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2025 (1)
兩年前,和我女兒一起高中畢業的一個同學上了藤校布朗大學,這個孩子是個老實孩子,是那種父母讓幹什麽就幹什麽的那種孩子:不善言辭,學習很努力但是成績一般般,屬於那種天賦平平但是比較吃苦耐勞心事也很重的那種孩子。孩子剛上了布朗的那個時候,這娃的家長興奮不已彈冠相慶。每每見到他們,看到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紅光說話的聲音都高了十六度,同時也在謙虛地說道:“這些年帶娃上各種課,讀各種補習,參加各種比賽,終於修成了正果,蒼天有眼呀!”
但是,這娃經過兩年在布朗藤校的痛苦掙紮之後,適應不了那種近乎於殘酷的競爭,終於退學了。據說,這孩子的夢想學校就是家門口的UCSD或者是UCI, UCR 什麽的。但是,爸爸媽媽就認準了爬藤,結果,藤是爬上去了,但是,被藤纏住了脖子,呼吸不暢,掙紮了兩年,終於退學了。
我就在想,這老中父母從小就設計著讓孩子爬藤,千方百計地讓孩子上大藤小藤MIT斯坦福,好像其他學校就拿不出手似的。估計也沒有問孩子想上哪所學校,想學什麽專業,反正就和中國的家長一樣,一言堂,老爸老媽給你設計好了人生,你就按照老爸老媽設計的走吧!
那有人說了,你牛哥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呀,你家娃爬了藤,你在這裏說風涼話,也不怕閃了你的牛舌頭。實話實話,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我家娃上大學的事情。因為從小所有的教練和親朋好友都說我家娃是打職業網球的料,我也準備著讓她打打職業網球,說不定能拿幾個大滿貫什麽的就功成名就了。但是,孩子十五歲的時候說她不想打職業網球,想上大學。我就問,你上什麽大學,上哪所大學?她就在手機上一Google,查到最好的大學就是哈佛。她說,我就是想上大學,那我就上哈佛吧!我當時就覺得她特別的可笑,哈佛可不是你想上就上說上就上的大學。但是後來,哈佛提前錄取了她,所有的推薦信,Essay 都是她自己整的,我在她上大學的這個問題上,根本就沒有管過一丟丟。所以,我站著說話坐著說話躺著說話,我都不腰疼。
我有些朋友的孩子,從小就是按照藤娃養的:上私立學校,參加各種競賽,參加各種考試,做各種公益活動,學各種課外知識,上學的時候,除了申請大藤小藤麻省理工斯坦福,美國剩下的其它那幾千所大學根本就不考慮。但是,最後沒有被藤校錄取,父母那個失望呀,好像孩子不爬藤就沒有前途了似的。
對於在美國生美國長的孩子們來說,能不能爬上藤,還真的不那麽重要。
這就回到了題目上問的問題:孩子爬上了藤,到底開心了誰?
我覺得,孩子爬上了藤,掛上了MIT,擠進了斯坦福,最開心的倒不一定是孩子,最開心,最高興,最瘋狂的應該是父母。孩子爬進了藤,父母瞬間就變成了英雄。我們這疙瘩就有孩子爬進了藤校,父母就開課辦班,講授自己孩子爬藤的經驗,都成了一門賺錢的好生意了。
很多時候,父母推孩子爬藤,催孩子爬藤,逼孩子爬藤,一方麵是從心底裏想讓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另一方麵,也是未來滿足父母自己的虛榮心。很多家庭,父母從來都沒有問過孩子想去哪個學校,都沒有問過孩子的興趣愛好,都是給孩子灌輸爬藤的概念,都是給孩子必須要求爬藤的指令。爬好了,父母歡欣鼓舞,沒爬好,父母失落,孩子也跟著失落。
其實,孩子想上什麽學校,都會有自己的想法的。其實,十五歲的孩子要比很多五十歲的父母要更有想法,更有知識,更有理念,所以,孩子到了十五歲,就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了。過去“三十而立”的說法已經太老套了,“十五而立”應該是當下的思想,而這個“立”,也應該是思想上的“立”!
嗨,我也就是隨口這麽一說,你們該卷的卷,該逼的逼,該讓孩子爬藤的繼續讓孩子們爬藤,不然的話,後悔,哈哈哈。
《版權爬藤所有,翻印開心不究》
本來上藤校就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如果藤校變成了桎梏,有勇氣從平台上走下來還是個有主見、能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孩子。隻是這時候就特別考驗家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做的好能保護孩子,做不好就遷怒和歎氣會成為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孩子去什麽學校,我們說要去Fit School, 孩子有特質,學校也有特質,對上眼了,就是好學校,美國的大學很多,好大學也很多,不要過份糾結,否則很可能事與願違。
自己的孩子總是覺得是最好的,但家裏的領導說我們也可以去準備爬一下藤,否則以後會遺憾的,但要把自己最真實一麵展示給學校,讓招生官來決定吧。孩子做了自己該做的,和能做的,孩子很努力,我們很心疼,總是勸早點休息。最後孩子如願的上一所自己中意的大藤,進校後我們最關心的是到了新環境是否適應,孩子說很好,感到自己就是屬於那裏。
藤校最大的好處是,平台高,資源多,但你得用,否則就可惜了。
我們不知道孩子以後會有多出息,多成功,但現在的感受是“家長省心”,“孩子開心”。
願天下的孩子都找到自己喜歡的學校 !
我厚道不厚道,有什麽關係?
加州到東部上學的孩子有的不適應寒冷氣候,習慣了加州陽光到東部有季節性抑鬱。加上離家遠和家人交流少等因素。
這麽一想,娃和父母就打平了。
個人興趣當然第一重要。如果從經濟角度看,在各種女子體育項目裏,網球無疑是最佳選擇。
《福布斯》去年女子運動員收入(包括比賽和廣告)排名榜裏,網球選手一枝獨秀。
第一:大阪
第二:小威
第三:大威
第四:體操
第五:卡賓(不是槍)●蘑菇
從2012年到2021年,《福布斯》每年女子運動員收入排名第一都是網球手(莎娃,小威,大阪)。
Emma Raducanu 贏了一項網球大滿貫賽事,立刻成為英國女子運動員收入排名第一。
男子收入最高的運動員則完全不同,主要是英式足球和NBA。前十名裏隻有費天王入榜。
上哈佛相對累,畢業了,還要自己爬。
牛哥見多識廣,有人脈有資源,以後多提攜關照小中。比如向國際啥聯國際啥會多推薦小中。
實際就是老中這一代的曆史任務沒完成,沒在社會層麵形成合力勢力, 也照顧不了小中, 求學是小中唯一出路。
犯錯而不知錯,那是一個多麽高的境界呀!
可是經商、政治、文藝、體育可是給優秀孩子的升級機會。你孩子不打職業賽可惜了,即便試一下失敗了也是值得的。
你孩子選下簽上哈佛就好比學習好的孩子上州立大學一樣。保守但是成功率高。
50多萬美元,無歸就無歸了吧,花在孩子身上的錢,都是應該的,哈哈
一個讀研究生的朋友,夫妻逼迫孩子拉小提琴多年.然後,逼迫孩子讀生化,在家一年等牙醫學校.後來,讀完牙醫,在紐約工作二年,自己不做了,放棄了.再讀電腦.不知道現在做什麽呢. 50多萬美元,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