過。

每個校舍牆壁的側麵都塗塗畫畫地做成愛心牆。今天孩子們都在為幾個月才一次的愛宴興奮而忙碌地準備,寒冷的空氣也洋溢著歡快而令人激動的音樂。

所謂愛宴,就是孩子們一起吃飯,規則是彼此不許說話。你想吃什麽菜,不許說出口。你必須遞給別人吃,不許自己夾筷子往自己嘴裏送,而你想吃的東西也隻能別人遞給你。但是你怎麽知道對方想吃什麽呢?這就需要你對對方有一定的了解,並且你是要把自己最想吃、最愛吃的遞給別人。石弟兄通過愛宴讓孩子們學習愛人如己,我把自己最喜歡的給別人。

光愛之家就是用愛宴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教導孩子們什麽是愛。對幼小的孩子來說,愛從來不是理論上,教義上的東西,孩子所能理解的愛,就是我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給別人,別人也把最喜歡的東西給我。

愛不是表麵的,漂漂亮亮的。有不少人捐贈非常漂亮的禮物,但光愛學校真正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愛心,是具體的行動。據說有一個舞蹈老師,幾年來一直定期而堅持地教導孩子舞蹈。現在的光愛學校特別需要委身的美術教師,鋼琴和器樂老師。特別感動的是,今天有一位野外攝影的誌願者來給孩子們講解野生動物的圖片。小孩子是看得津津有味。

光愛的孩子喜歡用做的方式表達愛,而不單是交談。

 

光愛的傳遞

臉蛋紅撲撲,眼睛閃著調皮和靈氣的藏族小女孩,帶著我們進到一個別有情致的房子。與簡單而而略帶腳臭味兒的男生宿舍一樣,門口的櫃子上整整齊齊地排著一雙雙鞋子。同樣是大塊剝落的牆皮和有漏洞的牆壁卻貼滿了女孩子喜歡的圖畫,或是女孩子心靈手巧的手工和塗塗畫畫。。。儲藏衣物和雜物的舊鐵皮櫃子上麵也貼滿了女孩子喜歡的芭比娃娃貼畫。疊得有棱有角的綠色行軍被旁邊也躺著粉色或是紅色的書包,暖水袋和毛絨玩具。但與之完全不同的是,床鋪之間用薄薄的白紗掛起兩道別致的閨門,藏著女孩子羞澀的人生初夢和憧憬。

可愛的藏族女孩埋頭在書桌上勤奮地寫著作業,她告訴我們:背課文和詩歌,完成作業,幫助同學,做值日,打掃衛生,幹家務活等都可以得到老師給的小紅花,用小紅花就可以換取他們喜歡的食品和小文具。比如背誦兩首詩歌可以得到5朵左右的小紅花,然後用小紅花再去換取一包小浣熊幹吃麵。

光愛學校雖然憑信心接受恩典和援助,卻激勵孩子努力勤奮地學習,長大了成為自食其力的人。由一個接受愛和幫助的人成為一個能給與別人愛和幫助的人。這個激勵法很奏效,藏族女孩的哥哥最初一朵紅花都沒有,這一段時間變得勤奮努力,手裏已收藏了70-80朵紅花,做妹妹的當然也不服輸,在這樣一個日子躲在“閨房”裏努力學習。

光愛學校用小紅花來激勵孩子通過自身努力去掙小紅花,而不是單單接受奉獻。用正當而努力的方式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

在結著冰霜的窗戶下,一個溫暖而不為人知的角落,一個紙盒子裏竟然躲著一隻灰色兔媽媽和5個兔寶寶。這是被孩子撿拾的流浪兔,孩子們舍不得遺棄這隻流離失所的流浪兔,就藏在閨房裏;找了一個紙盒,開始悉心喂養和照顧流浪兔。孩子們把舊被子裏的棉絮拿出來,在一個紙盒子裏給流浪兔建了一個“家”。這隻幸運的流浪兔又在一個女孩子溫暖的床上誕下5隻可愛的兔寶寶。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剛出生的兔崽子,沒有毛,眼睛也沒有睜開,像老鼠一樣小。

