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聖傳人記中醫師――龍衛權

(2009-12-23 21:25:05) 下一個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坊間常說的中國四大國粹:中醫、書法、京劇、國術,尤以中醫更令世人稱道。前不久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世界中醫藥學術盛會進一步凸顯了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老中醫在這個多民族多文化大都市的特殊地位。叫現代科技文化發達自認為優秀和優越的西方社會接收和認同古老的中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北美逐步建立中醫聲譽過程中凝結了雲集在這個城市的中醫箐英們的心血智能和精湛醫術。他們不掛聽診器,不用手術刀,一根銀針幾副草藥,療陳年痼疾,治“不治之症”,憑借中醫老祖宗的傳世之寶,令洋大夫們雲遮霧罩卻又不得不撫額稱道。其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當數中醫師龍衛權。

西方醫學棘手的病例

第一次聽說龍衛權的名字是九十年代初的一個夏天。一九九零年的夏秋時節多倫多各大中英文媒體連日刊文呼籲各界人士參加捐獻骨髓,以拯救一位幼童的生命。當時這位幼童年僅一歲,不幸得了血液紊亂症,是人們統稱為“血癌”中極為罕見的一種。在加拿大這個世界一流的醫療保健國家,他幸運地住進了北美首屈一指的多倫多市中心病童醫院。同時,由於他的病情實屬舉世罕見,引起當地各大醫院許多專科醫生們的興趣和關注。眾多西醫專家權威們集思廣議會診的結果是:此童生命餘日不多危在旦夕,隻有骨髓移植或可救命,別無其它良策。

為幼童尋找相吻合骨髓的消息傳開後得到社會的熱烈響應,一時間在醫院檢驗科門前排起了長龍,人們撩衣捋袖獻血驗髓,他們當中大多數不通醫道,隻有靠質樸的愛心,希望以自己的鮮血和骨髓挽救這條幼小的生命。這場愛心運動從多倫多擴展到整個加拿大,進而在美國和香港大規模展開。不幸的是,在二萬三千多個愛心人的血樣中卻沒有找到一例與幼童相吻合的骨髓。人們空懷愛心,卻萬般無奈,隻有眼睜睜地看著被化學藥物治療得眼神渾濁麵色黑褐幼童的生命日漸離開他的軀體。媒體對此事的報道也日見減少,最後變得無聲無息。

不料在事隔兩年後的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多倫多英文媒體《太陽報》記者麥可克雷芒的一則特別報道令人們眼睛一亮。“病童未經骨髓移植,靠另類治療幸獲新生。小朋友天真可愛、歡天喜地、滿室玩耍、活蹦亂跳。這救命的中草藥方出自三十五歲的中國醫生龍衛權之手……。” 這來自“於無聲處”的消息再一次挑起各大主要中文媒體記者們對此幼童病例的好奇和興趣,紛紛出動采訪當事人。

加拿大多倫多《星島日報》這樣報道:“病童醫院表示,治療這種病隻有靠骨髓移植,該醫院還沒有任何病患在停止化學藥物治療後能存活的記錄,這位幼童是首例。根據全世界範圍的統計,停止化學藥物治療數年後仍可生存的人數不到一成。”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特別采訪了幼童的雙親,“孩子服了龍衛權醫師開的中草藥,兩個星期後眼睛出現了神采,麵色由黑轉向正常,五個月就恢複正常了。”他們強調“一直未能給孩子找到相吻合的骨髓,沒有進行骨髓移植。感謝龍衛權醫師的悉心照顧,給了愛子第二條生命。”

中醫治西醫之不能治,這病例當屬此地中英文媒體同時大加渲染之首例,是西方醫學界對我中華古老醫術之深奧高明刮目相看的體現。在異國他鄉操中華醫道的同仁們為之興奮和鼓舞;二萬三千多名愛心人士和無數名義工們感到了欣慰;對好奇心強的筆者來說卻由此引發出多個懸念:現代西醫學技術高超裝備精良,別說換心換肺,造一個大活人出來恐怕都不在話下,為什麽專家權威齊動手化學電子一起上卻對人體自身器官的一些障礙如此束手無策?土罐裝草藥布袋別鋼針老得掉渣的中醫為什麽一個人幾個處方便能三下五除二解決了西醫眼中的不治之症?救幼童於冪府的是什麽樣中藥奇方?這位中國醫生對糖尿病、風濕性心髒病、精神病、惡性腫瘤、艾滋病等等所謂不治之症都有辦法嗎?

