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06)
2020 (125)
2021 (3)
見識一下旅途中兩個特小氣,特較真的女子
暑假學校分三條旅行線路組織老師去旅行,學校出一半的費用,個人出一半,不參加的老師沒有補貼。
王齡和張蘭都選擇去九寨溝,周紅還是代課老師,她沒有資格參加。
這是王齡第一次坐飛機去旅行,坐飛機跟坐火車一樣平穩,唯一不同的是升降時有頭暈的感覺。
上午到達成都後,天府旅行社的導遊帶領大家去吃午飯,然後入住成都大酒店。下午去參觀了紀念劉備和諸藹亮的武侯祠,還去了杜甫草堂。
第二天一早就出發去九寨溝,剛開始汽車是在一望無際的視野上奔馳,進入鬆潘縣地段時,那險阻的山路,高聳的山峰,真的讓人感受到了蜀道之難,難以上青天!
第二天晚上住在鬆潘縣,這裏夏天的晚上都是涼颼颼的,大家趕緊去街上買毛衣,導遊說到了九寨溝會更冷。
這裏的水果好吃又便宜,王齡用5塊錢買了一大袋,也叫張蘭買一些,張蘭就是舍不得買,“這一大袋你也吃不完,我幫你吃。”結果半天不到就被她吃光了。
進入茂縣後,這裏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這裏貧窮落後,但人們都很有禮貌,汽車在他們的門前經過,男女老少都會揮手致意,特別是一個小男孩,獨自一人站在路邊,他也舉起小手。此情此景,王齡最易被感動,眼淚都要流出來了。這裏的人渴望了解外麵的世界,聽導遊說這裏的孩子不上學,因為離學校遠。
經過黃龍山時,先領略了這裏的美景。王齡因為吃不下當地的早餐,空著肚子爬山,受不了高原反應,頭昏腦脹得難受。她叫住了張蘭:“你幫我背一下包,可以嗎?我有點難受。”
“裝!才走到半山就難受。把我的相機拿出來,我自己拿。”上山前,張蘭的相機裝在王齡的包裏,張蘭幫王齡提著水果。
王齡為張蘭的冷漠和自私感到難過,她毫不留情地揭發她:“我的水果呢?你說幫我提水果,結果在山腳下,你就狼吞虎咽地把所有水果都吃完了。你現在兩手空空都不願意幫幫我,太自私了。”
“那我幫你背包,到了山上你幫我照相。”張蘭討價還價,她隻買了一卷膠卷,王齡買了三卷。
“好吧。”王齡隻好接受她的條件,她實在要倒下了,身上任何東西都成了累贅。
在去九寨溝的一個小縣城,張蘭買了幾瓶水,王齡買了一些水果。上車時王齡沒有幫她拿水,待王齡想喝水向她要時,張蘭猶豫著,萬般不情願地丟過來一瓶水。
王齡對張蘭的態度很生氣,“你把我的水果當成你的隨便吃,而我喝你一瓶水像割你的肉似的,你這是什麽心態?”
王齡一般情況下不當麵打人的臉,看不慣某些人,不看,遠離,或者以沉默表達蔑視。但張蘭是關係比較近的人,她得寸進尺,不懂得分寸,王齡也跟她斤斤計較起來。
進了九寨溝,天然的青山綠水,處處都是美景。張蘭的一卷膠卷很快就拍完了,她主動地幫王齡抓相機,然後可憐巴巴地討好說:“給我照一張唄!幫我照一張啦!”
“就不幫你照!”王齡拒絕過幾次,但耐不住她的厚臉皮,也幫她照了好些張。
在九寨溝住宿的那個晚上,張蘭說出了她成長的傷心事。她來自農村,父親在煤礦事故中死了,她是老大,下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她媽特別重男輕女,最苦最累的活讓她幹,好吃的都留給弟弟。她媽不允許她去學校讀書,但陪弟弟讀書的過程中,老師發現她比她弟弟讀得好,於是她媽媽才同意她進學校,但必須完成家務活,大冬天的早上穿著單薄的衣服去挑水。高考後,她進了免學費的師範學院,工作後的工資大部分交給了家裏,妹妹在讀中專,弟弟在家遊手好閑。
這是家庭留給張蘭的包袱和烙印,聽完她的故事,王齡能理解她的一些行為,從此,她倆不再針鋒對麥芒了。
張蘭這次來九寨溝旅遊確實沒帶多少錢,王齡借給她一百塊,張蘭一直沒還。十多年後張蘭提起這事,王齡是真的忘記了,但張蘭是感激的。擺脫貧困以後的張蘭變得大方得體多了。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貧窮不但限製了人的思維,也限製了做人的格局。王齡成長的環境也不富有,她深有體會。
上一篇:來了一個愛占便宜的新同事
張蘭就是太窮了, 還自私忍不住嘴饞。 但是她還記得那100元, 說明還懂得記得別人的好。 一百元, 當年也不能算小錢了。 其實王齡也很窮啊, 為什麽她就不那麽斤斤計較, 占人便宜呢? 所以還是和天性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