    孩子們的愛心是赤誠真摯的,也是在全地的,不管是對動物,還是對人。孩子們被收養,他們也用愛心和照顧收養流浪兔子。

 

長得美不如心靈美

我一直非常想親眼看看石校長的妻子,不是對她她燒得麵目全非的臉部表示好奇,也非同情。沈弟兄告訴我:石校長的妻子毀容後曾經悲痛欲絕,深深自卑,遭人厭棄,害怕見人。她雖然經過多次治療,但整張臉依舊充滿燒傷的疤痕。在一群孩子當中,一個苗條而略有氣質的女子抱著一個梳著兩條小辮子的女孩格外引人注目。沈弟兄指著那個女子的背影說:她就是石校長的妻子和小女兒。我情不自禁地感慨:她的背影挺美麗。

不僅她的背影是美麗的,這裏的孩子都把她當作美麗的“媽媽”,願意撲在她的懷裏撒嬌,願意和她住在一起。以前她總是傷心自己的容貌被毀,希望盡快回複過去的容貌,而現在她不再去整容了,她想要把這些錢全部用在光愛學校的孩子們身上。她意味深長地說:長得美不如心靈美。

 

我的爸爸媽媽

在光愛學校,孩子們都叫石校長和她的妻子爸爸媽媽

    沈弟兄告訴我:7歲的藏族小姑娘依希措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她每天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跑到石弟兄家裏,追著他們夫妻叫 爸爸媽媽。而石弟兄4歲的小兒子會吃醋地說:“這是我的爸爸,不是你爸爸! ”依希措就會用可憐巴巴的神情,輕輕地說:“你就讓我喊聲爸爸吧,我沒有爸爸了,把爸爸借給我一下,好嗎?

這些孩子的心聲深深打動著石弟兄柔軟的心,他心甘樂意地把自己的生命與孩子的生命連在一起,他願意成為一個寬厚仁慈,慷慨給與的人,願意用他並不強壯的肩膀跳起光愛學校的重擔,用他有生之年做孩子們的父親。

沈弟兄與石弟兄是同年生人,但卻顯得蒼老和憔悴許多。他每天早起早睡,馬不停蹄地為光愛大家庭操勞著。等到所有孩子都睡著了,他又要做到電腦旁寫些東西,回複信件。。。。

沈弟兄告訴我們這些孩子都很乖,經常會去石弟兄家做家務,洗碗掃地,有時幫忙洗衣服。他們是一個相親相愛,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耶路撒冷星光對光愛學校的新年祈願:

這是星光雄飛弟兄的詩歌,送給石校長和他所有的孩子:

輕輕的,新年的序曲響了

左腳邁過青春的倒影

右手撫過逝去的年華

想喜悅伴著難忘的往事

思磨礪留下成長的回憶

 

當終點逐漸被起點轉換

當失望緩緩被希望找回

當憧憬終於被奮鬥超越

當付出慢慢被得到延續

 

不管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街頭

還是在古樸安詳的鄉村小巷

年穿透每一個存在的角落

喚醒我們思念的神經

 

年是大家長,也是好仆人

光影中點滴沙漏堆積的青春

是伴著日日夜夜,分分秒秒

還有好時勢運道裏造就的英雄

年既有大氣橫秋,又含細枝末節

 

年更像是人生履曆背景的訴說者

年是故事裏疊加上多少片段

再在片段上串聯上若幹細節

年是品頭論足的曆史書

更像生命故事的放映機

年是觀望者,也是參與者

 

在生命輪回的圓周中心

是愛與美好占據了我們感恩的心靈

並成為這斑斕世界的主色調

心是年的感知,年是神的使者

 

上帝創造的年,是淚水懷揣恩典的年

也是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的年

更是本色豐富、滿足喜樂的年

想想那眷念深深的年,看看已過回味悠長的年

年有年的笑容,年有年的浪漫

在我們的記憶中,叩首投足裏

皆是舊年的喜笑懷念,新年的憧憬祝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