幼童的起死回生使與人們生活生命相關聯的一連串難題似乎接近了解決方案。關鍵是要找到解題人。筆者曾四處打聽,隻知道他治好了這位病童分文未取,隻知他曾棲身工薪階層住宅區一間無窗地下鬥室,隻知道他常常揀別人丟下的報紙翻閱,隻知道他勉強接受媒體記者采訪後便不見了。他搬走了,沒有留下地址傳真和電話。
 
難道大家都在天方夜譚

隨後的日子裏,從不斷結識的新朋好友中偶爾聽到關於這位神秘大夫的幾則軼事令筆者求見一麵的願望欲罷不能。 “龍醫師給人看病速度驚人,對病人瞄一眼便開處方。有時候不用見病人的麵,一個電話或一張傳真就知病情。他的傳真機不停地向世界各地不同的病人發藥方,忙的時候一天看上千個病人。”經營裝修公司的路先生繪聲繪色地描述他對龍衛權的所見所聞。雖然有關各種奇人異事的報道常見報端,但一天寫出上千張處方發給病患卻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就算他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吃不喝不睡,充其量也隻有1140分鍾。可是這位友人是朋友圈子裏公認的老實人,沒有道理他會為別人瞎吹牛。

“我的鄰居嚴重心髒病,龍醫師卻隻讓她喝白粥三個月,心髒病還真好了。”在人壽保險業成績斐然的何女士雖然親眼所見,語氣中仍不乏驚奇。筆者思忖:救人治病,不用聽診器和手術刀,起碼銀針草藥應少不了,這大米加白水算是什麽回事?她繼續說:“一家香港移民來到多倫多後,孩子查出得了不治之症 ,住在醫院奄奄一息地維持著,沒辦法,隻好去找龍醫師。他讓這家人從豪宅裏出來,住進了郊區墳地旁一座孤零零的小破房。你猜怎麽著,沒出兩個月,那小孩活過來了!”中藥奇方尚未尋到,這裏又出了更玄的無藥醫病。

和龍衛權曾在中國南方某大城市醫院一同工作過的吳小姐滔滔不絕地講述她過去見怪不怪的事情:“龍醫師可是正經的西醫科班出身。他手術刀下的病例稱得上是鬼斧神工,在醫院裏獨當一麵。可是不知什麽時候他學會了一手中醫本事,給患者治病手到病除,方法卻令人不解。記得有一次小兒科急救一個嬰兒沒有成功,放棄治療推到了太平間,小東西已經沒有呼吸,沒有心跳,沒有生命指征,膚色已經開始轉變。孩子的家長在走廊裏哭得死去活來,我在一旁不停地勸慰。正巧龍醫師從外科手術室做完手術出來,見狀後,掀開蓋在嬰孩身上的白布單,雙手抱起小孩左弄右弄沒兩下,嬰孩突然哭起來了。他叫我去接抱嬰孩時,我愣在那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 後來,像這類事情見得多了。”

來自香港從事房地產的賈太太操著生硬的國語倒出自身的體會:“多年前在集友商場購物後剛要出大門,這位現在我才知道是龍衛權醫師的小夥子趕到我身旁說:您有病,請務必聽我的勸告。說著,他遞給我一張中醫處方要我吃這副方劑六個月。不吃的話兩年後會得肝癌。我和他素不相識,聽他這話心裏納悶,但還是聽進去照做了。這麽多年了身體好好的。”筆者聽了這個事例,心裏不禁暗暗稱奇:這難道就是中醫裏的至高層次“上工治未病”?!可是一轉念又想:也許人家根本就沒病,反正中藥吃了也沒多大副作用。可是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這位中年婦女總不會因為兩年後沒有得癌症而四處找著要給他一筆酬金吧。他難道是吃飽了沒事兒撐的?

一位在多倫多經營中藥店的婁老板說得更玄:“龍醫師不得了哇!看病就不用多說了,他還能看命。你聽說過在金融投資行業霍霍有名的誰誰誰吧,當時他找龍醫師的時候,窮途潦倒在餐館裏洗碗,隻有最後七塊錢了,問龍醫師以後的日子怎麽打發。龍醫師隨口叫他去搞金融投資,他當時以為開玩笑。事後還真在這行業發起來了。為了使多成易學會的會員們切實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的益處,使他們少些謀生的負擔,多些時間學習,龍衛權為他們管理投資,每年保證得到百分之廿的回報率。”……

這些故事在我們這些隻認常識常理的人眼中,不外乎天方夜譚。可是為什麽使這椿椿“天方夜譚”在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發生的這位中國醫生在從事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士當中有口皆碑呢?

散千金為弘揚中醫

世間人事仿佛真有緣分到與不到之說。事隔多年各大新聞媒體頭版頭條刊出一項大型社區公益活動消息:龍衛權醫師租下加拿大多倫多天虹體育場,為慶祝幼童康複痊愈七周年,舉行“讓世界充滿愛心”慶祝聯歡會,以感謝為孩子捐過血、捐過錢、捐過淚的人們。時間: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星期六上午九時至晚九時。免費入場。當時筆者雖已經買好了飛機票準備出國辦理商務,這樣的“踏破鐵靴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機會自然是不會錯過。筆者和幾位朋友相約千萬不要錯過“讓世界充滿愛心”。

人們常常會對沒有見過的帶有傳奇色彩之人憑各自的想象勾繪出一個幻影。一些武俠小說中身懷絕技之異人通常是形神委瑣、孤身獨處、舉止怪誕、出手驚人。不知龍衛權在別人頭腦中是什麽樣的形象,筆者對他的想象不過是醫術高明卻不顯山露水、言行謹慎時常神出鬼沒,偏於類似少年韓信在舊街巷子裏的引車賣漿者流。他活得一定很艱難。咳,在這全民醫療保險隻能免費看西醫的國度,對中醫能有多大需求呢?

多倫多天虹體育場是這個加拿大第一大城市的主要市標之一。它座落在美麗的安大略湖畔,和相鄰的另一市標多倫多高塔相映成趣,仿佛用現代建築的簡練輪廓展現古代尖聳形哥德式建築和圓拱形巴羅克建築各自的美妙之處。白色的巨大圓頂可以緩緩開閉,使它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全天候棒球比賽場地。物有所值,使用它舉辦活動的費用也是非同小可。租用一天,場租和電費以及保安和演出費用加起來,三十萬加幣也打不住。

曆史上華人租用天虹體育場的情況隻有三次,一次是一位華人租用了天虹體育場的一半,用於舉辦個人演唱晚會,票價不低,屬牟利性質;一次是一個華人商業團體租用全部體育場用於舉辦年宵節,又賣門票又賣攤位,還是屬於牟利性質;這次龍衛權為慶祝他所照料的絕症患者痊愈,為感謝那些奉獻愛心的不相識的人們,競然如此大筆出手,而且是非牟利,入場費等一切全免。這種現實和想象之間的巨大反差,使我一時困惑不解。就像一部懸念小說,情節總是勾引你急於探尋下一步結果。

在能容納五萬五千多人寬曠體育場的一偶,終於找到了龍衛權,他正在和義工們忙前忙後。第一眼印象,他是一個身材魁偉同時又極普通的人。從外表看不僅沒有什麽奇特之處,倒還顯得有些邋蹋,頭發亂蓬蓬好象幾天沒有經過梳洗,身穿淺灰色運動休閑服大大咧咧,沒有小人書裏扁鵲華佗的鶴發髯須,而是一張娃娃臉,沒有想象中身懷起死回生之術異人的神秘感。他可以是藍排球運動員,可以是巨賈富商,可以是學者書生,也可以是掂勺抄菜的火頭軍。我想還是不用宗教的觀點描繪他,不過,我相信善惡之人都帶 相 的說法,他是個善人。

出於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崇敬和對這位救人於不治醫生的欽佩,我們開口閉口不由自主地稱他“龍醫師”,他卻每每更正“叫我龍衛權就行了”。與他見麵,你全然得不到日常生活中噓寒問暖的客氣。他的笑最多也隻是一種會心的笑意。你不會感到撲麵而來的熱情,但是,你絕對會感到慰籍心田的清爽和舒適。

不多時話題便談到給一個痊愈的小患者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慶祝活動的原由。龍衛權說:“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絕症患者在中醫的治療下康複,這是他們人生中絕無僅有的最值得慶祝的大事,我每年總是從中挑選一位好好慶賀一番,一來祝賀他們的新生日,二來向社會上充滿愛心人士們表示感謝,同時更重要的是宣揚中國傳統醫學的價值。中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中國人不主動向世界弘揚,其它國家的人是不會熱心去做的。”

接著他的話茬,筆者趕緊問出了多年來欲求答案的許多問題。

西醫在向中醫靠攏

“據說您受過係統的西醫教育,是西醫外科主刀醫生,這麽難掌握的現代知識和技能您為什麽放棄了而轉向古老的中醫呢?” 筆者問話的語氣充滿惋惜和不解。人們常說,西方世界有兩種賺錢最多而且最穩當的職業,一個是律師,另一個就是醫生,而在醫生當中又數外科手術醫生的收入更多。因為這兩個行業“錢”途無量,爭著擠向大學裏這兩門專科學院的中學畢業高才生很多,市場經濟的杠杆也把其學時拉長學費調高。以優異成績高中畢業進入名牌大學不容易,上了大學就讀西醫學院更不容易,學成畢業在大醫院獨當一麵尤其不容易,況且醫生是越老越權威。像龍衛權這樣在事業高峰期忽棄西醫轉向中醫還未聽說有第二例。

“這多虧了我和中醫教授張延生先生的一麵之緣。他向我談了十五分鍾的中醫。可是我在這十五分鍾的所學遠遠超過我在西醫學院五年的所學。不同於許多其它中醫同仁的是,我學習和實踐西方醫學幾十年,對西醫有深刻的了解,因此自認為在中醫和西醫的比較學方麵更具發言權。在學習和實踐中我體會到中醫診斷之快、治疾之廣、療效之奇、層次之高是西醫無法相比的。”龍衛權在這番直言後看出筆者難以苟同的神情,便補充道:“西醫講究研究人體每一個細微組成部分,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眼睛近視了用激光燒掉一塊肉,身上長瘤了用刀子片下來等等,由此而產生了許多副作用和後遺症。例如那位患血液紊亂症的幼童,白血球數量超出正常指數便開始吃掉紅血球。西醫無法抑製多餘白血球的產生,而隻能不停地使用化學藥物殺死白血球以保持紅白血球的指數在正常範圍裏浮動。化學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是相當害人的。而中醫是將人體看作一個整體,由十二條經脈貫通在一起,以保持這十二條經脈的平衡為基準來治病療傷。隻要準確診斷出不平衡的經絡, 用針灸、用草藥或用其它特殊的方法調平衡就行了。調平衡這一環節任何一位中醫都會,而準確的診斷卻有一定的難度。如何找準失衡的經脈是最難最關鍵所在,也是衡量中醫師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所謂血液紊亂症這類造出來的新病名在中醫裏不存在,當那位幼童的母親來找我為她的孩子治病時,我遙感到著孩子的十二條經脈中有六條失去了平衡,問題比較複雜和嚴重,但不是沒辦法,開張特效方劑調過來就病愈了。這就是我當時開出的那張處方。對糖尿病、風濕性心髒病、精神病、惡性腫瘤、艾滋病等等各類疑難病都不外乎這張調平衡的處方。”

經龍衛權一講,這個道理變得如此明白和簡單。我們的祖先早已認識到並實踐了兩千年的經絡學競如此高明。中國古代哲學首先認為天地萬物在陰陽對立統一、運動變化中互相聯係而共成一個整體。自然界有四時氣候變化,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存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互相連屬的,“五運六氣”又有進退生克,它們共同育化萬物而混成一體。從這古老的整體觀出發,中國傳統醫學基本上以個體水平的“人”為對象,舉凡有關人體和疾病規律的理論,都是以整體的“人”為出發點,因而能迥異於西醫學理論,較能避免把人體肢解為孤立的部分來看。中醫所建立的人體整體模式中,以陰陽為綱,五行為緯,把人體五髒六腑、奇恒之脈、十二經脈、營衛氣血、五官七竅、四肢爪甲、毛皮肌膚、筋骨精髓以及五華五色六欲七情等等全部連係起來,這就展示了人體內外深淺層次與層次之間的縱橫聯係。眾所周知,事物的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間事物運動的基本規律,中醫的陰陽整體觀所闡明的是醫學範疇內事物的兩種不同狀態間的對立統一規律,並依據醫學本身的實踐總結和演繹了一係列具體變化規律,而其著眼點又在於保持陰陽平和。這個體係的唯物性質極其完美協調,使中國醫學不僅高人一籌,而且顛撲不破。舉例來講,古老中醫的一本《傷寒論》幾十個世紀流傳下來,一個字都不能改動,否則就失去原意,失去治病的效果。這就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神奇之處。


龍衛權簡介
  1982年 畢業於海南大學醫學院
  1986年 師從張延生先生研習易學,目前在加拿大多倫多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對周易與中醫有獨到的研究心得和感悟,並將中醫的醫理與易經緊密結合,提出了新的醫療方法,並產生較好的醫療效果
  1987年 放棄西洋醫學,將中醫現代化,突破時空之限
  1989年 將中醫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使用計算機網絡大量處理癌症病人
  1991年 全世界第一例采用藥物治愈血癌患者獲得成功(用中藥治愈,未骨髓移植,存活至今),令血癌患者不需骨髓移植!
  1997年 在華爾街將易理用於金融市場,得到3175.9%的回報,證實易學可以指導金融市場;醫易同源,此世界記錄可從另一側麵證實傳統文化和芝麻綠豆的價值(附開戶經紀行的詳細交易記錄)
  1998年 采用中醫治療癌症、艾滋病,以及惡性疾病研究並獲得較好的醫療效果
  2001年 實現中醫超前診斷;為資深中醫師及研究人員提供中醫遙距會診;完成延年益壽這一人體機能最高層次的研究
  2002年 完成藥膳療方,湯方可以批發零售,解決了西醫對中醫的管製問題;完成音樂治療
  2003年 網上湯方完成,中醫學上的裏程碑,世界上第一間網上醫院,病人可以直接從網上自行下載中醫處方
  2004年 係統研究開發中醫和宇宙能,推出療養院服務(風水時空+五行生克+易學幹支+傳統中醫)
  2005年 西格瑪能——數碼中醫,經宙水,中醫的繼承和發揚
  2006年 功能飲料係列,對位入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